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檔案》反攻大陸前哨 金門曾有10萬大軍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門位於位於九龍江口外,與廈門灣口遙望,距離中國大陸實際管轄的大嶝街道角嶼僅1.8公里,因此曾是國民黨政府遷台後,保衛解放軍犯台、「反攻大陸」的前哨。
1949年10月24日,9000名解放軍渡海進攻大金門,結果登島的解放軍在島上與守軍激戰3天3夜,3900名解放軍被俘,其餘全數遭到金門守軍殲滅,成為國共內戰期間,國民政府少有的軍事勝利,振奮當時低迷的政府軍心;爾後由於韓戰的爆發,更讓解放軍暫時放棄渡海攻台的意圖。
1958年8月23日,金門對岸解放軍對金門各島發動猛烈砲火攻勢,試圖逼迫島上守軍投降,開戰首日落在金門的砲彈高達5萬餘發,也使得日後金門以砲彈鋼材生產的菜刀聞名。所幸在國軍英勇運補下,以及美軍提供8吋砲反擊癱瘓廈門車站的補運單位,讓國軍逐漸取回優勢。10月初,解放軍宣布放棄封鎖金門,改為「單打雙不打(逢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逐漸減少攻勢,直到1979年大陸與美國建交為止。
823砲戰也是國共內戰最後一場大戰役,此後國共之間僅發生零星衝突。但是蔣介石掌權期間仍不放棄反攻大陸的意圖,因此在金門各島上駐紮大軍,最多時曾達10萬人。這些阿兵哥不只肩負守衛金門的責任,也為金門當地帶來龐大商機。
不過,隨著兩岸關係和緩、戰地政務解除,金門守軍組織進行多次精簡,金門防衛司令部2006年調整為「金門防衛指揮部」,隨著「精粹案」在2014年底完成,金門駐軍人數將銳減成僅剩3000餘人,金防部雖可能保留指揮部的位階,但指揮官有可能從中將降為少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