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根據《巴隆周刊》(Barron's)周四 (10 日) 報導,人工智慧 (AI) 伺服器製造商美超微 (Super Micro Computer) 近期遭美銀證券恢復評等,並獲給予「劣於大盤」(Underperform)評等,目標價僅為每股 35 美元,遠低於目前 50 美元上下的市價。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四 (10 日) 報導,美國稀土礦商 MP Materials 宣布與美國國防部簽署一項重磅協議,將獲得總額高達 9 億美元的資金支持,目標是建立完整的稀土磁鐵產業鏈,減少對中國供應的依賴。該協議公布後,MP 周四盤中股價飆漲近 50%,最高觸及每股 48.12 美元,創 2022 年 4 月以來新高,該股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逾 90%。
根據《彭博》周四 (10 日) 報導,Google(GOOGL-US)宣布,其付費訂閱用戶現可透過 Gemini 人工智慧 (AI) 助理,將靜態照片轉換為短影音片段,這項新功能將率先於網頁版上線,並於本周內陸續推送至 Gemini 手機應用程式。
《彭博》周四 (10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華為 (Huawei Technologies) 正在嘗試向中東與東南亞市場出口少量人工智慧 (AI) 晶片,試圖在美國晶片業者主導的市場中拓展立足點。據悉,華為近期接觸阿聯、沙烏地阿拉伯與泰國的潛在買家,推銷旗下舊款昇騰(Ascend)910B 處理器。
美股雷達
根據《金融時報》周四 (10 日) 報導,美國企業普遍對美國總統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感到滿意,因該法案延長了企業稅收優惠。不過,各產業受益程度不同,國防部門獲得 1,500 億美元預算增加成為最大贏家,科技業在 AI 監管暫停令議題上則未能如願。
荷蘭鹿特丹地方法院周四 (10 日) 判處一名前任職於艾司摩爾 (ASML-US) 與恩智浦 (NXPI-US) 的俄籍員工三年徒刑,罪名是違反歐盟對俄制裁法令,將機密技術資訊非法分享給俄羅斯聯絡人。這名 43 歲男子名為 German Aksenov,他被判定犯下電腦入侵、竊取商業機密以及違法提供技術協助等罪行。
《彭博》周四 (10 日) 援引知情代表透露,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 (OPEC+) 正討論在 9 月完成既定增產後,從 10 月起暫停進一步增產。這代表 OPEC + 可能在完成 220 萬桶 / 日的增產計畫後,選擇觀望市場變化,以避免原油價格進一步下滑。
達美航空 (Delta Air Lines) 周四 (10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二季 (截至 6/30) 第二季財報,該公司上調全年獲利展望,並宣布重啟年初撤回的 2025 年財測,引發市場激勵,股價在盤前交易一度大漲逾 10%。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周四 (10 日) 在社群平台 X 發文表示,旗下人工智慧 (AI) 聊天機器人「Grok AI」將於「最慢下周」在特斯拉車輛中上線。這是馬斯克近期推動 AI 整合的一大進展,也代表他創辦的新創公司 xAI 與特斯拉的產品生態進一步接軌。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報導,社群平台 X(前推特)執行長雅克里諾 (Linda Yaccarino) 周三 (9 日) 在貼文中宣布將辭去執行長一職,結束與老闆馬斯克共事近兩年的風波不斷時期。她此舉正值平台與其控股母集團 xAI Holdings 深陷爭議、並面臨歐洲監管壓力之際。
歐亞股
根據《路透》報導,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 (ASML)(ASML-US) 周三 (9 日) 宣布,為遵守美國法規,決定不再將企業的多元包容 (DEI) 績效指標適用於美國員工,但其他市場仍維持既定目標不變。艾司摩爾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設備供應商,其發言人透過電郵回覆《路透》提問時表示:「艾司摩爾一直以來的政策是錄用最符合資格的人才,我們將繼續以專業能力與績效作為聘雇依據。
歐亞股
南韓三星電子 (Samsung) 周三 (9 日) 發表最新一代折疊手機 Galaxy Z Fold 7、Galaxy Z Flip 7 與平價款 Galaxy Z Flip 7 FE,進一步擴大產品線規模,並藉由更輕薄設計與人工智慧 (AI) 整合能力,力拚將折疊機推向主流市場。
美股雷達
華爾街投行 Oppenheimer 周三 (9 日) 上調微軟 (MSFT-US) 股票評等,由「中立」(Perform) 升至「優於大盤」(Outperform),並指出市場目前股價尚未完全反映人工智慧 (AI) 業務帶來的成長潛力,尤其是雲端平台 Azure 在 2026 會計年度成長可望重啟,將成為支撐估值上修的另一動能。
美股雷達
輝達 (Nvidia) 周三早盤股價勁揚逾 2%,市值首度突破 4 兆美元,成為史上第一家達到此一水準的公司,也鞏固其作為全球最有價值企業的地位。截稿前,輝達 (NVDA-US) 早盤股價上漲 2.54%,每股暫報 164.07 美元,市值報 4 兆美元。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製藥大廠默沙東 (默克 / Merck) 周三 (9 日) 宣布,將以約 100 億美元收購英國肺病療法公司 Verona Pharma Plc,藉此強化旗下呼吸道治療業務,並為當家抗癌藥 Keytruda 於 2028 年專利到期後的營收挑戰預作準備。
美股雷達
《路透》周三 (9 日) 報導,晶片架構設計公司安謀 (Arm)(ARM-US) 表示,自 2021 年以來,使用安謀架構晶片的資料中心客戶數量已成長 14 倍,達到 7 萬家。這一成績凸顯在執行長哈斯 (Rene Haas) 領導下,該公司正加速拓展個人電腦 (PC) 與資料中心市場的布局。
美股雷達
根據《巴隆週刊》(Barron’s) 周二 (8 日) 報導,南韓三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 最新一季營運預警引發市場震撼,但對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 (Micron Technology)(MU-US) 來說卻是利多消息。
美股雷達
美國銀行 (BAC-US) 策略師上調標普 500 指數的年底目標至 6,300 點,主因是即便在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持續搖擺下,企業整體獲利展望仍展現強韌,反映「美國企業」本身的基本面優於宏觀環境。美銀策略師蘇布拉曼尼安 (Savita Subramanian) 與霍爾 (Jill Carey Hall) 周二 (8 日) 在報告中指出,儘管當前面臨政策不確定性升高、長天期公債殖利率攀升等挑戰,美股企業仍維持財測透明度,顯示企業韌性。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二 (8 日) 報導,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 (BA-US)6 月交付 60 架飛機,創下自 2023 年 12 月以來最高月交機紀錄,主因是該公司致力於提升主力機型 737 Max 的產能,試圖從一連串安全與製造危機中復甦。波音在今年第二季共交付 150 架飛機,是自 2018 年以來同期最佳表現,當時也是該公司最後一次全年實現獲利。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二 (8 日) 報導,美國晶片製造大廠英特爾 (INTC-US) 宣布將在美國俄勒岡州 (Oregon) 裁員超過 500 人,作為更大規模裁員計畫的一環,該計畫最終可能波及高達全公司 20% 的員工。根據英特爾提交的監管文件,此輪裁員將影響位於阿羅哈 (Aloha) 與希爾斯市 (Hillsboro) 的設施,預計自 7 月 15 日起生效,總計有約 529 名員工將遭到永久資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