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釋放關鍵信號:降息 25 基點背後、美國經濟的韌性與暗礁
金色財經
北京時間周四凌晨,聯準會主席傑羅姆・鮑威爾的演講如同投向全球金融市場的一塊巨石,激起層層漣漪。時隔 9 個月,聯準會再度開啟降息窗口,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 25 個基點至 4.00%-4.25% 的區間,這一動作背後,是美國經濟增速放緩、就業隱憂浮現與通膨壓力並存的複雜圖景。鮑威爾用近 40 分鐘的時間,既剖開了當前經濟的 "雙面性",也勾勒出聯準會 "以數據為錨、靈活應變" 的政策路徑,讓我們讀懂這場演講背後的經濟真相與未來風向。
一、經濟現狀:一半韌性,一半隱憂的 "雙面圖景"
鮑威爾的演講開篇就打破了單一的樂觀或悲觀敘事,而是呈現了一幅 "韌性與挑戰交織" 的現實畫卷,每一組數據都藏着經濟的微妙變化。
1. 增長放緩:消費踩剎車,投資挑大樑
2025 年美國經濟的增速換擋格外明顯:上半年 GDP 僅增長 1.5%,較 2024 年 2.5% 的水平大幅回落,核心拖累來自 "消費引擎" 的減速 —— 普通家庭在日常開支上變得更加謹慎,而住房市場也持續處於低迷狀態,未能重現此前的活力。
但意外的是,企業投資成了 "救場主力":設備更新、技術研發等無形資產投資較去年明顯回升,這成為經濟韌性的重要支撐。即便如此,聯準會 9 月褐皮書的調查結果仍透露出普遍焦慮:企業高管們被貿易、財政等政策的不確定性捆住了手腳,即便消費者與企業信心較春季低谷有所反彈,也遠未回到年初的樂觀水平。
2. 勞動力市場:低失業率下的 "活力危機"
8 月 4.3% 的失業率看似仍處於低位,但鮑威爾點出了更關鍵的隱患:勞動力市場正陷入 "供需雙降" 的罕見困境。近三個月,美國僱主平均每月僅新增 2.9 萬個崗位,這個數字已經低於維持失業率穩定所需的 "持平線",意味著就業市場的擴張動力正在減弱。
更值得警惕的是,FOMC 會議聲明中直接刪除了 "勞動力市場狀況仍然穩健" 的表述,轉而強調 "就業下行風險有所上升"。儘管職位空缺與失業人數的比率仍接近 1:1,初請失業金數據也保持平穩,但這種 "表面穩定" 下的活力不足,已成為聯準會政策轉向的重要推手。
3. 通膨迷局:關稅攪局,目標仍未達
通膨始終是聯準會的 "心頭大患"。雖然從 2022 年的高點大幅回落,但 8 月數據顯示,PCE 總體通膨率仍達 2.7%,核心 PCE 更是升至 2.9%,雙雙高於 2% 的長期目標。鮑威爾特別點出了一個關鍵變量 —— 關稅:今年商品價格從下跌轉為上漲,並非源於廣泛的需求過熱,而是關稅上調直接推高了進口成本。
不過他也給出了定心丸:關稅對通膨的影響更可能是 "一次性的價格上移",而非持續性上漲。這種影響不會瞬間顯現,而是會在供應鏈中逐步傳導,可能在未來幾個季度內推高通膨讀數,但長期通膨預期仍牢牢錨定在 2% 的目標附近,並未出現失控跡象。
4. 政策迷霧:四大變量成經濟 "未知數"
貿易、移民、財政、監管四大政策的密集調整,如同籠罩在經濟上空的迷霧。鮑威爾坦言,這些政策仍在成形階段,其長期影響尚無法準確預判:關稅上調如何進一步傳導至物價?移民政策調整是否會加劇勞動力供需矛盾?財政支出的節奏又將如何影響經濟活力?這些不確定性讓企業不敢輕易擴大投資,也讓消費者收緊了錢袋子,成為經濟前景的最大變數。
二、政策轉向:降息 25 基點,一場 "平衡術" 的開始
面對經濟的複雜局面,聯準會選擇了降息,但這絕非簡單的 "放水救市",而是一場精準拿捏的 "平衡術"。鮑威爾在演講中多次強調,這一決策的核心是 "風險管理",而非預設的政策路徑。
1. 從 "控通膨" 到 "雙平衡":政策重心悄然移位
如果說過去兩年聯準會的核心任務是 "壓通膨",那麼這次降息標誌着政策重心開始向 "平衡通膨與就業" 傾斜。鮑威爾明確表示,鑒於勞動力市場降溫跡象明顯,聯準會正更加關注 "充分就業" 目標。
此次下調的 25 個基點,讓利率區間來到 4.00%-4.25%。鮑威爾特別解釋,這個水平仍帶有 "輕度限制性",既不會因為過度寬鬆讓通膨反彈,也不會因為持續緊縮加劇就業壓力,是向 "中性立場" 邁進的關鍵一步。
2. 拒絕 "預設劇本":數據才是唯一指揮棒
