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曼昆研究 | 穩定幣+支付:相愛還是相殺?

金色財經


每周四晚7點半,加密小酒館準時開業!從投資黑話、創業故事、項目大起大落,到熱點吐槽、空投套路、賽道預判……我們用AMA方式,聊你想聽,大咖雲集!主題不設限,輕鬆聊Web3!面對監管政策變動、合規風向突襲——別慌!曼昆資深律師為你解讀熱點監管事件,帶你洞悉趨勢!

本期加密小酒館聚焦穩定幣與支付的碰撞!近期,Circle上市、香港穩定幣監管條例即將實施,穩定幣在跨境支付領域引發熱議。它是顛覆傳統金融的革命,還是互補共存的夥伴?我們邀請四位嘉賓,從銀行、支付基建、穩定幣項目和合規視角,帶來一線乾貨分享!


    

酒館營業,請嘉賓自我介紹!

麥格Meg:歡迎來到加密小酒館第9期!今天是小酒館開業整整兩個月,感謝大家支持!本期主題是「穩定幣加支付,相愛還是相殺?」我們不代表律所或官方立場,而是以Web3從業者、Builder的視角,聊聊穩定幣在支付領域的機會與挑戰。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2017年入圈,之前做了7年傳統金融,投融資出身,入圈後干過交易所、礦池、支付,從0到1參與多個項目,現在是妥妥的律所人。接下來請嘉賓自我介紹,先從風騷律師開始!

Crypto風騷律師:大家好,我是風騷律師,從比特幣銘文熱潮入圈,活躍於鏈上投資,二級市場較少涉足。本科非法律出身,後在香港讀法學碩士,曾在法院工作,現專注刑事合規辯護。鏈上偏好Meme幣,從銘文到PumpFun、AI都有嘗試,堪稱「沖土狗戰士」。今天很高興與大家探討穩定幣話題!

Yoda:大家好,我是Yoda,Safeheron市場與增長副總裁。Safeheron是亞洲最大的數字資產自託管解決方案提供商,服務於機構客戶,提供基於MPC(多方安全計算)和TEE(可信執行環境)的銀行級帳戶體系。我們客戶包括金融機構、支付服務商(PSP)、交易所、數字銀行和OTC大宗客戶,支持資金存取、轉賬、兌換等功能。第一次參加Twitter Space,期待與大家交流!

Jin:大家好,我是Jin,感謝曼昆提供交流平台!2018年在學校接觸區塊鏈開發項目,由此入圈,畢業後一直在銀行從業,干過技術開發、ToC、ToB業務,還服務過政府機構。既有傳統金融經驗,也見證了幣圈這幾年的野蠻生長。今天從銀行視角聊聊穩定幣,期待碰撞火花!

Ray:大家好,我是Ray,才孵創新科技創始人合夥人。相比幾位大佬,我算新人,2021-2022年因AI項目接觸區塊鏈,當時研究多智能體共生世界(Multi-Agent Symbols World),發現區塊鏈適合去中心化場景。目前我們與香港穩定幣發行方圓幣合作,聚焦跨境貿易結算和海外工資結算,與商會、政府園區及HR公司有合作。很榮幸獻出Twitter Space「首秀」,希望帶來乾貨!

麥格Meg:感謝嘉賓低調又乾貨的介紹!今天風格略有調整,先針對每位嘉賓提一個問題,再進入圓桌討論。東東Robin今晚有事缺席,我獨挑大樑,感覺有點小緊張(笑)。大家快點讚支持一下!

下面進入正題。

  

Q1:傳統銀行如何看待穩定幣在支付領域的角色?

麥格Meg:Jin老師作為銀行從業者,輪崗過多個崗位,對銀行體系有深入理解。傳統銀行如何看待穩定幣在支付領域的角色?包括香港、美國立法或企業自發穩定幣的趨勢,你有何看法?未來穩定幣的市場體量會如何?

