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黃金破 3700 美元| 加密市場卻冰火兩重天:BTC 暴跌爆倉 8 億、DEX 黑馬單日成交 428 億

金色財經


一邊是黃金價格衝上歷史新高,避險資金瘋狂湧入;一邊是加密市場有人歡喜有人愁 —— 穩定幣存款暴增、DEX 交易量登頂,比特幣卻跌破 11 萬美元,近 29 萬人爆倉。近期金融市場的 「分裂感」 拉滿,背後藏着流動性預期、監管動態與生態競爭的多重博弈。


一、宏觀錨點:黃金破紀錄,90% 降息預期成 「幕後推手」

9 月 22 日,國際金價上演了 「歷史性一刻」—— 倫敦金現貨價格盤中觸及 3726.70 美元 / 盎司,創下歷史新高。從漲幅來看,9 月單月漲近 8%,今年以來更是狂漲 40%,把不少風險資產遠遠甩在身後。

金價瘋漲的核心邏輯,離不開 「聯準會降息」 這個關鍵詞。目前市場對 10 月降息 25 個基點的預期已飆升至 90%,此前聯準會已率先下調聯邦基金利率,多位官員還表態 「年內會繼續寬鬆」。對投資者來說,黃金作為 「抗通膨 + 避險」 的傳統標的,自然成了流動性寬鬆預期下的 「香餑餑」—— 畢竟降息意味著美元貶值壓力加大,持有黃金能更好地對沖資產縮水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宏觀預期也在悄悄影響加密市場:部分資金從波動劇烈的比特幣轉向黃金避險,而另一部分則湧入穩定幣 「觀望待機」,形成了鮮明的資金分流效應。

二、加密市場冰火兩重天:有人爆倉有人狂歡

同樣受宏觀環境影響,加密市場卻呈現出 「兩極分化」 的景象 —— 主流幣承壓下跌,穩定幣與 DEX 賽道卻逆勢爆發。

1. 主流幣 「跌麻了」:BTC 破 11 萬,29 萬人爆倉 8.82 億

9 月 26 日,加密市場遭遇 「黑色星期五」:比特幣價格跌破 11 萬美元關口,以太坊更是跌至 3900 美元以下,雙雙創下近七周新低。行情暴跌直接引發連鎖反應 —— 近 24 小時全球有 29 萬名交易者爆倉,總爆倉金額超 8.82 億美元,不少加槓桿追高的投資者一夜回到 「解放前」。

這次下跌的直接誘因,一方面是黃金分流了部分避險資金,另一方面是市場對監管的擔憂再起(比如六萬枚 BTC 洗錢案開庭在即)。但長期來看,仍與加密市場 「高波動、高槓桿」 的特性密切相關 —— 在宏觀流動性尚未完全落地前,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資金恐慌性出逃。

2. 穩定幣 「吸金」:Binance 上 USDe 存款飆至 32 億枚

與主流幣的慘澹形成對比的是,穩定幣成了市場的 「避風港」。數據顯示,Binance 平台上的 USDe 存款量近期大幅增長,目前已達約 32 億枚。USDe 作為錨定美元的穩定幣,其存款激增背後,是投資者在行情波動時的 「避險選擇」—— 把波動大的 BTC、ETH 換成穩定幣,既能保住本金,又能隨時等待抄底機會。

這種 「現金為王」 的心態,也反映出當前加密市場的謹慎情緒:不少投資者既不想錯過可能的降息紅利,又怕被短期波動 「割韭菜」,穩定幣自然成了 「中間選項」。

3. DEX 賽道 「殺瘋了」:Aster 單日成交 428.8 億,登頂永續合約榜首

在去中心化交易領域(DEX),卻上演着 「狂歡戲碼」。數據顯示,Aster 交易所過去 24 小時的成交量達到 428.8 億美元,直接衝上永續合約 DEX 的榜首位置。要知道,此前這個賽道長期被 Uniswap、dYdX 等老牌項目占據,Aster 能實現 「彎道超車」,核心原因在於其 「低手續費 + 高流動性」 的優勢 —— 對高頻交易的投資者來說,更低的成本意味著更高的收益,自然願意遷移過來。

