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美國投資7000億仍難抗中國優勢?高盛警告:電力供應恐成AI最大瓶頸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高盛近日發布長達 26 頁的深度報告《Powering the AI Era》,直言全球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電力危機。報告指出,AI 伺服器農場的耗電速度,遠遠超過電網擴容的步伐,電力供應恐將成為 AI 時代最大的瓶頸。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美國投資7000億仍難抗中國優勢?高盛警告:電力供應恐成AI最大瓶頸。(圖:Shutterstock)

高盛認為,決定誰能建成下一波資料中心的關鍵,不是更快的晶片,而是更具創意的電力融資方案。


訓練一個大型 AI 模型需要數以千計的 GPU 同時運轉,並搭配液冷系統,造成巨大的能耗。高盛預測,2027 年新一代 AI 機架的功耗將達到 2022 年雲端機架的 50 倍;即使持續提升能效,到 2030 年,全球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仍可能較現有水準增加 160%。

高盛指出,一座規模達 250 兆瓦的「AI 工廠」造價高達 120 億美元,其中 GPU 成本佔去大半。這代表建設 AI 基礎設施,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涉及資本與產業鏈的全面重構。

然而,美國輸電設施平均使用年限已達 40 年,新建一座天然氣發電廠則需長達 7 年審批。

高盛預計,未來新增電力供應將主要來自燃氣電廠與再生能源,其中 30% 來自聯合循環燃氣、27.5% 來自太陽能、12.5% 來自風能。至於核能與長時儲能,則仍屬「長線賭注」。

為應對挑戰,美國計劃到 2030 年在電網投資超過 7000 億美元,但高盛警告,這仍不足以填補 AI 能耗的爆炸性增長。

目前,部分營運商選擇繞開傳統電網,直接將資料中心建在發電機旁,或透過微電網來應急。然而,這些措施可能帶來環境與社區的爭議。

同時,各國政府也正透過廉價電力、土地與寬鬆法規來吸引 AI 企業。如,中東與拉美已成為美國市場外溢需求的承接地,但仍受限於先進晶片出口管制與政策風險。

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近期更是放話,稱旗下的 xAI 將超越所有對手,然後「大幅超越」Google(GOOGL-US) 。

然而他也坦言,中國企業將是美國在 AI 產業中最強勁的對手,因為中國不僅擁有更多的電力供應,還具備強大的硬體製造能力。

(圖:馬斯克X)
(圖:馬斯克 X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