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分演講聚焦造芯、車與硬剛蘋果5年歷程卻未提AI!網友急問:雷軍在憋什麼大招?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小米集團創辦人兼執行長雷軍年度演講周四 (25 日) 晚間重磅登場,正值小米創立 15 周年第 6 度開講,現場雷軍密集發布晶片、手機、汽車及 AIoT 領域新成果,更首次深度揭露造芯、高管重組等關鍵背後故事,金句頻出引發觀眾熱烈掌聲。

中國《智東西》報導,演講開始,雷軍回溯五年前小米的「轉型之痛」。2020 年,小米已在市場站穩腳跟,但雷軍內心充滿焦慮,因蘋果、華為如「兩座大山」壓頂,外界質疑「小米是組裝廠」的聲音不絕,他坦言當時陷入「嚴重內耗」。經數十次團隊改組,小米決心「逆天改命」,未來五年投入千億研發底層核心技術,從互聯網公司轉型硬核科技企業,並重組高管團隊,12 位高管中 9 位為新面孔,包括帶隊攻克自研晶片玄戒 O1 的朱丹。
談及「造芯」歷程,雷軍直言「九死一生」。早在 2014 年小米成立松果電子,2017 年發布首代自研晶片澎湃 S1,但因方向錯誤,最終團隊收縮。雷軍總結教訓:「自研手機 SoC,只有做最高端才有生路,蘋果、華為皆如此。」
2022 年,小米業績承壓、營收下滑,造車與造芯雙線投入巨大,團隊甚至質疑「是否拖垮公司」。雷軍當時反問:「若現在放棄,十年後是慶幸帳上多幾百億,還是後悔永遠失去晶片?」
2023 年同行 3000 人晶片團隊突解散,更堅定了小米「咬牙堅持」的決心。
歷經兩年籌備,今年 5 月投片費達 2000 萬美元的 3nm 玄戒 O1 回片,5 月 22 日系統點亮,雷軍凌晨接到團隊電話報喜。他強調:「失敗不可怕,正視恐懼才是關鍵。」至於新晶片命名「玄戒」而非「松果」,雷軍笑稱是團隊拒絕「活在過去」,象徵全新起點。
演講主角落在小米 17 系列。這款全球首款搭載高通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的旗艦機,標誌小米高端化第五年對標蘋果的關鍵進展。儘管未搭載自研晶片,小米「行業首發」的黑科技仍引發關注。
報導還指出,值得關注的是,在 AI 熱潮下,雷軍在全場演講上卻鮮少提及 AI 手機、具身智能等話題,未來動向備受好奇。
雷軍總結,小米正深耕晶片與汽車兩大硬核領域,壓力與投入並存,但自研技術已成產品優勢核心支撐。
雷軍說:「在深水區穩紮穩打,終會等到成功那一刻。」
此次小米秋季發布會除手機、平板,還推出電視、冰箱等 5 款 AIoT 旗艦產品。從造芯的「硬核堅持」到手機的「體驗升級」,小米 15 年歷程中,這場演講不僅是新品發布,更是一次「技術突圍」的宣言。
在高端市場與全球巨頭對壘中,小米正用底層研發的底氣,書寫屬於自己的「逆襲」故事。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