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貝萊德狂囤 80 萬枚 BTC、印度央行開閘、加密圈機構與監管共振、牛市底氣藏不住了

金色財經


一邊是傳統金融巨頭用真金白銀押注,一邊是主權國家用監管沙盒鋪路,加密市場正迎來 「機構入場 + 合規破冰」 的雙重驅動。貝萊德持倉再破紀錄、印度央行解鎖數位貨幣試點、期權市場集體看多,多組信號交織下,市場的樂觀情緒正從數據走向共識。


一、巨頭重倉信號:貝萊德雙線出擊,ARK 精準跟投

傳統資管巨頭的動作始終是市場的 「定盤星」,近期貝萊德與 ARK Invest 的布局,既印證了比特幣的價值認可,更揭開了代幣化資產的新戰場。

1. 比特幣 ETF 持倉破 80 萬枚:貝萊德用持倉定義 「核心資產」

貝萊德比特幣 ETF 的持幣量正式突破 80 萬枚,這一數字背後是持續的 「掃貨式增持」。以當前比特幣價格測算,其持倉市值已逼近千億級別,相當於直接將比特幣納入了全球最大資管機構的 「核心配置清單」。

對市場而言,這絕非簡單的 「買幣」 行為 —— 作為管理着 9 兆美元資產的巨頭,貝萊德的持倉變化直接影響全球養老金、共同基金等傳統資金的配置方向。此前其每一次增持都帶動 ETF 凈流入創新高,此次突破 80 萬枚,更強化了 「比特幣是合規資產配置選項」 的市場認知,為後續資金入場搭建了信心橋樑。

2. 代幣化基金登陸 Sei 鏈:從比特幣到 RWA,巨頭押注 「鏈上資產革命」

如果說比特幣 ETF 是 「傳統資金入場券」,那貝萊德與 Brevan Howard 在 Sei 鏈上線的代幣化基金,就是 「機構級鏈上布局」 的關鍵一步。通過合作方 KAIO 發行的代幣,合格投資者可直接在 Sei 鏈上持有貝萊德美元流動性基金、Brevan Howard 對沖基金的市佔率。

這一動作的價值遠超 「基金上鏈」:Sei 鏈的高性能特性解決了傳統 RWA(真實世界資產)代幣化的速度與成本痛點,而基金市佔率可作為穩定幣儲備、DeFi 抵押品的設計,更是打通了 「傳統金融資產」 與 「加密生態應用」 的壁壘。貝萊德的選擇,相當於為 RWA 代幣化指明了 「合規 + 實用」 的落地路徑。

3. ARK 跟投 Securitize:押注 「代幣化基礎設施」 的隱形贏家

Cathie Wood 旗下 ARK Invest 的布局更顯前瞻性 —— 其風投基金已持倉約 1000 萬美元的 Securitize 股份,占基金資產的 3.25%。這家被貝萊德、Hamilton Lane 加持的公司,正是貝萊德 BUIDL 代幣化基金的發行平台,已累計發行超 46 億美元代幣化資產。

ARK 的投資邏輯清晰且精準:不直接追高加密資產,而是重倉 「連接傳統與加密的基礎設施」。Securitize 作為合規代幣化的 「核心樞紐」,其價值會隨貝萊德等巨頭的 RWA 布局同步增長,這種 「押注生態底層」 的策略,既規避了資產波動風險,又能享受行業擴容的長期紅利。

二、合規破冰:印度央行開閘,監管與創新找到平衡點

如果說巨頭入場是 「市場推力」,那監管層的動作就是 「政策拉力」,印度央行的零售沙盒與交易所的標籤調整,標誌着合規化進入 「精細化階段」。

1. 數位貨幣零售沙盒落地:印度的 「柔性監管」 試驗

印度央行正式推出數位貨幣(e₹-Retail)零售沙盒,這一 「安全測試空間」 允許企業在有限範圍和監管豁免下,測試可編程支付、離線支付等創新功能。目前試點已覆蓋 60 萬用戶,還開放非銀行機構提供 CBDC 錢包,顯然是為數字盧比的全面落地鋪路。

