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能源局:陸7月用電量首破一兆度 跟日本全年用電量總和相當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中國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誌今 (26) 日在國務院舉行的記者會上介紹「十四五」計畫時期能源高品質發展成就,並回覆記者問題。王宏誌指出,中國能源領域在「十四五」期間成果豐碩,今年 7 月用電量首次突破 1 兆度,這一數字相當於日本全年用電量總和。

在「七下八上」期間,中國遭遇大範圍高溫、暴雨洪澇和颱風等極端自然天氣,同時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能源保供面臨更高要求,但迎峰度夏基本結束後,電力供應平穩有序,全國未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展現出中國電力韌性保障。
五年來,國家能源總署深化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昇工程,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 250 億元 (人民幣,下同),帶動農網完成投資超 8000 億元。油氣管網互聯互通水準及管運效率提升,為民生用氣築牢保障。此外,積極推動分散式新能源惠民開發利用,截至今年上半年,戶用光電裝置約 1.8 億千瓦,每年為農民增收約 140 億元。加大邊遠地區大電網延伸力度,完善海島等離網供電,打通民生用能「最後一公里」。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能源綜合生產能力和非化石能源佔比等主要指標將如期完成。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充電網絡,每 5 輛車就有 2 個充電樁建構起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再生能源體系,再生能源發電裝置佔比由 40% 提升至 60% 左右。
「十四五」也是能源科技創新突破的五年。新能源專利數佔全球四成以上,太陽能轉換效率、離岸風電單機容量等不斷刷新世界紀錄,新型儲能規模躍居世界第一。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智慧微電網、虛擬電廠等發展進入快車道,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加速推進,能源產業與多領域加速融合。
「十四五」還是能源改革持續深化的五年。電力市場註冊經營主體達 97 萬家,是 2020 年的 5 倍,推出促進能源民營經濟發展十項措施,光電、風電製造業多數為民營企業,部分核電項目有民企參股。
中國也建立了較完備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和保供穩價機制,能源儲備能力穩步提升,油氣「全國一張網」加快形成,大電網作用充分發揮,建成省間電力互濟工程和支撐性調節性電源,電力用戶響應能力逐步釋放,面對外部環境波動,能源供需和民生用能保持平穩有序。
此外,自「十四五」以來,中國能源工業投資年均成長率超過 16%,投資額接連突破 4 兆、5 兆、6 兆元大關,累計投資額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近 1 成,成為穩健成長強力引擎。再生能源投資成電源投資絕對主力,2024 年重點專案完成投資金額佔電源投資比重超 80%。能源新業態投資向好,2024 年相關重點項目投資完成金額近 2000 億元。
此外,中國充電基礎設施數量達 1669.6 萬個,是「十三五」末的 10 倍,規模世界領先。市場交易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比例連 4 年穩定在 60% 以上,多元主體有序參與的市場格局基本形成。
- 關稅戰引爆市場重置,「匯」變才是贏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