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經濟逆風 成長率探疫情以來新低 政府啟動巨額刺激方案應對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南韓經濟正經歷逆風,預計今年成長率僅達 0.9%,將是自 2020 年疫情導致的經濟萎縮以來最慢的增速,這主要歸因於美國關稅可能對未來幾個月的商業活動造成衝擊。南韓央行對 2025 年的預估為 0.8%,政府的預測略高於此。

儘管上半年韓國製造商為應對更高的美國關稅而提前出貨,使出口保持了韌性,但與華盛頓達成貿易協議後,出口動能已開始減弱。
南韓 8 月前 20 天的統計數據顯示,對美出口下降 2.7%,扭轉了 7 月整體 1.4% 的成長勢頭。南韓經濟高度依賴出口,面對日益加劇的貿易保護主義,風險顯著升高。
除了外部挑戰,南韓國內也面臨結構性困境,包括建築活動疲軟和家庭債務高企。此外,前總統尹錫悅企圖實施戒嚴引發的政治危機,也使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處於脆弱的復甦階段。
為應對這些挑戰,政府正積極採取多項刺激措施。新任總統李在明政府已獲國會和內閣批准一筆 31.8 兆韓元 (約 233 億美元) 的追加預算。此外,政府本周宣布將推出一項價值 45.8 兆韓元的支持方案,以增強供應鏈韌性。
當局持續監測經濟趨勢以在必要時增加刺激措施。南韓央行總裁李昌鏞曾表示,理事會中有四名成員對未來幾個月再次降息持開放態度。副財政部長尹仁大指出,本屆政府的主要目標是提升潛在成長率,並強調「沒有退縮的餘地」。
儘管第二季經濟在經歷前一季溫和收縮後出現反彈,但要實現全年 0.9% 的成長目標,下半年產出需擴張約 1.5%,財政部承認這將難以實現。
南韓今年就業預計將增加 17 萬人,服務業的增長將彌補建築業和製造業的損失。通膨預計將維持在央行 2% 的目標附近,儘管政府警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異常天氣可能再次引發物價壓力。經常帳盈餘預計今年將達到 950 億美元,較早期預測的 800 億美元有所上調,主要得益於油價下跌降低了進口成本。
放眼未來,李在明政府已公布一項 2026-30 年期間高達 210 兆韓元的財政計畫。該計畫旨在推進創新、經濟成長、社會福利和外交政策等核心承諾,重點投資於人工智慧、生物科技、醫療保健和國防。
- 美股多頭!現金流布局關鍵在?聽蕭碧燕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