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衝擊Fed獨立性 重回尼克森時代危險邊緣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美國總統川普去年重返白宮時,曾高調承諾「迅速擊敗通膨」。然而,隨著他對聯準會 (Fed) 前所未有的施壓與干預升溫,市場擔憂,此舉恐適得其反,反而推高通膨與利率波動,對美國經濟構成長期風險。

聯準會獨立性受挑戰
川普近日宣布解職聯準會理事庫克 (Lisa Cook),引發全球市場震動。庫克是首位進入聯準會理事會的非裔女性,川普指控其涉及房貸申請造假,但庫克回應,總統「無權解雇她」。
聯準會發言人隨後強調,依據《聯邦準備法》,理事任期長且固定,僅能於「具正當理由」下由總統解職。此保護機制旨在確保政策決策基於數據與國家長遠利益,而非短期政治考量。
歷史教訓:從尼克森到艾爾段
川普的舉動讓市場回想半世紀前尼克森時代的教訓。1972 年,時任總統尼克森為爭取連任,向時任聯準會主席伯恩斯 (Arthur Burns) 施壓,要求在大選前大幅放鬆貨幣政策。
錄音檔顯示,尼克森透過多種手段迫使聯準會配合寬鬆,短期推升股市,但代價沉重。
- 美元指數下挫 18%
- 道瓊工業指數一年內大跌 19%
- 兩年累計跌幅一度高達 44%
-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飆升逾 130 個基點
最終,美國陷入長達數年的「停滯性通膨」泥沼。
近期土耳其則是另一個警示案例。2021 年,總統艾爾段罷免央行總裁並強推降息,導致里拉狂瀉,通膨飆升至 80% 以上,經濟陷入劇烈動盪。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家 Justin Wolfers 警告:「當民粹領袖接管央行,後果極其危險。」
在川普宣布解職庫克當天,美股短線保持韌性,但美元承壓下跌,ICE 美元指數單日下滑 0.3%,今年以來累計跌幅接近 10%。與此同時,黃金期貨上漲,反映市場對聯準會反通膨公信力的擔憂。
野村證券策略團隊警告,若市場認為聯準會獨立性遭削弱,美元恐進一步走軟,資金可能加速流入黃金等避險資產。
舊金山聯準會前高級顧問馬赫迪表示,川普正在「赤裸裸地攻擊聯準會獨立性」,並強調:「央行有一條鐵律:可以批評,但不能政治化。一旦總統成功施壓,社會將為此付出巨大代價,甚至波及幾代人。」
專家提醒,隨著市場波動升高,投資人應提前布局,為可能出現的政策風險與金融震盪做好準備。
央行「鐵律」不能破:專家示警
川普若成功展現總統有辦法在任期中解雇聯準會理事,將實質削弱央行獨立性。長遠而言,一個缺乏獨立性的聯準會可能更慢回應通膨壓力,導致更高的長期利率。
布魯金斯學會及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 David Wilcox 表示:「這是央行的黑暗時刻。這將動搖美國貨幣政策的基石,並在國內與全球金融市場引發震盪。」
國會兩黨反應分裂。眾議員 Don Beyer 在 X 平台表示:「這是赤裸裸的違法行為,而川普自己很清楚。」他指責川普基於「虛構的詐欺指控」危及美國金融體系。參議員 Rick Scott 則讚揚川普「正確追究責任,保護美國家庭,並恢復公眾對聯準會的信任」。
美國央行與美國經濟正邁入未知領域
自 1913 年聯準會成立以來,歷任總統偶爾批評央行並試圖影響決策,但近幾十年來,政界普遍承認央行獨立性的重要性,因其能在必要時採取不受歡迎卻能維持長期經濟健康的措施。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 Lev Menand 指出,過去百餘年來,從未有總統試圖解雇聯準會理事或主席,也沒有總統以「行為不當」為由解職任何享有「正當理由保護」的官員。「我們確實正在航行在未知水域。」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