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結合ICT 台灣下一波產業升級新動能
鉅亨網記者李宜儒 台北 2016-03-03 16:50
研究機構TrendForce表示,生物經濟發展方案規劃,2020年台灣生物科技產業產值達3兆元,占預估GDP約14%,顯示相對於台灣ICT(資通訊科技)產業,生物科技已有後來居上的態勢;加上生技相關的獲利率高於傳統ICT產業,加強生技發展並結合既有的ICT優勢,有望成為台灣下一波產業升級的動力。
TrendForce生物科技研究經理黃公暉表示,近年來海外生技產業人士回台,加上政府積極推動生技相關政策,帶起新一波生技風潮。許多ICT廠商因產業成長可能面臨瓶頸,紛紛跨入生技領域,造就生技+ICT的風潮。
黃公暉表示,目前台灣ICT企業跨入生技多以醫療器材為主,製藥方面則以單純投資的角度切入。由於醫療器材的開發時程較藥物短且風險相對較低,因此跨產業的ICT廠商多瞄準與本業相關的應用領域切入。
預估2020年全球醫材市場規模約5395億美元(約新台幣17.8兆元),仍有成長空間給予更多新進廠商加入。
黃公暉指出,生技結合ICT的著眼點有三,主要為高階醫材、預防醫學及遠距醫療,如台達電(2308-TW)、佳世達(2352-TW)、鴻海(2317-TW)等皆屬生技+ICT的範圍。生物技術相關市場仍以高成長率在擴張,以生物晶片為例,TrendForce預估2020年全球生物晶片市場規模有望達260億美元(約新台幣8589億元),每年皆以約30%的速度在成長,可應用在預防醫學、疾病的檢測,甚至精準醫療也有望透過生物晶片發展,這可以是台灣相關廠商跨入的著眼點之一。
此外,台灣既有的資訊、材料、精密製造、光電、影像等產業,也可進一步投入雲端醫療、高階影像醫材、3D生物列印等,都是台灣廠商具有優勢之處。
台灣具有生技及ICT的雙重發展優勢,在ICT既有的技術上可以建立一條龍的供應鏈,但也必定面臨挑戰。黃公暉進一步指出,台灣雖然在製造、量產、成本上有絕對優勢,但相關的研發、通路開發才是產業轉型的關鍵。以醫材為例,在許多國家醫材市場都是由少數國際大廠把持超過70%以上的市占率,因此跨業切入其實有相當困難度。面對通路、品牌的競爭,台灣企業選擇結合各國當地夥伴及早布局,或是退一步成為國際大廠的供應夥伴,在跨入生技產業前都必須提早思考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