AI教父预言成真!AI接手美國一半白領工作、牛津哈佛生或轉行做洗碗工
鉅亨網新聞中心
AI 時代,藍領職業正意外翻身。一名洗碗工,甚至可能比牛津、哈佛畢業的高薪白領更具就業保障。這一幕,正應驗了「AI 教父」Geoffrey Hinton 的預言:人工智慧正在加速取代白領工作,美國就業市場呈現兩極化。

在 AI 風暴的衝擊下,美國職場分化鮮明。白領族群,特別是依賴專業知識和腦力輸出的行業,首當其衝;反觀藍領工作,由於涉及大量體力和物理操作,反而最難被 AI 取代,成為穩定職涯的選擇。
美國 Z 世代大學生正面臨職涯焦慮,許多人乾脆轉向藍領工作,尋找更穩定的未來。
微軟研究:AI 最易取代白領職位
上個月,微軟 (MSFT-US) 就公布一份「最可能與最不可能被 AI 取代的工作清單」,分析超過 20 萬份用戶與 Copilot 對話數據,並計算出各行業的 AI 適用性評分。
結果顯示,最容易被 AI 取代的職位集中在白領領域,包括口譯員、歷史學家、客服與銷售代表,以及撰稿人。這些職業高度依賴語言、知識與邏輯推理,正是生成式 AI 最擅長的範疇。
相較之下,最不易被自動化取代的職業,幾乎全是藍領工作,例如重型機械操作員、摩托艇駕駛、家政清潔員、屋頂修理工、按摩治療師與洗碗工。醫療領域中的靜脈採血技師與護士助理,也被認為較為安全。
AI 教父 Hinton 警告:最安全的工作是水管工
這份結論,讓不少人想起 Hinton 的警告。2024 年 10 月,他在 YouTube 一場訪談中直言:「很多中階智慧工作將會消失;如果問我哪些工作最安全,我的答案依然是水管工。」
Hinton 指出,人工智慧雖能處理知識與語言,但在真實世界的物理操作依舊薄弱。因此,涉及手工、維修與體力勞動的藍領工作,在 AI 時代反而最難被取代,成為長期穩定的就業選擇。
同時,美國勞工統計局(BLS)也預期:
- 未來幾年各類技工職缺的職缺將會增加;
- 面向大學畢業生的入門職位正趨於停滯。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 4 月發布的一項報告更是指出:「2025 年第一季度,22 歲至 27 歲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勞動市場『明顯惡化』,失業率達到疫情以來的最高水準。應屆畢業生與所有勞工之間的失業率差距達到 1990 年以來最大水準。」
Anthropic 執行長也表示:AI 可能消滅一半入門級白領工作,使失業率飆升至 20%;他甚至提到要徵收一種代理型人工智慧稅,來資助全民基本收入。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