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高市早苗強硬保守派可能引發日本政治對抗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日本自民黨歷史性選出高市早苗為黨總裁。高市早苗作為保守派強硬分子,延續安倍晉三的政策路線,主張強化軍事、推動修憲與擴張性經濟政策,同時面臨黨內分歧、新興民粹勢力崛起及國際外交挑戰。

保守派強硬分子高市早苗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擊敗其他四位候選人,成功當選。預計日本國會將於 10 月 15 日舉行新首相選舉,高市早苗屆時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
《經濟學人》指出,高市早苗的當選象徵日本政治可能進入充滿對抗性的新時代,同時自民黨也面臨內部危機與外交挑戰。
自民黨自 70 年前成立以來,一直主導日本政壇,但近年在政治籌款與選舉策略上陷入醜聞,加上對生活成本上升無有效對策,導致選民不滿。
2024 年 9 月,自民黨啟用資深議員石破茂希望扭轉頹勢,但其任期不到一年便因參眾兩院選舉慘敗而辭職,導致自民黨與聯合執政夥伴首次在兩院均成少數派。
今年自民黨總裁選舉的官方口號明確表達任務:「改變自民黨」。高市早苗作為已故首相安倍晉三的追隨者,在第二輪投票中擊敗另一位前首相之子小泉進次郎,贏得國會議員與普通黨員投票的多數支持。
她所倡導的「堅定保守派政黨」理念,最終勝過小泉提出的「廣泛包容」主張。
對自民黨保守派而言,高市早苗的當選是一場勝利;但對黨內外自由派批評者而言,這可能代表日本政治將朝右翼方向傾斜。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日本政治的學者柯蒂斯指出:「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地都在發生,如今在日本也上演了。」
高市早苗背景:曾擔任重金屬樂隊鼓手、熱衷摩托車運動、非女權倡導者
高市早苗的背景頗為特殊。她並非政治世家出身,成長於奈良,父母分別是普通公司職員與警察。年輕時她曾擔任重金屬樂隊鼓手,熱衷重機,並在電視台從事新聞工作。
1993 年當選國會議員後,她曾任總務大臣與經濟安全保障大臣。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高市早苗的當選具有象徵意義,她並非女性賦權倡導者。作為堅定的社會保守派,她反對已婚夫婦保留各自姓氏,也反對女性繼承皇位。
高市視英國「鐵娘子」柴契爾夫人為榜樣,但真正政治導師是安倍晉三。
高市早苗的政策路線與安倍晉三高度一致。效法安倍,她宣稱「日本回來了」,主張強化軍事力量,計畫完成安倍未竟的修憲目標。
曾任安倍顧問並支持其競選的谷口智彥指出,高市推崇「以實力求和平」理念,並承諾延續「安倍經濟學」政策框架,重點放在擴張性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上。
谷口智彥強調,對高市與安倍而言,經濟成長優先於財政審慎。
在戰時歷史議題上,高市早苗也持有與安倍相似的修正主義立場,可能影響日韓關係緩和,也增加日本對華外交挑戰。
她主張將自民黨打造成「弘揚日本傳統與歷史自豪感」的政黨,並經常參拜靖國神社。若以首相身份參拜靖國神社,將成為十多年來首位如此行動的日本領導人,可能引發中國不滿。
10 月 17 日的靖國神社秋季例行大祭,將是觀察她立場的重要指標。
高市早苗面臨多項挑戰
另一項挑戰是國際外交。預計美國總統川普將於 10 月 27 日訪問東京,並前往韓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
競選期間,高市表示,如石破茂與川普簽署的條款模糊協議不利日本,她可能要求重新談判。但她同時強調,日美同盟仍是日本安全政策的「基石」。
分析師哈里斯認為,高市可能藉由與安倍及川普的關係,加強日美合作。
國內挑戰同樣嚴峻。高市推動的擴張性經濟政策可能與新通膨環境衝突,而她在黨內的權力基礎相對薄弱,需要擴大執政聯盟或與反對黨合作才能推動立法。
新興民粹政黨的崛起,也對自民黨形成挑戰,高市的右翼策略可能加劇黨內分歧,但同時有助吸引極右選民。
《經濟學人》指出,高市早苗將自民黨大幅推向右翼的策略能否奏效尚難預料。此舉可能加劇黨內保守派與溫和派分歧,也給自由派反對勢力創造機會,吸引中間選民。
高市早苗的當選還可能威脅自民黨與立場較溫和的公明黨長達 25 年的執政聯盟。柯蒂斯指出,選擇高市早苗「只會加速自民黨的分裂」。
在勝選演講中,高市明確表示將全力以赴重建自民黨,重振日本政壇,承諾「努力、努力、再努力」,以應對國內外政治挑戰。《經濟學人》認為,她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