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關門達24天 白宮坦言下月恐無10月通膨數據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據《路透》報導,白宮周五 (24 日) 表示,因美國政府持續關門,預料下個月將不會公布通膨數據,這可能導致延續逾百年的官方統計首次出現中斷。

由於國會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的僵局,美國聯邦政府已關門 24 天,大多數有關美國經濟的官方數據發布因此停擺。
白宮在聲明中指出,「由於調查人員無法外出進行實地調查,白宮得知,下個月可能史上首次沒有通膨數據發布。」
白宮並未進一步說明細節。美國勞動部勞工統計局 (BLS) 重申,除了召回部分人員完成周五公布的 9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外,在政府關門期間,所有數據收集與發布活動均已停止。
目前約有 70 萬名聯邦員工放無薪假,另有近 70 萬人持續上班但未領薪,這可能迫使家庭延後消費支出。
在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 月創下最長紀錄的政府關門期間,勞工統計局仍能運作,得以繼續發布許多關鍵報告。不過,商務部等其他部門的部分數據則延後公布。
分析師與前官員日益擔憂,這次關門範圍更廣,對經濟監測的影響將更為嚴重。雖然部分人士曾建議勞工統計局以有限數據製作推估版報告,但也有許多人認為 10 月 CPI 極可能完全缺席。
前勞工統計局局長 Erica Groshen 表示,「我認為現在幾乎已成定局…… 照理說,從 10 月 1 日起就應開始蒐集 10 月的數據。或許他們能勉強拼湊出些資料,但這會非常困難,尤其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還得重新設計許多系統以因應資料缺口。」Groshen 談到,「也許他們會想出辦法,但我認為我們極可能看不到任何 10 月的通膨數據。」
部分經濟學家則寧願勞工統計局讓數據出現空缺,也不要為了填補而發布充滿推估數據的版本。
渣打銀行 G10 外匯研究全球主管 Steven Englander 表示,由於這類數據通常是整月滾動收集,「若他們現在發布 CPI,將會非常不完整。」他批評勞工統計局數據品質已有問題,並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不公布反而比較好。」
Englander 表示,「是的,我們會少掉一個月的 CPI,11 月數據也可能部分受影響,這要看政府何時結束關門、何時恢復正常收集。」但他認為,即使如此,美國經濟數據——雖被視為全球標竿——本就並非完美。數據延遲或中斷,在目前沒有金融或經濟危機的情況下,並非災難性事件。「這確實不方便,但絕不是世界末日。」
- 股神領路.日本啟航!跟上日本商社投資熱潮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