Jin:以下僅代表個人觀點,非銀行官方態度。傳統銀行對穩定幣的態度因場景而異。在國內,支付體系非常成熟,如支付寶、微信轉賬,效率高、成本低,穩定幣缺乏原生需求,且既有利益集團(如銀行、支付機構)對變革有阻力,推動穩定幣發展面臨較大合規壓力。頭部銀行多有官方背景,風險厭惡,傾向穩健增長而非冒險嘗試新業務。

但在跨境支付領域,穩定幣有顯著的原生需求。C端跨境匯款(如個人匯款)成本高、效率低,以TT電匯為例,需經過匯出行、中間行(Swift系統)、收匯行,手續費高,時效差,通常需2個工作日,若涉及小國主權貨幣甚至更長。B端跨境貿易結算更複雜,常用國際信用證,涉及報關單審批(商務局)、外匯審批(外管局)、收款行和付款行審核,整個流程常需兩周,金額越大審批越嚴格。買方常因運輸或質量問題延遲支付,信用證成為主流但效率低下。

以深圳企業向欠發達國家付款為例,若對方貨幣不被銀行支持,通常以美元結算,需商務局、外管局、收付款銀行四方審批,周期長達兩周。相比之下,穩定幣支付(如USDT、USDC)可實現秒級或分鐘級到賬,即使區塊鏈擁堵,最慢8小時(如比特幣轉賬)。這對效率敏感的場景是顛覆性的。

未來,穩定幣在跨境支付有巨大潛力,尤其對人民幣國際化是契機。國內支付體系依託Swift,基於美元霸權,推廣人民幣國際化需新賽道。穩定幣可繞過Swift,提供高效、低成本的結算基建,特別適合欠發達國家。那裡銀行體系落後,但行動設備普及,居民可通過加密錢包快速轉賬,如菲傭每月給鄉下父母匯款,穩定幣比郵寄現金更便捷。我認為穩定幣市場體量將在跨境領域快速增長,尤其在B端貿易結算和C端小額匯款場景。

麥格Meg:Jin老師分享太硬核了!穩定幣在國內難撼動成熟支付體系,但在跨境場景是「降維打擊」,尤其對欠發達國家是天然的PMF(產品市場契合)。你提到人民幣國際化,穩定幣確實可能成為新賽道,擺脫Swift掣肘。

  

Q2:穩定幣的技術與營運機制如何支持支付?有哪些實際應用?

麥格Meg:Ray老師與香港穩定幣發行方圓幣合作,聚焦跨境貿易和工資結算。在推廣穩定幣的過程中,穩定幣的技術與營運機制如何支持支付?有哪些實際應用場景?你遇到哪些挑戰或誤區?

Ray:推廣穩定幣時,國內市場對穩定幣存在三大誤區:一是認為穩定幣是新事物,其實USDT(2014年)、USDC(2018年)早已出現;二是混淆穩定幣與比特幣,穩定幣為價格錨定資產,解決比特幣波動性問題;三是將穩定幣等同於數字人民幣(CBDC),但CBDC是法幣,穩定幣是加密貨幣,定位不同。穩定幣的技術優勢支持支付場景:  

1. 去仲介化:區塊鏈實現點對點結算,繞過Swift體系的多家代理行,降低中間成本。  

2. 實時清算:秒級或分鐘級到賬,無工作日或時區限制,解決傳統TT電匯(3-5天)或信用證(半個月至一個月)的延遲問題,加速企業資金周轉。  

3. 匯率錨定:穩定幣(如USDT、USDC)錨定美元,規避外匯管制和高波動風險,如非洲國家常用Gift Card作為「穩定幣」替代品。  

4. 鏈上透明:交易記錄可追溯,金額、地址、時間清晰,方便國際貿易責任劃分,減少扯皮。

實際應用場景包括: 

  • 跨境貿易結算:與商會、政府園區合作,幫助企業快速結算貨款,如南非企業採購中國貨物,用USDT支付。  

  • 海外工資結算:與HR公司合作,為跨境員工發放薪資,效率高於銀行轉賬。  

  • 欠發達國家支付:如菲律賓、印尼,居民通過錢包用穩定幣匯款,替代郵寄現金。

推廣中的挑戰:  

