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不再沉默 台灣頻繁街頭抗爭引發民怨 五四和平集會要安定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凱達格蘭大道現場。
圖片來源:中新網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近期台灣抗爭活動紛擾不斷,在所謂的「反服貿」、「反核四」訴求下,包圍「立院」、佔領交通要道、圍堵開會「立委」等戲碼連續上演,引發不少衝突,造成民眾生活不便,那些急於下班下課或就醫辦事的市民急壞了,維持治安的警察則疲於奔命。


中新網消息,台灣頻繁的街頭抗爭活動出現失序的現象,在島內引發另一股民怨。他們不再沉默,進行和平集會,支援維持社會秩序,發出了「我要安定,不要佔領」的吶喊。

5月4日是台灣週日公休。國民黨、新黨分別號召群眾走上街頭,傳達另一種希望安定、法治的聲音。上午的「支援公權力,社會要安定」遊行活動,由國民黨青年團和青工總會發起。現場高呼「反暴力、反佔領」、「挺警察」等口號。有些民眾大聲向警察說辛苦了,一邊的警察也拱手答謝。

國民黨青工總會會長曾文培表示,這段時間以來,部分民眾以不理性、不守法的行為進行抗議,造成警察無法回家,台北市民無法正常生活。但沉默大眾的情緒,在苗栗縣大山派出所警察柯雄飛過勞病逝後達到臨界點,基層群眾表達了支援警察、支援安定的聲音。

下午的活動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舉行,現場塞滿上萬民眾,不少家庭扶老攜幼而來。他們手持「鬧夠了沒有,我們受夠了」、「弄亂了,搞垮了,誰都跑不掉」、「為了孩子,力挺法治」等標牌,反映了相當一部分台北居民的想法。

兩場活動以簡單的方式、最少的社會成本、不造成警察困擾為原則進行。事先按台灣集會遊行法規申請,完成後及時解散。他們表示,要讓那些激進的抗議者知道,不是佔領某個建築就有「正當性」,也不是佔領了哪個地方,佔領者的訴求就應該被接受。

新黨主席郁慕明說,民主必須由法治做基礎,善良的人們想要安心工作,但「回家的路卻被癱瘓」,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警察正常執法,卻被冠上「公權力暴力」。他希望借這場活動告訴發起佔領「立法院」的人,「不要想衝就衝,用不明確的訴求把人騙上街,能放而不能收、不能控制。」警察大學副教授葉毓蘭說,執行公權力的警方竟成為弱勢,「對他們的眷屬而言,『3·18』開始,就沒有看到天光。」

台灣社會的撕裂、爭議更形嚴峻。近日,著名財經媒體《經濟學人》在分析了台灣當局面對激進抗爭一再讓步的情形後指出:「台灣的未來,可能愈來愈大程度要在街頭決定。」

台灣社會多數理性的聲音,不希望看到街頭運動主導台灣社會。5月4日在凱道現場,藝人熊海靈說:「希望還市民一個安寧的生活,相信這也是多數台北人的心聲。」

律師林峰正向媒體表示,台灣這幾波街頭運動,參與民眾看到權威崩潰,警察在那邊,也不覺得怎麼樣,一樣往前衝,這的確是個危機。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據報導,島內反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行動正在醞釀。反服貿的一群人「串聯整裝」,近日將公佈下一波行動方案。前幾天有人策劃要癱瘓台北市捷運交通,受到警方查處。電視上,不時傳出部分抗議者違法脫序的行為。如5月4日,近300人為了罷免某「立委」的訴求,在該「立委」辦事處樓下叫喊,受驚擾的居民與其理論,發生口角和衝突。

當地法律學者表示,台北街頭可能很難平靜下來。5月4日這兩場活動,反映了台灣憂心社會失序的相當多民眾的訴求。今後如何,要看當局化解問題的能力。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