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今啟動1兆元買斷式逆回購 專家:本月可望二度操作 實現「加量續作」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中國人民銀行今 (5) 日起透過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的方式,開展規模為 1 兆元 (人民幣,下同) 的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操作期限為 3 個月,此次操作旨在維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應對近期市場資金面收緊壓力。

據悉,今日恰逢 1 兆元 3 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到期,因此本次操作屬於等量續作。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此舉是對到期資金的常規對沖,有助於保持市場流動性總量穩定。而招募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則表示,雖然近期市場流動性整體保持平穩,但短期資金面已出現趨緊預期,特別是受政府公債密集發行,以及商業銀行同業存單集中到期的疊加影響。
數據顯示,9 月商業銀行同業存單到期量高達 3.5 兆元,為今年第二高規模,加上中長期政府債券發行處於高峰期,市場對流動性的需求明顯增加。
多位業內專家預測,中國央行將延續今年 6 月以來的買斷式逆回購「加量續作」模式,以持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指出,為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中國央行很可能繼續採取淨投放策略,維持市場資金面平穩。
此外,9 月還有 3000 億元 6 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即將到期,業內普遍預估中國央行將在本月再次啟動 6 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操作,甚至不排除超額續作的機會。
與此同時,9 月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 (MLF) 規模為 3000 億元,市場預期央行亦將採取小幅淨投放或加量續作的方式,綜合運用 MLF 與買斷式逆回購等工具,進一步投放中期流動性。
董希淼認為,中國央行將在 9 月中再次進行 6 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操作,並結合逆回購、MLF 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精準調節中短期流動性,確保金融體系運行平穩,特別是滿足政府債券發行對資金的需求。
他進一步指出,中國央行近年在流動性管理上已形成多層次操作框架,透過逆回購調節短期流動性,利用買斷式逆回購與 MLF 加強中短期流動性供應,並透過降準等工具釋放長期流動性。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普遍預期,為進一步優化流動性期限結構,中國央行可能在今年第三、四季再度實施降準,並適時恢復國債買賣操作。
王青表示,從穩增長政策加力、支持銀行信貸投放以及保持流動性充裕的角度看,今年第四季貨幣政策有望釋放更多支持性信號,數量型工具將持續發力,助力經濟平穩運行。
- 川普關稅之後還有招?9/17專家深度解析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