1. 貨幣支持有限:合作方(如圓幣)的錢包支持貨幣種類少,如南非蘭特、印尼盾需通過合規交易所兌換USDT,再轉為法幣(如港幣、美元),路徑複雜。  

2. 合規交易所成本高:如南非合規交易所Valr,存入蘭特手續費高達3.9%,美元僅1/3,增加成本。  

3. 儲備透明度:USDT的資產構成和審計存疑,信用風險高。香港穩定幣(如圓幣)要求2500萬港幣儲備,透明度更高,但需待2026年初發牌。  

4. 市場誤解:部分人認為穩定幣與數字人民幣對立,或可取代傳統金融,其實是互補關係。穩定幣在高成本場景(如泰國榴蓮貿易需快速結算)有優勢,但在低成本場景可能不如傳統支付。

穩定幣是效率革命,尤其在跨境貿易結算中打破傳統金融桎梏,但需克服流動性、監管和信用挑戰。

麥格Meg:Ray老師一線乾貨滿滿,穩定幣的秒級結算和鏈上透明確實是殺手鐧,尤其在跨境場景「快進快出」很香。你提到的誤區讓我想起我們律所給銀行客戶宣講時,Z世代聽眾眼睛發光,覺得「哇,Web3原來這麼酷」,而高凈值客戶卻一臉疑惑,覺得「這不就是數字人民幣?」

  

Q3:機構級數字資產自託管解決方案是什麼?能用直白語言講解業務場景嗎?

麥格Meg:Yoda老師,Safeheron專注機構級數字資產自託管,客戶包括螞蟻數科、KuCoin等大廠。請用直白語言解釋自託管解決方案是什麼?有哪些業務場景?工作中遇到哪些行業痛點?

Yoda:Safeheron是亞洲最大的數字資產自託管解決方案提供商,服務機構客戶,如支付服務商(PSP)、交易所、數字銀行、OTC大宗客戶。我們基於MPC(多方安全計算)和TEE(可信執行環境),提供銀行級帳戶體系,類似Web2的銀行帳戶,但為加密資產設計。

  • 什麼是自託管?

傳統銀行有託管業務,如梅隆銀行、道富銀行,客戶將法幣交給銀行管理。Web3早期,交易所提供全託管,客戶資金存入交易所錢包,類似銀行大帳戶下的子帳戶(VA帳戶)。但全託管需完全信任中心化機構,風險高。

自託管則不同:客戶100%掌控資產,Safeheron僅提供技術支持,不觸碰資金。我們通過MPC和TEE確保私鑰安全,客戶無需將資產交給第三方,滿足機構對風控和安全的高要求。

  • MPC是什麼?

MPC(多方安全計算)源自姚期智教授的「百萬富翁問題」:三個富翁想比誰更有錢,但不願通過仲介暴露財富。MPC讓私鑰從不完整出現,而是分成三片(客戶、雲端、TEE硬體),每次轉賬需三方簽名,保障安全。

只有在公司倒閉或客戶主動終止服務時,客戶才可在開源環境中(GitHub已開源算法)組合三片生成私鑰。這種設計讓攻擊成本指數級上升,類似比特幣51%攻擊的高門檻。Safeheron成立至今保持零資損。

  • 業務場景:  

1. 帳戶體系:為機構提供並行帳戶體系,支持收單、下發、分賬、資金歸集,類似銀行帳戶但更靈活,無子帳戶限制。  

2. 策略引擎:支持定製化審批流,如大額轉賬需高管審批,小額轉賬由機器人管理,提升效率和安全。 

3. 風控體系:與合作夥伴共建風控,提供建議(如監測黑錢地址),但風控策略由客戶自定,保障自主性。

例子:某數字銀行用Safeheron帳戶體系管理USDT、USDC,快速處理跨境匯款;OTC客戶用策略引擎設置多方簽名,防止內部盜竊。

  • 行業痛點: 

1. 客戶誤解:傳統機構分不清全託管和自託管,以為我們像交易所控制資金,需反覆科普。  

2. 冷熱錢包效率:部分客戶用冷熱溫三層錢包架構,冷錢包轉賬需從冷到溫再到熱,業務時間遠超技術上的秒級結算。  

3. 內部威脅:75%安全威脅來自內部,單點私鑰易被盜或留後門,MPC技術解決此問題,但客戶需適應新模式。  

4. 場景差異:穩定幣結算效率因地域、場景不同,如跨境匯款快,但大宗貿易需複雜風控,影響速度。

Safeheron像Web3的「幕後英雄」,提供帳戶基建,讓機構像用支付寶一樣管理加密資產,但更安全、更自主。

   

Q4:穩定幣支付有哪些合規挑戰?對天才法案、香港穩定幣草案有何看法?

