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場波動:南韓科技投資擴張、日本長期債挑戰及OpenAI印度辦公室設立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市場動態:南韓科技投資擴張、日本長期債市挑戰及OpenAI印度辦公室設立
南韓政府計畫在2026年投入創紀錄的35.3兆韓元(約251億美元)於研發,重點聚焦於AI、再生能源及國防科技,顯示出對未來科技發展的強烈承諾[1]。與此同時,日本的長期公債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低票息的超長期債券因殖利率飆升而遭到拋售,主要投資者如壽險公司已累計660億美元的損失,顯示出市場對於財政擴張的擔憂及需求減弱的影響[2]。這兩國在科技與金融政策上的截然不同,反映出亞洲市場在面對全球經濟變遷時的多元應對策略。南韓的積極投資或將為其未來的經濟增長注入動能,而日本則需謹慎應對債市的波動,以維持經濟穩定。
OpenAI 宣布將在印度新德里設立首個辦公室並擴大當地團隊,這一舉措不僅顯示出其對印度市場的重視,也有助於推動價值 12 億美元的「IndiaAI Mission」,以建立符合當地需求的語言模型,進一步加強與印度政府及企業的合作[3]。此外,美國金融市場因聯準會主席鮑爾即將發表的演說而出現波動,成長型股票遭到拋售,市場對於鮑爾的鴿派或鷹派立場的解讀將直接影響羅素2000指數的走勢,顯示出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的分歧與不確定性[4]。在這樣的背景下,OpenAI 的擴張計畫可能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在全球科技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印度作為 ChatGPT 的第二大市場,其潛力不容小覷。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近日訪問台積電 (2330-TW)(TSM-US),顯示出美國對中國晶片市場的高度關注,尤其在美方與中國的晶片談判中,輝達的角色愈發重要。另一方面,OpenAI人資長的突然離職反映出AI產業內部競爭的激烈,尤其在人才爭奪戰中,企業需不斷調整策略以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輝達因應市場狀況要求供應商暫停H20晶片生產,導致中國晶片股如華虹半導體和寒武紀股價飆漲,顯示市場對中國晶片自給自足能力的信心回升。此外,美國國防部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大規模採購鈷,這一舉措不僅是為了確保國防供應鏈的穩定,也反映出美方在地緣政治背景下對關鍵資源的重視,進一步凸顯出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及各國在資源競爭中的策略調整[5][6][7][8]。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