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礦業資訊 | 老撾通過BTC開採緩解經濟負擔與債務壓力
金色財經
老撾,這個被稱為「東南亞電池」的內陸國家,正採取一項非常規策略來應對日益加劇的債務壓力和電力過剩問題:開採 BTC。面對龐大的外債和富餘的水電資源,老撾政府開始將加密貨幣開採視為潛在的經濟出路,試圖將未能充分利用的電力轉化為全球流通的數字資產。
據世界銀行預測,未來幾年,老撾每年面臨的外債償還額約為13億美元。該國長期以來依賴水壩建設推動經濟發展,如今這一模式已導致財政陷入困境。比特幣挖礦因此被重新提上議程,既反映出經濟壓力下的求生欲,也體現出尋求突破的創新意識。
老撾的經濟挑戰與大膽轉型
2025年8月,老撾總理宋賽·西潘東主持召開了為期兩天的內閣會議,明確了未來幾個月政府的工作重點:穩定宏觀經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國家穩定。會議報告顯示,部分經濟指標有所改善——通貨膨脹率已降至5%,外匯存底可支撐近五個月的進口,財政收入達到約47兆基普(約合21億美元),完成年度目標的69%。然而,這些積極信號難以掩蓋由多年大規模水電投資所引發的深層危機:電力供應過剩與債務負擔並存,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比特幣開採的邏輯看似直接有效。老撾計劃將礦場設於水電站附近,把因輸電能力不足或季節性因素而無法外送、可能被浪費的過剩電力,轉化為具有全球市場價值的數位貨幣。地區媒體報導指出,電力出口一直是老撾重要的經濟支柱,去年電力出口收入約占其總出口收入的四分之一。然而,由於發電能力與出口需求不匹配,加上硬通貨債務的償還壓力,老撾財政持續承壓。比特幣開採或可成為一條出路,幫助該國將原本被浪費的電力資源變現,緩解債務壓力。
數字礦業發展的挫折之路
這並非老撾首次嘗試數位貨幣開採。2021年9月,老撾政府啟動了一項試點計劃,授權六家公司在受監管的電力採購協議下開展加密貨幣開採與交易。此舉被認為是為了吸引因中國打擊加密行業而外流的礦商。但該政策很快遭遇現實挑戰。2023年8月,因乾旱導致電力供應緊張,老撾國有電力公司(EDL)停止向 BTC 礦場供電。到2024年5月,有報告顯示加密貨幣數據中心的用電量已占全國總用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頻繁的停電問題迫使政府暫停了新礦場的審批。
儘管如此,推動老撾再度關注 BTC 開採的財政壓力不容忽視。世界銀行估計,2025年至2028年間,老撾每年用於償還外部公共債務的支出將佔其GDP的約9%。此外,一家中國水壩營運商近期就未償債務向老撾電力公司提出5.55億美元的仲裁索賠,進一步暴露出該國電力部門的財務脆弱性。理論上,BTC 開採作為一種可調節、可中斷的電力負荷,能夠在雨季利用剩餘電力創造收入,從而緩解財政壓力——但這取決於老撾能否有效應對水文變化和電網承載能力的限制。
環境爭議與政策質疑
老撾轉向加密貨幣開採的做法並未獲得一致認同。環保人士指出,這一策略暴露出該國能源政策中存在更深層次的問題。湄公河能源與生態網路主任維頓·彭邦薩肖倫認為,老撾選擇加密開採更多是出於國家債務壓力,而非內在的經濟需求。儘管水電屬於可再生能源,但其電力輸出受降雨模式和氣候變化影響,存在明顯的季節性波動:雨季電力過剩,旱季卻可能面臨短缺,甚至需要從鄰國進口電力。
批評者進一步指出,以水壩為核心的能源發展模式本身已帶來沉重的環境代價。數十年來,水電開發不斷改變湄公河流域的生態系統,導致大量社區被迫遷移,卻未能產生足夠支撐債務償還的持續收入。有人擔心,轉向能源密集型的比特幣挖礦只會加劇原有矛盾,而非推動根本性改革,例如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或進行債務重組。
區域趨勢還是高風險賭注?
老撾並非唯一將 BTC 開採視為能源與財政出路的東南亞國家。不丹早在2025年就開始利用水電進行 BTC 開採,將其作為季節性電力盈餘的「戰略電池」,為國家發展提供資金。埃塞俄比亞的國家電力公司也報告稱,在10個月內通過向礦工出售過剩水電賺取了約5500萬美元。對老撾而言,借鑑此類模式或許能帶來短期收入,但其更不穩定的水文條件和更為緊張的財政狀況,意味著風險也更為突出。老撾能源部門面臨結構性矛盾:降水不穩定、電力出口協議牽涉複雜的政治因素,以及商業環境受限,這些都使得 BTC 開採戰略充滿不確定性。雖然支持者視其為一種務實利用廢棄能源的方式,但電力短缺和電網承載能力不足的現實,意味著實施過程將面臨嚴峻挑戰。此外,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的高度波動性,也為本就脆弱的老撾經濟增添了另一重變數。
當地複雜的經濟背景
除 BTC 開採外,老撾政府也在多措並舉穩定經濟。財政部與老撾人民銀行正着力維持匯率穩定並增強外匯存底,這些舉措對緩解該國因持續進行的水電項目所帶來的融資壓力至關重要。但短期創收與長期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張力依然突出,BTC 開採只是這一複雜經濟拼圖中的一部分。國際社會對此高度關注。老撾的債務問題不僅是國內經濟挑戰,更牽涉區域穩定及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格局。其債務多由外公債權人——尤其是通過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資助水電項目——所承擔。若老撾無法妥善安排償債計劃,可能引發外交關繫緊張,並削弱其未來獲取信貸的能力,使經濟復甦進程更加複雜。
展望未來:創新之路還是無奈之舉?
在探索 BTC 開採潛力的過程中,老撾正站在創新與風險的交匯點。一方面,此舉順應了水電富集國將富餘電力轉化為數字資產的新趨勢;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會放大能源系統的脆弱性,卻難以觸及債務問題的根本。政府能否在保障電網穩定、不背離環保承諾的前提下,有效監管並整合數字礦業活動,將成為關鍵考驗。
目前,老撾經濟正處於重要轉折點。面對不斷累積的債務壓力和傳統出口動能的不足,BTC 開採等非傳統手段或可帶來短暫緩解。但隨著雨季結束和全球加密貨幣行情波動,一個根本問題仍未解:老撾能否真正將其「東南亞電池」的區位優勢轉化為可持續復甦的動能,抑或這一新戰略反而會加深其結構性困境?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或財務建議。內容轉載自Broadsheet,僅供數字礦業資訊參考。如有疑問或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來源:金色財經
發佈者對本文章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在投資加密貨幣前,請務必深入研究,理解相關風險,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因為短期高回報的誘惑而忽視潛在的重大損失。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佈局加密資產,台北台中鉅亨買幣實體授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