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經濟優先!龔明鑫要把投資拉回台灣 揭4大挑戰與轉型藍圖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6)日舉行上任後首場媒體交流會,明確表態「經濟優先」是總統四大施政主軸之一,經濟部責無旁貸,未來政策將更貼近產業需求,並強調「把投資拉回台灣」是核心目標之一。他指出,面對地緣政治、關稅變動、技術限制與極端氣候等四大挑戰,經濟部已擘劃多項轉型策略,協助企業在亂世中逆境翻轉。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經濟優先!龔明鑫要把投資拉回台灣 揭4大挑戰與轉型藍圖。(鉅亨網記者張韶雯攝)

龔明鑫表示,經濟部將持續傾聽企業界聲音,透過與公協會、中小企業座談,確認政策方向是否符合產業實際需求。他強調,台灣在半導體、AI 及新科技領域具全球競爭力,未來將強化供應鏈韌性與國際佈局,確保台灣在全球經濟重組中穩居關鍵位置。他於簡報中首先強調,台灣經濟正面臨四大挑戰:


  1. 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重組
    美中貿易戰、疫情與地緣風險升高,促使全球供應鏈從「大一統」轉向「多元重組」,加劇金融與經濟碎片化。台灣需積極應對,特別是中小企業在國際變局下面臨關稅與市場不確定性。

  2. 關稅與需求波動
    全球關稅政策頻繁變動,衝擊企業訂單與客戶信心。龔明鑫指出,這是地緣政治下的新課題,金屬機電等傳統產業已出現短期休息人數增加的現象,顯示企業營運壓力加劇。

  3. 關鍵材料與技術限制
    稀土與晶片製造技術受限,導致供應鏈中斷與成本上升。台灣半導體雖具優勢,但在材料與設備仍依賴進口,亟需強化自主能力。

  4. 極端氣候衝擊
    水資源短缺與電力穩定性成為新挑戰。氣候變遷雖非新議題,但近年影響加劇,對產業發展構成實質威脅。

面對四大經濟挑戰,經濟部亦備妥四大轉型策略來因應,分別是:

強化國際佈局與供應鏈韌性:推出「台商回台三大方案」,吸引逾 2.3 兆元投資,鞏固本土產業根基。美國已成最大出口市場,經濟部也積極拓展歐盟、東南亞、日本、印度等非美市場,並與民主國家合作建立「民主供應鏈」。此外,在捷克、日本、美國設立貿易與投資中心,並規劃墨西哥、印度、土耳其等地海外產業園區,協助企業全球佈局,龔明鑫強調,這是「台灣能量的延伸」而非外移。

推動產業創新與技術升級:透過「5+2 產業創新政策」與「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數位化與前瞻應用,涵蓋 AI、國防、精準健康、綠電、資安與民生戰備。並以「AI 新十大建設」為核心,發展矽光子、量子運算、AI 機器人等技術,培育人才並投入創投資金,強化台灣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地位。

強化人才培育與金融支持:培養 10 萬 AI 與綠領人才,引進 12 萬國際專業人才,提升勞參率與中高齡就業。並加碼研發補助與金融支持,包括外銷貸款、匯率避險、融資利息補貼等,確保企業資金與訂單不中斷。

推動能源轉型與水資源管理:推動「能源轉型 2.0」,加速太陽光電、風電佈局,並發展地熱、氫能與儲能技術,強化電網韌性。水資源方面則推動「新治水、新供水」政策,提升淹水防治與供水穩定性,應對極端氣候挑戰。

龔明鑫強調,經濟部的施政目標不僅是穩住台灣,更要讓台灣成為全球創新平台與合作建構者,他表示:「我們要把投資拉回台灣,讓企業在這裡扎根、成長、佈局全球。」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