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100%新關稅殺到!A股要重演2018年暴跌?機構曝本周有兩大護盤王牌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川普在上周末拋出最新的關稅威脅,宣稱將從 11 月 1 日起對所有中國商品加徵 100% 關稅,並對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市場情緒緊繃,中國股市本周走勢成為討論焦點。

這一幕似曾相識。若以 2018 年 3 月末首輪關稅戰為「1.0」、今年 4 月初為「2.0」,此次被部分自媒體稱為「3.0」的貿易摩擦,瞬間將投資人記憶拉回過去兩次的暴跌時刻。
2018 年 3 月至 4 月,上證指數從 3100 點一路跌至 2440 點,今年 4 月初首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單日重挫 245 點,跌幅 7.34%,恐慌情緒蔓延。
但與過往不同的是,此次市場預判更趨理性,多數觀點認為本周可能出現「先跌後企穩」走勢。
支撐這項判斷的關鍵,在於兩次「壓力測試」後,A 股抗風險能力的躍升。一方面,中國在 AI、晶片等核心領域的突破進入臨界點,以 DeepSeek、新凱來為代表的技術進展,讓市場對自主創新更有底氣;另一方面,國家將穩定股市置於戰略高度,真金白銀的托底措施成為「壓艙石」。
中央匯金被明確為「準股市平準基金」,中國人民銀行更釋放無限量流動性支持的信號,這與 1998 年香港金融保衛戰的邏輯一脈相承。關鍵時間點的資金干預比口號更能穩定預期。
從市場結構來看,資金流向呈現清晰分化。紅利股東期待「連跌數月為護盤蓄力」,券商盼來久違的表現機會,科技股持有者堅信「利空出盡」,甚至有人斷言「高開大漲連陽五天」。儘管調侃成分居多,卻折射出市場對政策托底的信任。
機構普遍認為,中特估、紅利板塊將成為穩定大盤的「神器」,以大銀行、「三桶油」為代表的標的,憑藉高股息殖利率和低估值,既符合國家隊低成本護盤需求,也能對沖外部衝擊。
同時,軍工、稀土、貴金屬及「脫鉤替代」概念股,因直接受益於反制邏輯,有望成為資金避險選擇。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此次反制精準指向美國科技命門。稀土管制並非簡單反制,而是直擊晶片先進製程弱點。以中重稀土為例,钬用於刻蝕設備塗層,鉺優化晶體管性能,铥提升 EUV 光刻機光源效率,銪增強 EUV 光刻膠靈敏度,這些被美國長期忽視的「工業維生素」,實則是晶片製造的隱形基石。
若加上前對镥的管制,中國憑藉全球 90% 以上的中重稀土開採與加工產能,已構建起對美國半導體產業的「資源枷鎖」。每台 EUV 光刻機需 500 克氧化镥拋光液。
川普態度的微妙轉變也耐人尋味。從最初因諾貝爾和平獎落選與對中雙重憤怒下的「極限施壓」,到次日鬆口月底可能有「習川會」,11 月 1 日關稅是否落地仍有談判窗口,但從本質來看,貿易摩擦的主動權正悄悄轉移,中國不再被動接招,而是以技術自主與資源管控重構博弈規則。
展望後市,劇烈震盪或難免,但牛市根基未改。短期來看,自主可控、脫鉤替代等前期獲利族群需調整蓄力,紅利股與傳統龍頭將發揮「穩定器」作用。中長期,晶片、稀土等核心技術突破才是勝負手。正如市場共識,稀土可談判,技術自主不可妥協。
中國在晶片領域在未來 2-3 年恐出現重大突破、5 年左右全面突圍的預期,與美國稀土產業鏈重建需時 5-10 年的時間差,正為中國贏得戰略窗口。
上周末的焦慮終將被理性的政策應對與技術突破的曙光稀釋,投資人或許該記住貿易摩擦是浪,國家策略才是海。
- 2025降息周期,誰能決定美股走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