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類比晶片啟動反傾銷調查 台、陸廠受惠
鉅亨網記者魏志豪 台北
中國商務部日前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類比晶片 (Analog IC) 展開反傾銷立案調查,涉及產品包含通用介面晶片 (CAN、RS485、I2C、數位隔離器等) 及柵極驅動晶片。此舉被業界認為,中國不僅增加未來談判的籌碼,也可望進一步強化進口替代策略,當地廠商如矽力 - KY(6415-TW) 與台灣相關供應鏈可望受惠。

美中科技戰近期不斷升級。根據中國商務部公文內容,此次調查由江蘇省半導體產業協會提出申請,當中直接點名 4 家美系供應商,包括德州儀器 (TXN-US)、亞德諾 (ADI-US)、博通 (AVGO-US) 與安森美 (ON-US) 等國際類比 IC 領導廠商。
申請書指出,美國產品在 2022 至 2024 年間於中國進口市占率自 47.8% 一路提升至 62.1%,以絕對進口量來看,也從 11.59 億顆大幅提升至 15.9 億顆,三年間的增幅高達 37.13%,尤其在通用接口晶片與柵級驅動晶片成長率至少 36% 以上。
但在價格方面,相關調查產品的平均價格從從 2022 年的 3.36 元降至 2024 年的 1.62 元,平均價格大幅下跌逾 5 成,明顯對中國本土產業造成實質損害,因此中國商務部決議立案調查反傾銷。
業界認為,美國類比 IC 供應商為目前市場主導者,隨著中國廠商陸續進行進口替代,供應鏈可能出現斷層,台灣廠商將成為替代來源,如致新 (8081-TW)、茂達 (6138-TW)、通嘉 (3588-TW)、力智 (6719-TW)、來頡 (6799-TW) 等都有機會受惠,並承接部分中國廠商轉單需求。
- 漲幅超越雪梨、墨爾本 布里斯本黑馬崛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