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專題探討─2015外匯波動:貨幣如何與資產匹配

鉅亨網新聞中心


*波動,就像杠桿,對投資者來說是雙刃劍

*數據顯示外匯市場的波動性比股市更持久

*辨別波動對外匯的影響與國債等的不同

波動是經常被誤解的概念之一,即使很多老練的金融市場專家也不例外。投資者對快速的市場波動如此警惕是因為與風險有關,他們通常過分地夸大了“波動即是交易機會”這一觀點,而忘記了波動背後所帶來的風險。對外行來說,貨幣交易就像直接觸發了對價格波動的恐懼一樣。筆者深入對比不同的資產如何波動後發現,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外匯是眾多資產組合中波動性最敏感的類別。


 

以2014年6月到現在各種利率為例(下圖),不同資產的波動水平有顯著的不同。大部分金融系統都在2014年末開始劇烈震盪。然而並非所有的都一樣。例如,外匯市場比幾乎所有其他市場更活躍。這主要受益於全球各國貨幣政策的差異,以及風險事件如希臘財政危機等。

 

與之對比,股票市場的波動性“來得快去得也快”。股票的波動性指標——VIX指數,暗示股市波動性將在10月和12月急劇上漲;但2015年年初至今實際波動性卻不斷下降。下圖全面地對比不同市場的波動程度,揭示了此間明顯的差別。與傳統市場相比,外匯市場的波動能使交易者發現更多不同的機會。

對投機者來說波動是有吸引力的,但也應該被看做是對風險的判斷。需要注意,上圖並不完整。某些反映了‘隱性波動’的波動指數,例如基於VIX的標普500,代表著對價格年率的期望。與真實的市場變化相比,圖片上則有所不同。

 

用90日ROC指標將各種資產標準化後(下圖),便可通過易變性分辨其中的差別。結果顯示大宗商品和國債的波動程度都更劇烈。相對而言,股票的波動性水平則緩和的多,其中歐元/美元(外匯市場中流動性最高)也一樣。即使加入杠桿因素,其附加風險對散戶來說也是可接受的。然而交易者可以通過控制杠桿率來限制倉位,以達到更好控制風險的目的。

總之,對所有市場參與者來說波動是重要的工具,因為波動能同時權衡收益和風險。對於短線交易者而言,波動則預示著交易機會。相反,長線投資者則最小化波動以保障收益。因此,外匯交易在投資組合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來源:www.dailyfx.com.hk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