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首都科學講堂》2014年1月預告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首都科學講堂第323期

主題:《當納米科技遇上現代化工》


內容簡介:

納米科技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科技進展,其在電子、信息,航天等領域內必將對人類的生活生重大的影響。然而形成納米科技的業,則需要多行業的共同努力。本講座以碳納米管為例,講述清華化工系如何介入碳納米管的發展契機,運用化工技術的特長,把碳納米管在國際上做得最多,最便宜,生實際應用的。同時,也將講述如何把化工特定的方法論引入尖端納米製造,制得世界上最長的、最強的碳納米管,並且衍伸出世界上首個宏觀超潤滑材料,又來為納米科技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的。

碳納米管的製造與性質發掘,材料應用與現代化工技術的互動,是一個互相促進的典範,將對其他高端材料的精密製造及業化提供良好的借鑒。而思維方式的不停轉換與提升,則體現人類樂於不斷挑戰自我,以及到達事先不預知境界的生的研究快樂。

時間:1月5日 9:30—11:30

地點:首都圖書館一層報告廳

主講嘉賓:騫偉中

嘉賓介紹: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副教授,中國顆粒學會能源顆粒材料專委會秘書長。

首都科學講堂第324期

主題:《當前中日關係面臨的主要問題》

內容簡介:

中日關係自1972年實現邦交正常化以來,走過了40多年坎坷歷程。兩國在近半個世紀中共同努力,形成了4個“政治檔案”,從復交到簽署《和平友好條約》及至1998年的“致力於和平發展的友好合作伙伴關係”與2008年的“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然而,隨冷戰結束后大國關係調整,日本出現了社會保守化、政治右傾化趨勢。

進入新世紀后,中國的發展打破了舊的平衡;而日本在歷史認識上的錯誤立場與加緊海洋爭奪戰略交替發酵,更使兩國關係出現了嚴重倒退。今天的中日關係正處在建交以來最為嚴峻的歷史時期,改善中日關係則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NT:PAGE=$]時間:1月12日 9:30—11:30

地點:首都圖書館A座2層多功能廳

主講嘉賓:高洪

嘉賓介紹: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博導。

首都科學講堂第325期

主題:《月球軟陸探測的技術創新》

內容簡介:

2013年12月2日1時30分,承載了13億中國人登月夢想的“嫦娥三號”搭乘長征三號乙增強型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朝“登月”邁出重要一步,也標志著中國是繼美俄之后,人類第三個在月球實施探測器成功軟陸的國家,這標志著中國自動化機器人技術、遠程遙感通訊控制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作為“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張熇將對嫦娥三號陸器的任務目標、飛行過程、陸過程、涉及的關鍵技術、主要技術突破和創新點進行詳細的介紹。

時間:1月19日 9:30—11:30

地點:首都圖書館A座2層報告廳

主講嘉賓:張熇

嘉賓介紹:“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總體室主任。

首都科學講堂第326期

主題:《“玉兔號”月球車的故事》

內容簡介:

12月22日凌晨,在地面科研人員的控制下,嫦娥三號陸器與巡視器,即“玉兔號”月球車,進行了第五次互拍,首次傳回著陸器攜帶五星紅旗的清晰全景照片,兩器互拍任務圓滿結束。隨后,月球車“告別”陸器,開始月面測試工作,並前往更遠的區域繼續月面巡視勘察。

在1月26日的首都科學講堂中“嫦娥三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賈陽將簡要介紹“嫦娥三號”任務、特點、難點以及地面試驗驗證的過程。重點介紹“玉兔號”月球車的研製歷程、設計中的各方面綜合考慮、巡視器研製突破的關鍵技術,及其技術推動作用。最后分享一下“玉兔號”月球車研製背后的故事。

時間:1月26日 9:30—11:30

地點:首都圖書館1層多功能廳

主講嘉賓:賈陽

嘉賓介紹: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嫦娥三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負責“玉兔號”巡視器的研製。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