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投資版圖再擴張!1.2億美元砸向機器人新貴Dyna Robotics 黃仁勳看中什麼?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機器人新創公司 Dyna Robotics(達納靈動) 不久前才宣布完成 1.2 億美元 A 輪融資,此輪融資後,該公司估值突破 6 億美元。輝達 (NVDA-US) 、亞馬遜 (AMZN-US) 、三星和 LG 等行業巨頭參與了此次融資,投資者包括專注於機器人領域的投資基金 Robostrategy、CRV、First Round Capital 領投,Salesforce Venture、輝達、亞馬遜、三星和 LG Technology Ventures 參投。

達納靈動成立於 2024 年 9 月,總部位於美國德州休士頓,在上海設有硬體研發中心。今年 3 月,該公司完成逾 20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由 CRV、First Round Capital 領投,真格基金參投,當時該公司估值約 1 億美元。這意味著達納靈動成立僅一年,估值飆升五倍。
達納靈動由三位共同創辦人 Lindon Gao、楊世遠 (York Yang) 和 Jason Ma 共同創立。Lindon Gao 和 York Yang 是長期的商業夥伴,他們曾一起創立並成功出售智慧購物車公司 Caper AI,交易金額達 3.5 億美元。
Lindon Gao 自幼隨父母從中國移民美國,具備豐富的商業視野和跨文化管理經驗,York Yang 則出生於中國杭州,2010 年畢業於浙江大學電子工程專業,後赴美深造,取得 UCLA 電腦專業碩士學位,Jason Ma 是機器人領域的學術權威,他博士畢業於賓州大學 GRASP 實驗室,曾先後在輝達 AI、Meta AI 和 GoogleDeepMind 任職,專注於建立機器人基礎模型,主導多個突破性演算法的開發。
技術實力方面,達納靈動目前擁有約 30 名員工,正專注於研發用於幫助機器人在現實場景中學習和提升能力的 AI 模型。今年 4 月底,達納靈動正式發布首款全天候、高效且穩定的自主靈巧操作模型 DYNA-1(Dynamism v1),這是全球首款可落地於商業場景的靈巧操作基礎模型,在品質、速度和穩定性方面表現優異。
達納靈動機器人理念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提出的「物理 AI」概念高度一致。
達納靈動執行長 Lindon Gao 表示,不會為機器人編寫任務指令,而是讓它們透過從環境中獲得的資料輸入逐漸學習。透過讓機器人融入現實世界,該公司的模型能夠變得更快、更智能,「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解鎖實體 AGI」。
但不同於一些人形機器人公司,達納靈動在硬體端的重點並非人形產品。目前,該公司的固定式機械手臂已應用於多個行業,包括為餐廳折疊餐巾、為健身中心整理毛巾以及為自助洗衣店處理衣物。這些看似簡單的任務,實際上需要高度的精確性和適應性,是機器人在現實世界中運作的重要一步。
Lindon Gao 表示,從長遠來看,達納靈動將探索「更接近人類形態」的機器人,但現階段更專注於解決實際商業場景中的具體問題。
達納靈動成功融資也反映了整個機器人產業的火熱程度。根據 PitchBook 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機器人產業吸引 121 億美元投資。對於此次融資的用途,該公司打算進一步優化其 AI 模型,並部署更多機器人。
隨著資金的注入,達納靈動正擴大其世界級研究和工程團隊,加速開發下一代基礎模型,致力於在商業環境中交付高效能的通用機器人。
近年來,黃仁勳投資行動頗為頻繁,光是 2024 年就進行了約 45 筆投資,投資組合中已擁有約 40 家獨角獸或準獨角獸企業。輝達對達納靈動的投資是其佈局具身智慧的典型縮影。
輝達看中的正是達納靈動這種將 AI 模型與物理世界操作能力結合,並在多元場景中快速部署的潛力,這有助於輝達的硬體和模擬平台在機器人產業化進程中佔據核心地位。
除了直接投資,輝達也透過建構生態系統的方式廣泛佈置具身智慧賽道。
這家公司最吸引外界目光的一點,是其創始團隊全部由華人組成。自 2022 年底 ChatGPT 驚艷亮相以來,華人在全球 AI 領域的存在感越來越強,國際科技界普遍認為中國研究人才正成為支撐美國頂尖 AI 機構的關鍵智慧力量。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