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
台股新聞
財政部今 (22) 日拍板對越南進口課徵反傾銷稅,台泥 (1101-TW) 表示,肯定政府維護國內產業公平貿易環境的決心,但此次反傾銷稅僅能部分縮小進口水泥與台灣本地生產水泥之間價差,呼籲政府仍要加速規劃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台泥指出,本次課徵的反傾銷稅率 13.59% 至 23.20%,僅能部分縮小進口水泥與台灣本地生產水泥之間新台幣 500 至 700 元的價差,碳有價制度實施後,不公平競爭的現象只會持續擴大。
台股新聞
財政部今 (22) 日公告,針對自越南產製進口的卜特蘭水泥及其熟料,確定課徵反傾銷稅,自 7 月 28 日起實施,水泥雙雄今日股價無畏大盤急殺逆勢走揚,台泥 (1101-TW) 早盤更一度漲逾 4%。財政部關務署表示,台灣區水泥工業同業公會申請對自越南產製進口卜特蘭水泥及其熟料課徵反傾銷稅及臨時課徵反傾銷稅案,自 7 月 28 日起課徵反傾銷稅,為期 5 年,稅率最低 13.59%、最高達 23.2%。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旗下三元能源小港廠 14 日清晨發生火災,公司也更新產能調整規劃,預計透過南科廠三條產線,以及客戶全力支援,預計 8 月起可供應客戶的最低基本需求。三元能源是國際重要一線大廠包括超跑、空中垂直電動起降機、航太科技以及 AI 伺服器資料中心 BBU 等高階電芯供應鏈,為了避免此次事件可能會影響全球許多品牌,因此也迅速啟動應變機制,全力控制損失並確保營運穩定。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旗下的電芯品牌 Molicel 位於高雄的三元廠 14 日清晨發生火災,信評機構 S&P Global Ratings 與 Fitch Ratings 近日均發出報告,評估此事件對台泥的整體信用評等影響輕微。S&P Global Ratings 中華信評指出,確認台泥的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短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1」,評等展望為「穩定」,此次基本情境並未納入 2025 年 7 月 14 日台泥高雄電池廠火災事件可能造成的損失。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旗下三元能源科技高雄小港電池工廠今 (14) 日凌晨發生火警,台泥下午補充說明,部分出貨可由南科廠彈性支援,並正積極與國內外客戶溝通,盡量減少對客戶的影響。三元能源科技是台灣首座「超級電池工廠」,其所屬的能元科技 (Molicel) 則是台灣關鍵電芯大廠,更是目前國內唯一成功打入國際高端電芯品牌供應鏈,供應超跑、電動機車與無人機等高端應用市場;三元能源 2024 年佔台泥合併營收 0.72%。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旗下三元能源科技位在高雄小港的電池廠今 (14) 日凌晨發生火警,公司發出聲明表示,起火點位在進行第一次充電作業的電池半成品倉庫,相關損失正進一步確認中,已完成相關保險投保。三元說明,本次火警於凌晨 5 時 10 分發生後,第一時間就啟動三階段火場應變機制,並同步於 5 時 15 分主動通報高雄市消防局,經雙方協力處理,火勢迅速獲得控制,目前已無明火,進入全面降溫與安全監控階段。
台股新聞
亞泥 (1102-TW) 今 (10) 日公告 6 月營收 352.6 億元,月減 5.5%、年減 12%,上半年營收 352.6 億元,約持平去年同期,亞泥表示,中國大陸市場呈顯價格逐步回穩情況,透過靈活的銷售策略,整體表現仍可優於市場預期。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今 (9) 日公告,第六次買回庫藏股 1 萬張已提前執行完畢,僅花 4 個交易日就全數買回,買回總金額 2.47 億元,平均每股買回價格 24.7 元。台泥第六次庫藏股原預定買回期間自 7 月 1 日至 8 月 1 日,買回價格區間 17.85 至 41.50 元,實際買回期間則為 7 月 4 日至 7 月 9 日,若扣除周休二日,台泥僅花 4 個交易日就買回 1 萬張庫藏股。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旗下能元科技,在台南新化中興林場舉辦首屆「Molicel 永續林木保育家庭日」,展現 Molicel 這個電芯品牌將綠色理念從前端技術研發、供應鏈管理,進一步延伸至企業文化與員工家庭的全面 ESG 佈局與具體實踐。能元科技是台泥體系中首家發布獨立 ESG 報告的子公司,近年深耕歐美高階產品市場同時,也深耕低碳永續發展,長期投入節能減碳、全生命週期管理與創新研發,同時也致力於打造多元共融的職場環境。
台股新聞
台泥 (1001-TW) 今 (2) 日除息,每股配息 1 元,除息參考價 25.15 元,早盤最高來到 25.65 元,上漲 0.5 元,一度填息 5 成,台泥今日上漲 0.1 或 0.4%,收 25.25 元。台泥去年稅後純益 112.59 億元,年增 40.8%,每股純益 1.45 元,為 3 年高點,每股配息 1 元,配發率近 7 成,現金股利則預計於 7 月 29 日發放,總計將發出 75.31 億元。
台股新聞