"政策沒有預設路徑"—— 這是鮑威爾演講中最值得關注的表述之一。他坦言當前正面臨 "兩難困境":通膨風險偏向上行,就業風險偏向下方,任何單一方向的激進操作都可能引發新問題。
因此,聯準會未來的動作將完全取決於數據:下一份就業報告是否會顯示失業加速?通膨數據能否如預期回落?關稅傳導效應是否超出預期?這些指標將共同決定下一次會議的政策方向。而從 FOMC 點陣圖來看,市場已捕捉到更明確的信號:2025 年利率中樞可能落在 3.50%-3.75%,距離當前水平還有 50 個基點的降息空間。
3. 緊盯關稅效應:嚴防短期衝擊變長期風險
對於關稅引發的通膨波動,鮑威爾展現出審慎態度。他強調,聯準會會密切追蹤價格傳導過程,確保這種 "一次性衝擊" 不會演變為 "持續性通膨"。這意味著,若未來幾個月通膨因關稅出現階段性跳升,聯準會可能不會急於升息,而是會區分 "短期波動" 與 "趨勢性上漲",避免政策被噪音干擾。
三、核心底色:從危機中走來,以民為本的政策邏輯
鮑威爾的演講不止於數據和政策,更穿插着對歷史的回望與對民生的關注,這讓冰冷的貨幣政策有了溫度。他回憶起 2019 年演講時提到的 "政策隨前景調整",沒想到幾個月後就遭遇疫情衝擊。而在疫情與全球金融危機兩場重大危機中,聯準會通過創新性政策幫助美國經濟站穩腳跟,其表現優於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
這種危機應對經驗,也塑造了當前的政策邏輯。鮑威爾反覆強調,聯準會的每一項決定都關乎 "社區的生計、家庭的賬單、企業的生死",最大化就業與 2% 通膨目標的背後,是對普通民眾福祉的考量。即便當前經濟面臨多重挑戰,這種 "以民為本" 的初心,成為聯準會政策的核心底色。
四、市場啟示:三大信號,看懂未來投資與經濟風向
鮑威爾的演講雖未給出明確的 "看漲或看跌" 結論,卻為投資者、企業和普通民眾提供了三大關鍵指引:
對投資者:降息窗口開啟,但需警惕波動
時隔 9 個月的首次降息,已讓市場嗅到流動性寬鬆的信號,礦業 ETF 等資產已出現連續 10 日凈流入,機構預測金屬價格可能因此受益。但需注意,未來降息節奏取決於數據,若通膨回落不及預期,政策可能隨時放緩腳步,切忌盲目追高。
對企業:把握政策靈活性,警惕不確定性
政策轉向為企業帶來了融資成本下降的利多,尤其是需要設備投資的行業。但貿易、監管等政策的不確定性仍未消除,企業在擴產、招聘時需保持審慎,避免被短期波動誤導。
對民眾:就業與物價的平衡仍需時間
降息不會立即扭轉就業市場的放緩趨勢,短期內找工作可能仍有壓力;而關稅帶來的物價上漲可能逐步顯現,日常開支壓力或有增無減。但長期來看,聯準會對通膨的管控與對就業的關注,仍在為經濟穩定托底。
結語: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的方向
鮑威爾的演講最終指向一個結論:美國經濟正站在 "韌性與挑戰" 的十字路口,而聯準會的政策將如同 "定盤星",在數據的指引下尋找平衡。從點陣圖暗示的進一步降息空間,到對關稅效應的理性判斷;從對就業隱憂的正視,到對通膨目標的堅守,每一個信號都在告訴市場:未來不會是單向的繁榮或衰退,而是在波動中前行的 "新常態"。
對於全球而言,聯準會的每一步動作都將引發連鎖反應。而我們需要做的,是緊盯就業數據、通膨變化與政策動向這三大指標,在鮑威爾勾勒的 "不確定性迷霧" 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清晰方向。
免責聲明:本文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理性看待加密貨幣投資,切勿盲目跟風。
來源:金色財經
發佈者對本文章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在投資加密貨幣前,請務必深入研究,理解相關風險,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因為短期高回報的誘惑而忽視潛在的重大損失。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佈局加密資產,台北台中鉅亨買幣實體授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