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佈局專賣店“收集用戶體驗”
鉅亨網新聞中心
早報記者 周玲
位於上海南京東路步行街的西頭,一座約80平方米的玻璃房子擺放在百聯世貿國際廣場的前廊大廳下。這是聯想集團今年年初在上海設立的第一家直營的專賣店。
上個周末的南京路如往常一樣車水馬龍,這家聯想透明的盒子房裏的顧客絡繹不,消費者在此體驗聯想的筆記型電腦以及一系列智能手機。
在步行街的另一頭,蘋果公司的南京東路店已經成為步行街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在聯想集團決定進軍智能手機業務之初,其宣稱的目標就是要打敗在中國的蘋果。目前,從數量看,聯想有時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蘋果。
這兩家公司其實不乏相似之處。同樣是從一家PC企業向智能手機業務拓展的企業,蘋果已經取得成功,手機業務成為其大部分收入和利潤來源;聯想仍然在往這方面轉型和努力,目前聯想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每季度的銷售量已超過PC銷售量,但是從營業收入上看,PC依然是占大部分,利潤表現上更是如此。
南京東路店的角色
去年12月份,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一封用微信發表的內部郵件被曝光。在這則微信中,楊元慶號召公司要全面向互聯網轉型。
聯想已經意識到PC時代的玩法是無法在智能手機領域獲勝的。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更多強調從消費者本身出發來研發和營銷品,而PC時代的潮流更多是被微軟和英特爾聯手塑造,各PC企業能做的品差異化相當有限。
楊元慶在上述郵件中這樣表述,“全面向互聯網轉型是我們刻不容緩的目標。我們需要快速建立起互聯網的業務模式,品有更好的互聯網應用體驗,銷售有更強的互聯網通道,市場營銷要更充分發揮互聯網的特性和手段,以消費者為核心,推廣我們的品,宣傳我們的形象。我會時刻關注你們的努力,隨時為你們的成績‘點贊’‘加油’。”
與消費者進行有效溝通,除了網上互動,實體店的溝通顯得相當重要,蘋果的成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PC時代的渠道也是聯想的優勢之一,但是以往全部依靠經銷商擁擠在電腦城的銷售模式已經過時了,人們不願意再去這種擁擠嘈雜的地方購買數碼品,人們希望在逛街時看到數碼品店時順便體驗一下,喜歡的話就當場下單或回家從網上下單購買。
聯想集團上海大區總經理趙翔表示,“在PC+的大背景下,我們做了讓聯想品‘從傳統的IT賣場走進新興的購物商圈’的決策,開始在全國各地建立聯想3C體驗店。因為,和從前相比,如今的消費者更加看重購物環境帶來的氛圍和感受。和聯想傳統的專賣店相比,3C體驗店的品更加齊全豐富,服務也更加完備。通過3C體驗店,我們希望消費者能夠更好地感受聯想PC+品帶來的全新生活方式。”
所謂PC+戰略,就是聯想從PC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等領域的轉型。
據悉,在3C體驗店上的發力,是聯想集團在PC+戰略下的一項重大戰略佈局。聯想在上海還有另外6家3C體驗店,分佈於陸家嘴正大廣場、三林金誼廣場、寶山萬達廣場、莘莊仲盛廣場以及嘉定羅賓森廣場,但是后6家店都是經銷商開設的,並非聯想直營店。
聯想想讓南京東路店承擔這一職能,收集用戶體驗和對公司品進行展示和宣傳。
“我們這家店設在人流多的南京路,一個重要的功能是與消費者互動,收集消費者對我們的品反饋。”聯想上海一位人士對記者介紹,店裏的店員都是聯想的員工。
記者日前曾前往這家店體驗。一位小伙子帶女朋友逛街,看到聯想的手機時建議女朋友購買。一位背雙肩包的年輕人看到聯想展出的高端手機時表示吃驚,稱聯想的這款手機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在沒有大規模廣告轟炸的情況下,也許通過街頭不斷與消費者的溝通能夠慢慢積累自己的品牌認知度和美譽度。
上海尚無旗艦大店
蘋果的零售店模式已經為業界樹立了一個榜樣,很多企業都在學習中。索尼在中國設立了多家體驗店,但是效果並不明顯;諾基亞在上海南京東路開設的一家體驗店在去年關閉了。
聯想也正在努力。聯想已經在北京開出了類似蘋果零售店模式的旗艦大店,但是目前在上海還沒有開出。
聯想中國區總裁陳旭東早前曾表示有意在上海尋店址,但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鋪面。聯想向來以穩健著稱,開店的諸多因素是聯想需要認真考量的。
對號召向互聯網轉型的聯想來,目前80平方米的體驗店模式還需做得更好。人們前往旗艦店更多的是體驗、感受服務,其次才是購買。據店員透露未來聯想的體驗店內可能還會提供維修服務,經過嚴格的培訓,店員在服務禮儀和品介紹上也會更加專業。
聯想目前已經是PC行業的老大,近年推出了一系列引領PC行業的品。顯然,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聯想也需要這樣的氣質和野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