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總供應量破3000億美元!專家:即將重構銀行、支付、零售格局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外電
穩定幣總供應量剛突破 3000 億美元,這一里程碑讓「穩定幣是注定成就大業的成功故事」的說法愈發難以辯駁。這些數位資產即將走出美國法律的灰色地帶,料將深刻重塑全球資金流動的底層邏輯。

《Axios》報導,目前,3000 億美元的規模已使穩定幣躋身「具系統重要性」的金融產品之列—,這一體量可與美國大型零售貨幣市場基金媲美,也能與部分區域銀行比肩。
今年 7 月,美國國會通過《GENIUS 法案》,針對支付與結算類穩定幣建立了明確監管框架。該法案尚未生效,最晚不遲於 2027 年落地,若監管機構加快規則制定,生效時間還可能提前。
大部分穩定幣由高流動性資產 1:1 背書,主要是美債,這意味著發行方承諾,用戶可隨時以 1 美元兌 1 枚的價格贖回穩定幣,為其「穩定」屬性提供了底層支撐。
穩定幣的核心吸引力在於對支付領域的變革潛力,它能加快交易速度、降低手續費,還能實現 24 小時無休的即時結算。
過去一年,從傳統金融巨頭到金融科技新創公司,再到零售品牌,越來越多產業開始佈置,包括 PayPal、Stripe、Visa、Mastercard、亞馬遜和沃爾瑪等。
許多人看好穩定幣市場將迅速擴張至上兆美元規模,有人甚至關注的是「規模能達到多少兆美元」及「成長速度有多快」。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這 3000 億美元的所有穩定幣都屬於《Genius 法案》認可的「超安全」類型,市場存在一些非標準化品種,但主流穩定幣仍佔絕對主導,僅 Tether 的 USDT 和 Circle 的 USDC 的市佔率便超過 80%。
此外,金融科技巨頭 Stripe 本周宣布推出「開放發行」(Open Issuance)計畫,讓企業能輕鬆發行自有品牌的穩定幣,就像先前為企業提供網站支付接入服務一樣,這一動作進一步印證,穩定幣生態的擴張正在加速,未來影響力恐遠超預期。
- 佈局加密資產,台北台中鉅亨買幣實體授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