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川普關稅反噬!美卡車製造商成本暴增被逼逃往墨 2026本土重卡廠產能恐蒸發11%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最新數據顯示,川普政府推行的關稅政策正持續衝擊美國重型卡車製造業,該政策已導致規模達 500 億美元的美國重型卡車產業製造成本大幅攀升,迫使企業調整供應鏈策略,部分廠商開始尋求透過《美墨加協定》(USMCA) 框架下的優惠條款緩解壓力。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川普關稅反噬!美卡車製造商成本暴增被逼逃往墨 2026本土重卡廠產能恐蒸發11%(圖:Shutterstock)

目前,美國卡車製造商進口鋼鐵、鋁及銅衍生性商品必須負擔 50% 高關稅,以 Paccar(PCAR-US) 為例,該公司進口的任何不符合 USMCA 原產地規則的零件還必須額外繳納關稅。


相較之下,戴姆勒卡車、TRATON 集團等競爭對手透過在墨西哥設廠生產,有效規避這些關稅成本,在價格競爭中佔優勢。

USMCA 為北美區域產業鏈提供稅收優惠,符合特定區域採購規則的商品,像是重型卡車,要求至少 64% 的價值源自北美地區,涵蓋發動機、車軸等零件,以及鋼鐵原物料或組裝環節的勞動力成本,可在美、墨、加三國間免稅流通。該比例也將於 2027 年進一步提高至 70%。

然而,美國本土製造商卻因此面臨「反向劣勢」。Volvo 北美分公司發言人說:「如今在美國本土生產的卡車,實際上比在墨西哥生產的卡車成本更高。」

Volvo 旗下麥克卡車雖透過賓州工廠供應美國市場,但仍選擇將墨西哥工廠投資額從 7 億美元增至 10 億美元,以支持美國業務需求。

Bernstein 分析指出,受進口零件關稅影響,美國組裝卡車與符合 USMCA 要求的墨西哥產同類型卡車相比,成本溢價約 3%。

Bernstein 資深分析師 Chad Dillard 說:「美國生產佔比高於墨西哥的企業正承受相對成本劣勢,這跟川普政府降低成本的初衷背道而馳。」

根據 ACT 研究公司預測,疊加 2025 年產業經濟逆風、營運商獲利能力減弱等因素,2026 年美國重型卡車產量恐年減 11% 至 22.66 萬輛。

成本壓力已直接反映在企業財務數據中。根據 Paccar 估算,今年第三季關稅成本將達 7500 萬美元,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市佔率 30.4%,但戴姆勒卡車今年首季毛利率達 21.96%,高於 Paccar 的 18.69%。

以具體車型為例,戴姆勒卡車在墨西哥生產的 Freightliner Cascadia 卡車售價約 16.5 萬美元,而 Paccar 同類車型 Kenworth T680 售價約 19.5 萬美元。根據 ACT 研究公司數據,關稅使每輛卡車單位成本增加 2% 至 4%。

為因應挑戰,部分企業已採取行動。Paccar 表示,正與供應商合作增加符合 USMCA 認證的零件進口,以降低長期風險。

總部位於慕尼黑、福斯子公司 TRATON 表示,該公司透過子公司國際汽車公司在北美佈局,若美國工廠依賴受《貿易擴張法》第 232 條關稅約束的進口材料,在墨西哥生產反而具備「結構性成本優勢」。

戴姆勒卡車則在墨西哥擁有兩家符合 USMCA 標準的工廠,生產包括 Freightliner Cascadia 的 8 級重型卡車等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商務部今年 4 月啟動了基於《貿易擴張法》第 232 條的新調查,旨在判定中型和重型卡車及零件進口是否威脅國家安全。

專家認為,調查結果恐導致新的關稅政策或豁免措施出台,進而重塑產業成本結構,甚至抑制企業轉移到海外生產的趨勢。目前美國重型卡車市場規模約 515.6 億美元,到 2030 年將增至 718.1 億美元,這場由關稅引發的成本博弈,恐將對未來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