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Fed再降息 ECB為何選擇「靜觀其變」?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在美國聯準會(Fed)週三 (29 日) 宣布再度降息後,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央行(ECB)週四將維持利率不變。雖然最新歐元區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將於決策前數小時公布,可能影響決策氛圍,但目前歐洲央行決策者的政策環境仍相對有利。

自 2024 年 6 月至 2025 年 6 月,ECB 已多次調降借貸成本,但在過去兩次會議上選擇維持存款利率不變,觀察經濟與通膨走勢。與聯準會不同的是,ECB 目前並無迫切降息壓力。美國當局此次將利率再降 25 個基點,以在支撐就業市場的同時避免通膨回升,而歐元區的通膨率近月來一直穩定維持在約 2% 的目標附近,失業率亦處於歷史低位,顯示經濟仍具韌性。
此外,歐元今年受惠於美元走弱,兌美元匯率自年初以來上漲約 12%。這使得 ECB 即便未來選擇進一步寬鬆,也不必過於擔心貨幣貶值壓力。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經濟基本面穩定的情況下,ECB 保持利率不變是合理的政策選擇。
市場焦點現轉向即將公布的歐元區第三季 GDP 成長數據。該數據預計將揭示美國針對歐洲商品加徵關稅的實際影響,投資人與經濟學家將藉此判斷貿易摩擦是否已開始削弱區域增長動能。
除貿易外,歐洲內部的政治風險亦令決策者憂慮。法國近來因多次財政緊縮法案遭國會否決,導致政府接連垮台,該國政治與經濟前景陷入不確定。過去一年中,法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已上升近 30 個基點,達 3.41%,顯示投資人對風險溢價的要求升高。
與此同時,日本央行(BOJ)也將於週四宣布最新政策,市場普遍預料該行將維持借貸利率在 0.5% 不變,與 ECB 一樣採取觀望態度,反映全球主要央行在通膨降溫與經濟放緩之間的微妙平衡。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