麥格Meg:風騷律師,穩定幣支付離不開合規話題。穩定幣支付面臨哪些合規挑戰?對美國《天才法案》、香港穩定幣監管條例有何看法?全球監管趨勢如何?

Crypto風騷律師:

穩定幣支付的合規挑戰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 KYC/AML要求:穩定幣轉賬需滿足反洗錢(AML)和客戶身份驗證(KYC)要求。如香港穩定幣可能要求冷錢包轉賬至未KYC的鏈上地址時,調用協議拒絕交易。相比之下,USDT只需購買方(如幣安)完成KYC,合規門檻較低,存在監管套利空間。  

2. 實時兌換與儲備:香港穩定幣監管條例要求發行方按面值強制贖回,需設立實時兌換通道(如京東設立網站兌換港幣)。這對內地企業是優勢,可省去OTC環節,直接用於消費或結算,但執行細節待明確。  

3. 場景合規:跨境支付需對接監管申報,如海關貿易的收單憑證、海外稅務合規。穩定幣到賬快,但後續申報周期長,需持牌機構(如香港MSO)提供實時結算服務,否則普及受限。  

4. 風控成本:企業需識別黑錢地址、標記地址,搭建風控體系。若每家企業自建成本高,需類似支付寶的中心化服務商降低門檻。

  • 美國《天才法案》:

《天才法案》由美國貨幣監理署(OCC)監管發行人,州級機構輔助,強調儲備透明和審計。法案將穩定幣視為戰略資產,鼓勵傳統機構(如Circle)合規發行,但對中小創新者門檻高(如100億美元資本要求),可能限制創新。

  • 香港穩定幣監管條例:

將於2025年8月1日正式實施(非草案),要求發行方持有2500萬港幣儲備,確保透明度和穩定性。圓幣作為沙盒計劃參與者(與渣打、京東合作),預計2026年初獲牌。香港的強制贖回機制比美國、歐盟、新加坡更嚴格,利多內地企業直接兌換港幣,但需完善KYC/AML執行細節。

  • 全球趨勢:

美國、歐盟(MiCA法案)、香港、新加坡均將穩定幣視為證券化資產,監管趨嚴,強調KYC、AML、儲備證明。香港和新加坡更靈活,鼓勵創新,美國和歐盟則偏保守。未來,持牌機構(如MSO、券商)將在穩定幣支付中扮演關鍵角色,降低企業合規成本。

麥格Meg:香港的強制贖回和KYC要求確實嚴格,但對內地企業是機會。全球監管趨嚴,但香港、新加坡的靈活性讓人期待。

   

Q5:穩定幣支付會否取代傳統支付系統?未來市場機會如何?

麥格Meg:穩定幣支付能否取代傳統支付系統(如Swift、Visa)?嘉賓們可從時間維度大膽預判,未來市場機會在哪?先請Jin老師分享。

Jin:國內支付體系(如支付寶、微信)高效、可控,中心化優勢明顯,穩定幣難有原生需求。傳統銀行風險厭惡,視穩定幣為防禦性業務,而非主動革新。跨境支付則不同,穩定幣可繞過Swift的美元霸權,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契合人民幣國際化戰略。

以欠發達國家為例,銀行基建落後,但行動設備普及,居民可通過加密錢包用穩定幣匯款(如菲傭匯款),成本遠低於郵寄現金。未來510年,穩定幣在B端跨境貿易和C端小額匯款的體量將快速增長,但短期難取代Swift、Visa等百年體系,因用戶習慣和網路效應根深蒂固。

市場機會在於:

  • 跨境結算,特別是不發達國家和外匯管制地區;

