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智庫研究】民間智庫發展繁榮三要素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8-28 08:15


民營經濟之所以能成為中國經濟板塊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在於其在產權機制、經營機制、創新能力、動力機制和功能互補作用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更少受到體制的束縛。當今中國智庫發展最大的障礙,同樣是體制問題。因此,中國應借鑒鼓勵支援發展民營經濟的成功經驗,放手發展民營智庫。恰如中國民營經濟在改革開放中成為經濟高速發展的生力軍,民間智庫也必將在深化改革中成為中國智庫發展的新生力量。

中國的崛起離不開中國智庫的大發展,中國智庫的大發展離不開民營智庫的大繁榮。隨著深化改革的推進和政府職能的公共化,政府公共決策越來越需要來自民間的智慧和社會的聲音,民間智庫在中國智庫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會越來越重要,並與中國的命運和民族的未來越來越緊密相連。


而民間智庫能否大發展大繁榮,決定性的因素有三:

一、民間智庫的側重方向

民間智庫因其運行的主體來自民間,運行的支撐依靠民資,因此屬於非政府類。若按官辦智庫與民間智庫的二元劃分,那么民間智庫的主體包括兩部分,一是依托於大學、科研院所、社科院等機構的高校智庫,二是獨立型民間智庫。

民間智庫由於勢單力薄,缺乏應有的地位以及資源、資訊、資金等,很難與官辦智庫身份對等。由於歷史的原因,政府不容易改變傳統模式求助於民間智庫,就連民眾、社會對民間智庫也持質疑的態度。中國傳統的政治體制、高度集中的政權機制最需要來自民間的思想和聲音,但民間智庫在中國幾千年來的官本位思想影響下,很難有突破傳統思維的空間,更多參與政府決策。官方政務咨詢自有行政級別、學術地位、專家團隊以及影響力等都聲名顯赫的官辦智庫來擔任,幾乎不太可能讓民間來參與。

一些高校智庫運行的力量雖來自民間,無法與中央黨校、國研中心等官辦智庫抗衡,但也是背靠大樹好乘涼。而民間智庫無論是地位還是力量,都屬於最微弱的群體。民間智庫要想發出智慧的光芒,必須另辟奇徑,走特色道路,引起政府的注意和重視,引起民眾和社會的支援。

存在即合理。只要選對政策研究側重、選對方向,真正是在為科學決策建言、為公共政策和公共利益代言,民間智庫必然有其發展的春天。

二、民間智庫與建言獻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經濟社會的加速發展,中國越來越需要不依賴於政府和任何集團利益、獨立的、能代表公共利益的聲音,這就最需要民間智庫的民間思想。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其一,中國的改革開放和轉型升級需要民間智慧和更多的智慧。

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由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方式加速轉變。未來拼的不是勞力,不是產品數量,而是科技和人才,是知識產權、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中國經濟的改革開放將伴隨著的思想智慧的百花齊放,因此咨詢公司、民間智庫、人才中介、科技中介等,將成為中國智慧產業的生力軍。

其二,中國的政治文明需要民間智庫參政議政。

中國經歷了數千年的封建社會,政權高度集中,能夠過問政治的不是官員也是“客卿”、“幕僚”或“智囊”之類,一般普通百姓根本干預不了政策,其聲音很難到達官場並能觸動上層進行變革。而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的召開,應該是我國思想智慧產業發展的春天和里程碑,它開啟了人們禁錮已久的內心,逐步形成尊重知識、尊重智慧、尊重科學技術、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黨的十六大又提出,“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政治文明擺上了重要地位。中國在政治文明的道路上更加趨向於民主、協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又提出了治國理政的新理念,習總書記也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更是對智庫發揮參政議政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民間智庫與公共利益

一個繁榮的國家需要繁榮的思想,一個政治文明的國度更需要不同的聲音參與到政治上來,參與到政府決策上來。在官方的聲音、官辦智庫的聲音越來越受到質疑的資訊化時代,民間聲音、草根思想更容易接近本質和事實,往往能反映出最廣大的最根本的公共利益。尤其是政府在面對突發事件、熱點問題需要澄清事實和解讀的時候,社會也愿意傾聽有公信力的非官方的聲音。

正是在政府最需要民間思想的背景下,民間智庫開始從燈火闌珊處走向思想市場的繁榮、輝煌和榮光。最近一個時期,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和劉延東副總理都對建設新型智庫做出了重要指示。這預示著,中國的智庫發展即將迎來美好的春天。

那么,中國的民間智庫如何抓住這難得的機遇,發出中國好聲音?

從根本上來說,首先要堅守民間智庫的安身立命之本,最為重要也最難能可貴的是思想獨立,力排利益干擾,注重專業化,影響和推動科學決策;

其次是民間智庫應選擇好研究方向,提出的觀點、思想和主張要引起社會的關注,對政府和學術界以及公共問題產生深刻的影響。只有那些對政府公共政策和社會公共生活產生影響的專業研究機構才稱得上是智庫,一個合格的智庫必須對社會發展擔負起公共責任;再次,是要有“服務決策,適度超前”的意識;最後,是要走向世界,具備國際化的視野和世界影響力。

本文選自《大國智庫》,王輝耀、苗綠著,人民出版社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