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財報揭露外賣補貼戰後遺症!利潤暴跌九成陷入巨額虧損壓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外賣平台間的激烈戰火暫告一段落,各大平台紛紛公布季度財報。在京東 (JD-US) 率先交出答卷後,美團 (03690-HK) 作為外賣市場的另一核心玩家,也發布了其 2025 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儘管營收有所增長,但利潤卻出現驚人的大幅下滑。

美團財報顯示,第二季度總收入達 918 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 11.7%。然而,其經營利潤卻大幅縮水,僅為 2.26 億人民幣,年減高達 98%,經營利潤率也從去年的 13.7% 驟降至 0.2%。
深入分析財報可見,美團的核心本地商業分部在第二季度收入為 653 億人民幣,年增 7.7%,但受外賣競爭加劇影響,其經營利潤降至 37 億人民幣,年減 75.6%。
此外,美團的新業務分部因海外市場擴張,經營虧損同比擴大至 19 億人民幣。
美團業務下滑的原因
根據財報數據,美團利潤之所以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在於其核心本地商業業務因競爭而產生的虧損,以及海外業務的擴張。
今年以來,自京東、餓了麼等競爭對手相繼發起「百億補貼」活動,美團為鞏固用戶,也不得不加大行銷力度。
財報數據顯示,美團的銷售及行銷開支從 2024 年第二季度的 148 億人民幣增至 2025 年同期的 225 億人民幣,佔總收入的比例也由 18.0% 升至 24.5%。
這場補貼大戰在七月初達到高潮,美團集中發放超大額優惠券,甚至一度導致系統崩潰,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燒錢力度。
在補貼戰的加持下,美團的即時零售日訂單量在七月初突破 1.2 億單,隨後在第二個週末更進一步達到 1.5 億單,其中「拼好飯」和「神搶手」業務表現亮眼。
然而,這場大規模的補貼戰引起了市場監管部門的關注。七月中旬,市場監管總局約談了美團、餓了麼、京東等平台,要求其規範促銷行為,理性競爭。
約談後,外賣平台的補貼大戰開始降溫,美團也將資源重心轉向賦能商家與提升騎手福利。
在商家端,美團推出了「浣熊食堂」食品安全基礎設施,並與海底撈、全聚德等超過 800 個餐飲品牌合作,共同建設超過 5500 家外賣「衛星店」,計劃在年底前擴展至超過 10000 家,並為首批合作商家提供總計 4 億元的扶持計畫。
在騎手福利方面,美團持續建設「騎手補給站」和「騎手之家」,並推廣保險補貼,以改善騎手工作環境,提升服務穩定性。
這些投資無疑增加了美團的營運成本,但長遠來看,對於其生態系統的永續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除了國內市場的競爭,美團在海外業務的擴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公司的虧損。
今年五月,美團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啟動了「小象超市」業務。同時,市場消息指出,美團的國際外賣品牌 Keeta 正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巴西等多國進行業務拓展和大規模招聘,近期已正式在卡達上線。
整體而言,美團在第二季度的利潤下滑,是國內外賣市場的激烈競爭與海外業務的大規模投資雙重作用下的結果。儘管短期內面臨虧損壓力,但這些策略性布局被視為美團未來生態建設的重要基石。
- 升級你的投資腦!9/17講座揭密獲利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