  • 人民幣國際化,穩定幣可作為新基建,挑戰Swift壟斷。

Yoda:穩定幣支付不是革命,而是補充。國內行動支付和海外信用卡體系(如Visa、Mastercard)非常成熟,教育成本高,穩定幣難改變C端用戶習慣。跨境支付是突破口,Circle上市、USDC表現強勁,凸顯了需求。

以阿根廷為例,當地法幣不穩定,商戶(如連鎖超市)多年前就需求USDT結算,證明穩定幣是市場驅動,而非強推。未來510年,B2B支付(如貿易結算)將率先增長,B2C支付需需求端倒逼,如用戶主動要求用穩定幣而非法幣。

市場機會:

  • B2B跨境支付,解決Swift的延遲和高成本;

  • 不發達國家的C端匯款;

  • 金融科技的增量市場,全球金融科技市值僅2兆(對比英偉達4兆),穩定幣可切入通道業務,補充傳統金融。

Ray:穩定幣是技術的進步,類似貨幣從金銀到紙幣、電子支付的演變。區塊鏈的去仲介化、實時清算、匯率錨定讓穩定幣在跨境支付有天然優勢,尤其在效率敏感場景(如泰國榴蓮貿易的快速結算)。

但取代傳統支付系統短期難實現。國內支付體系高效,跨境場景雖有需求,但需克服監管、流動性和信用挑戰。未來510年,穩定幣將在B2B跨境貿易、C端小額匯款、RWA(美債、黃金)領域爆發。香港穩定幣(如圓幣)透明度高,或成內地企業結算利器。

引用肖風博士的話,「未來已來」,要麼袖手旁觀,要麼All In參與。我選擇All In!

麥格Meg:嘉賓們觀點統一:穩定幣短期是傳統支付的補充,長期在跨境場景有爆發潛力。

   

Q6:聽眾提問:穩定幣與傳統金融是相愛還是相殺?

麥格Meg:我們收到聽眾提問:穩定幣與傳統金融是取代還是互補?嘉賓們怎麼看?另外,結合肖風博士近期分享,穩定幣支付的未來趨勢如何?

Jin:穩定幣與傳統金融是互補關係。國內支付體系高效,中心化可控,穩定幣難取代,但在跨境場景可補齊Swift的短板。肖風博士提到,穩定幣是Web2與Web3的橋樑,未來將與RWA一起重塑金融結構。我認為,穩定幣將在跨境支付和人民幣國際化中扮演關鍵角色,但需監管成熟。

Yoda:相愛多於相殺。穩定幣解決傳統金融觸及不到的痛點,如不發達國家的匯款需求。肖風博士說,金融科技的核心是資金搬運,穩定幣是新介質,類似從紙幣到電子支付的躍遷。未來,B2B支付將率先普及,C端需新交互方式(如腦電波支付)觸發變革。

Ray:互補為主,局部相殺。穩定幣在效率敏感場景(跨境貿易、工資結算)有優勢,但無法取代Visa、Mastercard的網路效應。肖風博士提到,穩定幣是技術進步的產物,未來將與AI、RWA結合,催生新業態。香港穩定幣的透明性和合規性將吸引更多Web2資金入場。

Crypto風騷律師:穩定幣是Web2與Web3的融合劑。跨境支付場景中,穩定幣效率秒殺傳統金融,但合規成本高,需持牌機構降低門檻。未來,香港、新加坡的靈活監管將推動穩定幣普及,美國、歐盟的嚴格框架則更利大機構。肖風博士的「金融結構重塑」很對,穩定幣是新賽道的敲門磚。

麥格Meg:乾貨滿滿!穩定幣與傳統金融更像「相愛」,在跨境場景擦出火花。肖風博士的播客提到,穩定幣、RWA、監管共同構建新金融體系,推薦大家去聽!

感謝Yoda老師、Jin老師、Ray老師、風騷律師的精彩分享!今晚乾貨硬核,從銀行視角到技術基建、合規挑戰,全面解析了穩定幣支付的潛力與痛點。特別感謝Yoda老師和Ray老師的Space首秀,獻給小酒館!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到此結束。加密小酒館每周四晚7:30準時開業,歡迎加入粉絲群留言想聽的話題!再次感謝嘉賓和聽眾,下期再見!

  

原創作者:曼昆品牌部

來源:金色財經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