證交所公告,明 (2) 日將有 17 檔個股進行除息交易,包括鴻海 (2317-TW)、日月光投控 (3711-TW)、台泥 (1101-TW) 等大型股,合計減少市值占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約 40.91 點。根據統計,鴻海、日月光投控、台泥以及亞崴 (1530)、和成 (1810)、和泰車 (2207)、鴻準 (2354)、志信 (2611)、泰碩 (3338)、眾達 - KY(4977)、啟碁 (6285)、峰源 - KY(6807)、三集瑞 - KY(6862)、威力暘 - 創 (6988)、商億 - KY(8482)、慶豐富 (9935)、宏全 (9939) 等 17 檔股票明天將進行除息交易。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今 (30) 日公告,董事會通過第六、七次庫藏股,將自 7 月 1 日至 8 月 29 日買回共 3.8 萬張普通股,買回區間價格每股 17.85-41.5 元,藉此維護股東權益並激勵員工士氣。根據計畫,台泥第六次庫藏股將自 7 月 1 日起至 8 月 1 日,買回 1 萬張,買回股份將轉讓予員工,以期透過員工持股機制,提升員工向心力;第七次庫藏股則自 8 月 4 日起至 8 月 29 日,將買回 2.8 萬張並辦理註銷,旨在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今 (26) 日公告,透過旗下荷蘭子公司 TCC (Dutch) Holdings B.V.,完成動撥一筆為期五年、規模高達 5 億歐元 (約新台幣 171 億元) 的「綠色貸款」,將大幅優化財務體質、每年可節省至少 500 萬歐元利息支出。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今 (11) 日公告,出售桃園巿蘆竹區部分土地給臺灣土地銀行,交易金額 7.4 億元、預計處分利益約 6.5 億元,活化公司閒置資產、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台泥於 2023 年 12 月公告出售桃園巿蘆竹區公埔段、福山段、福臨段等 20 筆土地共 1.19 萬坪;其中,蘆竹區公埔段 410 地號、土地面積約 6361.28 平方公尺 (約 1924.28 坪) 出售給土銀,並在今日完成簽約。
台股新聞
水泥雙雄今 (10) 公告 5 月營收,台泥 (1101-TW) 126.2 億元,約持穩前月,但年減近 8.95%;亞泥 (1102-TW) 營收 29.31 億元,月增 1.5%、年減 8.14%。累計台泥前 5 月營收 602.73 億元,年增 17.78%,為同期新高;台泥說明,5 月大陸地區水泥銷量減少,營收較去年同期減少 3 億元;累計前 5 月大陸地區營年增 4.9%。
台股盤勢
台股今 (5) 日終場漲幅收斂,小漲 56 點,收在 21764 點,往半年線靠攏,投信終止連 12 買,並集中火力大賣台泥,外資則逢低承接,已連 10 買,累計買超張數高達 22 萬張,外資也加碼兩檔記憶體股,包括南亞科與華邦電,合計達 3.4 萬張,並調節四檔航運股。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董事會決議,將透過公開招標方式,處分新竹縣竹東鎮的非營業用土地 2872.56 坪,也是台泥資產管理事業群啟動以來,首次落實之策略性資產活化行動,藉此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台泥表示,這項處分案屬於公司長期資產優化計畫的一環,透過活化部分長期未使用資產,有助於提升營運彈性、強化資產流動性,並支援未來關鍵事業的成長需求。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台灣水泥業正遭受碳費與進口高碳水泥傾銷的雙重夾擊,不理解政府對越南水泥反傾銷案的處理一而再、再而三地往後推「保護的作為在哪裡」,導致國內業者承擔不公平的碳成本。張安平表示,從去 7 月開始水泥公會推動反傾銷調查案,5 月 21 日財政部確定越南水泥傾銷之後,經濟部還需要 40 天看對產業的損害,並可以再延 20 天,但同一天越南政府就公佈調降自己水泥的出口稅,從 10% 降到 5%,所以對整個水泥業的衝擊還是越來越大。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今 (27) 日召開股東會,面對小股東針對股價、股利以及庫藏股等提問,董事長張安平也替股價不平,他表示,國內許多綠能、儲能的公司股價都百元以上,台泥所建置的量並沒有比較少,但這些沒有被市場反應。庫藏股方面,台泥總經理程耀輝解釋,由於今年 3 月 20 日公司才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依據金管會法規規定,3 個月內不得實施庫藏股,該限制將於 6 月 20 日後解除,但屆時若有需要,公司將提交董事會審議是否啟動庫藏股。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今 (27) 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張安平表示,今年的經營成果可能不見得比去年理想,到 2030 年中國水泥市場大概還有 3 成的跌幅,因此還是會持續推動國際化與能源轉型。至於新台幣匯率升值方面,張安平直言,確實也會影響營收獲利的部分,且業外除了現金部位外,有一些當初投資的非現金資產也可能因為新台幣匯率比當時投資時高,到年底可能都要重新評價,這些都會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