Aster 的爆發也印證了 DEX 賽道的競爭邏輯:隨著 CEX 合規壓力加大,越來越多交易者轉向去中心化平台,而能解決 「高 Gas 費、低流動性」 痛點的項目,就能快速搶占市場市佔率。

三、關鍵事件:洗錢案開庭、平台恢復營運,監管與安全成焦點

除了行情波動,近期幾個關鍵事件也在影響加密市場的情緒,尤其是監管與安全兩大議題。

1. 六萬枚 BTC 洗錢案倫敦開庭,中國受害者遠程作證

備受關注的 「六萬枚比特幣洗錢案」 即將在倫敦南華克刑事法庭開庭,更特別的是,多名中國受害者將通過天津法院的遠程影音系統出庭作證。這起案件的涉案金額高達 430 億元人民幣,受害者超過 13 萬人,既是英國司法史上最大規模的加密貨幣洗錢案,也是中英首次在加密犯罪領域開展深度司法合作。

對市場來說,這起案件的意義遠超 「追贓」 本身 —— 它標誌着全球監管機構開始聯手打擊加密貨幣相關犯罪,未來類似 「跨境洗錢、非法集資」 的行為,可能面臨更嚴格的追查。而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這也是一個警示:參與加密投資時,一定要警惕 「高收益」 騙局,避免成為犯罪活動的受害者。

2. Hyperdrive 恢復全面營運,安全事件餘波漸平

此前因安全事件暫停營運的 Hyperdrive 平台,近期發布更新公告稱 「所有市場已全面恢復營運」。這一消息讓此前擔憂資產安全的投資者鬆了口氣 —— 畢竟在加密市場,平台安全是 「生命線」,一旦出現漏洞或駭客攻擊,用戶資產可能瞬間歸零。

Hyperdrive 的恢復也反映出當前加密平台的 「安全應對能力」 在提升:從發現問題到修復漏洞、恢復營運,整個流程越來越高效,這對增強用戶信任至關重要。不過,這也提醒投資者:選擇平台時,一定要優先考慮有 「安全審計、應急機制」 的項目,避免踩上 「小平台跑路」 的坑。

四、意外變量:支持加密的紐約市長退選,政治信號引聯想

一個看似不直接相關的事件,也引發了加密圈的討論 —— 支持加密貨幣的紐約市長 Eric Adams 宣布退出連任競選,理由是 「財政困境」。

Adams 一直是加密貨幣的 「鐵杆支持者」,上任以來多次推動紐約成為 「加密友好城市」,比如支持比特幣 ATM 在紐約的布局、推動加密相關企業落地等。他的退選,讓不少人擔心紐約未來的加密政策可能 「轉向」—— 畢竟新市長的態度尚不明確,若政策收緊,可能會影響當地加密企業的發展。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Adams 退選主要是因為紐約市的財政問題(比如預算赤字),與加密政策關聯不大。但無論如何,這一事件也反映出:加密貨幣的發展仍與地方政治、經濟環境深度綁定,政策的不確定性始終是市場的 「潛在風險點」。

總結:市場分化下,投資者該如何應對?

當前金融市場的 「分裂感」,本質是 「流動性預期 + 風險偏好」 共同作用的結果:黃金的暴漲反映了資金的 「避險需求」,加密市場的分化則體現了 「高風險高收益」 與 「穩健觀望」 的博弈。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有三個方向可以參考:

  • 宏觀層面看降息:若 10 月聯準會真的降息,流動性寬鬆可能會帶動比特幣以太坊等核心資產反彈,但需警惕 「預期提前兌現」 的風險;

  • 配置層面重平衡:不要把所有資金投入單一資產,可適當配置黃金、穩定幣等避險品種,降低組合波動;

  • 選擇層面看合規與安全:無論是選 CEX 還是 DEX,優先考慮合規性強、安全記錄好的平台,避免因 「小平颱風險」 或 「監管打擊」 導致資產損失。

  • 總之,當前市場雖然波動劇烈,但也藏着機會 —— 關鍵是要認清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盲目追漲殺跌,才能在 「冰火兩重天」 的行情中站穩腳跟。

    免責聲明:本文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理性看待加密貨幣投資,切勿盲目跟風。

    來源:金色財經

    發佈者對本文章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在投資加密貨幣前,請務必深入研究,理解相關風險,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因為短期高回報的誘惑而忽視潛在的重大損失。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