印度的選擇藏着監管智慧:作為數字支付滲透率極高(UPI 占全球即時支付交易量 48.5%)的市場,其通過沙盒 「邊測試邊定規」 的模式,既避免了創新被一刀切限制,又能通過真實數據防控風險。更關鍵的是,數字盧比與私人加密貨幣的 「差異化定位」,為加密市場預留了合規發展的空間。

2. 幣安移除監控標籤:給 「合規代幣」 鬆綁

幣安宣布將移除 GPS 和 MBL 的監控標籤,這一調整背後是對代幣合規性的重新認定。監控標籤通常用於存在潛在風險(如流通性不足、項目不透明)的代幣,移除標籤意味著這兩個代幣通過了交易所的合規審查,將獲得更高的交易權限與市場曝光。

對中小項目而言,這相當於拿到了 「交易所背書」:在當前監管敏感的環境下,交易所的標籤直接影響用戶信任度,移除監控標籤不僅能吸引更多資金入場,更能推動項目向 「合規化營運」 轉型,是交易所與項目方共同構建信任體系的重要動作。

三、市場情緒與生態:期權看漲成共識,錢包激活用戶

如果說巨頭與監管是 「宏觀動力」,那市場持倉結構與生態動作就是 「微觀活力」,兩者共同印證了市場的樂觀預期。

1. 期權持倉聚焦 12 萬 - 14 萬美元:市場用合約投票 「看漲」

Greeks.live 的數據顯示,10 月比特幣期權持倉最集中的區間仍是 12 萬 - 14 萬美元的看漲合約。這意味著多數機構與專業投資者認為,比特幣短期內有望突破當前區間,向更高價位邁進。

期權市場的持倉結構向來是 「聰明錢」 的風向標 —— 看漲合約的集中,既反映了對貝萊德增持、合規破冰等利多的認可,也暗示了資金對 「突破歷史新高」 的期待。這種共識一旦形成,很可能在利多催化下引發 「追漲效應」,進一步推高價格。

2. ZEROBASE Booster 第二季上線:錢包用激勵激活生態

Binance Wallet 推出 ZEROBASE Booster 第二季,通過獎勵機制鼓勵用戶參與錢包內的資產交互。這類 「任務 + 獎勵」 的模式,本質是加密錢包從 「儲存工具」 向 「生態入口」 轉型的關鍵嘗試。

對普通用戶而言,通過兌換 Token、參與交易賺取獎勵降低了入場門檻;對 Binance 生態而言,這一活動能快速提升錢包活躍度,為後續接入更多 DeFi、NFT 服務積累用戶基礎。在錢包競爭白熱化的當下,用激勵激活用戶粘性,已成為生態擴張的核心策略。

結語:機構、監管、市場的 「三重共振」 已形成

從貝萊德的重倉布局到印度央行的沙盒試點,從期權市場的看漲共識到生態的用戶激活,近期的市場動態形成了清晰的共振邏輯:傳統巨頭用資金認可價值,監管層用沙盒釋放創新空間,市場用持倉表達樂觀預期。

對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市場正從 「投機驅動」 轉向 「價值與合規雙驅動」,優質資產與合規生態的機會將更加凸顯;對行業而言,這種共振打破了 「監管與創新對立」 的舊認知,為加密資產融入主流金融體系提供了可行路徑。接下來,隨著更多代幣化產品落地、合規試點擴容,市場的增量空間或將持續打開。

免責聲明:本文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理性看待加密貨幣投資,切勿盲目跟風。

來源:金色財經

發佈者對本文章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在投資加密貨幣前,請務必深入研究,理解相關風險,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因為短期高回報的誘惑而忽視潛在的重大損失。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