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專家:虛擬運營商市場將達800億 運營不當企業將淘汰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圖為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魯春叢
圖片來源:中新網

專家預測,中國虛擬運營商市場規模將達8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不過這並不會對三大基礎運營商造成衝擊,而且還會優化目前市場格局。隨著虛擬運營商的加入,未來電信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通話和流量資費在此過程中或還會下降,而這個過程也是虛擬運營商不斷被淘汰的過程,經營不善的企業將面臨出局,其牌照也將被收回。


據中新網報導,相對於電信運營商格局的變化,普通用戶更關心的是資費問題。據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法律領域主席、電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法律研究部主任李海英介紹,目前國際上1G流量大概要50至60元人民幣,而中國的4G流量資費比國際要低些,而且未來中國流量資費還可能會降,只是可能會換一種業務模式。

他舉例,比如免費贈送流量,運營商不靠這個領域賺錢,但是靠其他領域來賺錢,形成交叉補貼這樣一種模式。

除了流量資費或將下降外,通話資費也有可能下降。李海英表示,未來許多虛擬運營商它可能不是靠通話來賺錢,它也是會有一些新的模式,這意味著通話資費也會有一定的下調空間。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魯春叢魯春叢認為,虛擬運營商前期可能會通過低資費的吸引力來獲取用戶,但未來可能會和數據增值服務相結合,這說明虛擬運營商未來潛力還是很大的。

雖然虛擬運營商前景看似光明,但是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的企業也並非高枕無憂。據李海英介紹,工信部對提出申請的企業除了有嚴格的審查以外,在虛擬運營商經營相關業務時,如果出現經營不善退出市場的情況,虛擬運營商牌照將會被收回,而企業對其無權出售。

李海英還稱,工信部批文規定,每一家傳統電信運營商至少要和兩家企業展開闔作,但是工信部並沒有規定合作企業數目的上限,這意味著未來虛擬運營商競爭更加激烈,這個過程中會促使相關企業做好自己的服務,使用戶得到更多的好處。

「但這樣市場競爭過程,也會造成優勝劣汰,肯定也會有一些虛擬運營商企業在這個過程當中被淘汰出局,這個都是正常的,都是一個市場作用的結果。」李海英說。而未來將會有多少家虛擬運營商,李海英稱目前還說不好。

魯春叢指出,2013年中國行動通訊的收入為8700億,借鑒國外的經驗看,中國虛擬運營商收入或將佔其10%左右,這意味著虛擬運營商每年毛收入將會達到800多億元,按照這個增量來算,我國存在30家至50家虛擬運營商都是有可能的。

雖然虛擬運營商數目未來或達幾十家,不過就目前獲得第一批牌照的企業來看,沒有任何一家是同中國移動合作的,這是否意味這中國移動對虛擬運營商「不積極」?(接下頁)

[NT:PAGE=$]

魯春叢稱,目前中國通訊運營市場格局並不均衡,在收入、利潤、用戶數上面中國移動都遙遙領先處於相對壟斷地位,虛擬運營商的加入有利於優化目前這種市場格局,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就是希望通虛擬運營商向用戶推廣它的產品和服務,進而蠶食中國移動巨大的市場份額,這也是為什麼電信、聯通對虛擬運營商比較積極的原因。

而至於為什麼中國移動(0941-HK)(CHL-US)此次無緣第一批虛擬運營商牌照,魯春叢說:「具體的原因不清楚,有可能是中國移動還在準備合作的模式,也可能是動手晚一些。」

不過,李海英稱,未來還會發放虛擬運營商牌照,不排除會有和中國移動合作的企業獲得牌照;而此前呼聲很高的蘇寧雲商(002024-CN)、國美等企業或也將在第二批或者第三批虛擬運營商名單上。

儘管虛擬運營商有優化目前市場格局的作用,魯春叢仍然認為,未來3大基礎運營商仍然是市場主導者,不過,民營資本進入電信領域後,市場競爭關係將會變得更加複雜微妙。

魯春叢認為,虛擬運營商和3大基礎運營商既有合作也有競爭,未來或將出現移動、聯通(0762-HK)(CHU-US)、電信(0728-HK)(CHA-US)3大陣營,虛擬運營商在陣營內部是合作,在陣營外面是競爭,這會形成互相牽制的局面。

而虛擬運營商在其中也有生存的空間,魯春叢說:「虛擬運營商可以經營三大運營商無暇光顧的領域,多樣性和差異性將會得到用戶的青睞。」

魯春叢進一步舉例說道:「第一批虛擬運營商牌照獲得最多的企業就是手機渠道商,因為相關企業看準了智慧終端的普及和移動數據業務的高速增長趨勢,未來手機渠道商一定會和增值業務聯繫起來,而亮點就在於差異化增值業務。」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