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法斯:新興市場行業風險堪憂 中國減速凸顯結構性困境
鉅亨網新聞中心
科法斯最新季度信用風險調查指出,北美及歐洲地區行業風險狀況穩定,但亞洲新興市場行業風險令人關注。調查稱,中國經濟增長的減速凸顯了企業利潤下跌的結構性困境,不少行業正面臨產能過剩問題和結構重組的挑戰。
香港《文匯報》報導,調查指出,雖然西歐的經濟不景氣情形似乎要告一段落,但是行業風險狀況並未得到很好的改善。在今年第1季中,金屬、汽車及建築行業的信用風險等級均處於很高的水平。金屬行業的銷售額和利潤均持續下滑,該行業的發展主要依賴於它的下游行業-建築及汽車行業的發展。就汽車行業而言,儘管它呈現連續6個月銷售增長的良好態勢,但科法斯對於該行業的狀況仍表擔憂。因此,科法斯仍將把金屬和汽車這兩個行業歸為「極高風險」等級。
而建築行業也暫時被評為「較高風險」。歐洲的預期建築量有所下降(相對於2013年1月,2014年1月下降了10%),同時價格也總體上處於下降趨勢。除了德國和丹麥的建築行業狀況稍見好轉以外,南歐、法國甚至英國的建築項目數量持續減少,行業整體受到嚴重影響。
由於各企業經營業績持續改善,北美市場穩步前行。隨著北美金融市場穩定性逐漸增強,行業風險也趨於緩和。大多數行業均被評為「中度風險」等級,且部分行業的短期前景良好。
工程行業和汽車行業躋身於前景良好的行業之列。北美工程行業投資增長持續,行業利潤亦見提升(至2013年底平均獲利率達17.5%)。由於其本身的財務實力穩固,北美汽車行業的獲利增長良好。另外,紡織和服裝行業的信用風險也十分穩定。該行業不僅將創造6,000個工作崗位,同時預期在2014年的投資額將超過40億美元。
調查稱,與西歐和北美市場風險穩定的狀況不同,亞洲新興市場的風險狀況令人擔憂。中國經濟增長的減速凸顯了企業利潤下跌的結構性困境,不少行業正面臨產能過剩問題和結構重組的挑戰。
亞洲的金屬行業正陷入困境。行業內企業內部減負的同時也面臨了風險的增長。根據科法斯針對中國企業的調查結果(中國的鋼產量佔世界的49%),80%的公司在2013年出現了客戶拖欠付款的情況,這一比例達近3年來最高。因此,科法斯將亞洲新興市場的金屬行業評為最高風險等級-「極高風險」。
- 關稅戰背後的經濟動能關鍵在?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