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員試圖緩解全球對稀土限制的擔憂:不會損害正常的貿易往來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在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之際,中國官員近期前往華盛頓,試圖緩解國際社會對中國驟然升級稀土出口管控的擔憂,並軟化外界反彈。

據《彭博》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代表團在本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會的邊會中,向各國官員表示,收緊稀土出口管制不會損害正常的貿易往來。
中國官員指出,中國尋求透過這項措施建立一個長期機制,並回應美國的挑釁行為。
中國此舉已引發全球反彈。過去一週,歐洲與日本官員紛紛表達對供應鏈穩定性的擔憂。緊張局勢也讓美國有機會聯合盟友,對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貿易關係建設造成挫折。
中國官員在華盛頓的表態呼應了中國商務部近期公開說法,即管控措施並非出口禁令,符合資格的民用稀土申請仍可獲批。
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也將美中貿易緊張升級歸咎於美方行動。
本週,中國副財長廖岷與包括美國、英國及德國在內的至少七國官員,以及其他國際組織舉行雙邊會議;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亦與至少九國官員會面。
不過,官方聲明僅提及交流經濟及金融環境意見,未透露具體細節。
G7 採取觀望態度,美方行動降溫緊張局勢
面對國際強烈反對聲浪,一些國家對稀土問題採取觀望態度,等待美中領導人會晤結果再決定行動。本週華盛頓 G7 會議後,七大工業國未能發表聯合聲明或採取統一行動。
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在批評中國最新舉動並呼籲七國集團團結應對的同時,也保持謹慎。
他指出:「若我們的行動引發報復循環,可能對全球經濟與供應鏈造成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在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中國施加 100% 關稅並取消會晤後,美國本週也採取行動緩和緊張局勢。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於週五(17 日)晚間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通話,雙方將於下週在馬來西亞會面,為領導人會晤做準備。
川普亦表示樂觀,認為與中國官員的談判可能達成協議以緩解貿易緊張。
貝森特表示:「我認為局勢已有所降溫。我有信心,憑藉川普與習主席的關係,他能夠讓事態重回正軌。」
分析:稀土措施加劇全球供應鏈風險
儘管中國將最新稀土管制措施解釋為對美國行動的回應,但措施要求即使是外國出口商,也需獲得許可才能運送含有特定中國礦物的產品至全球市場。
Rhodium Group 中國市場研究主管 Logan Wright 指出:「中國試圖將此舉定義為防禦性措施,但實際上,它為任何依賴稀土的國家增加了供應鏈脆弱性。將供應鏈元素武器化的決策,更值得國際社會關注。」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