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
國際政經
《路透》周五 (7 日) 援引多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已著手設計新的稀土出口許可制度,目標是加快審批流程並促進出口,不過整體放寬幅度恐不如美方所盼,難以構成全面解除限制。美中兩國元首川普與習近平日前達成協議後,中方上周宣布將暫停 10 月施行的出口限制一年,但商務部尚未就 4 月推出、導致全球供應鏈受擾的更廣泛稀土出口管制表態。
台股新聞
隨著台股今 (4) 日大漲後回落 218 點,新台幣也走疲,全日處在貶值態勢,終場收在 30.906 元,貶值 6.8 分,創 5 月上旬以來新低價,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值擴大至 13.22 億美元。新台幣今日以 30.88 元、貶值 4.2 分開出後,午盤過後越走越低,最低來到 30.92 元,高低價差 6 分。
幣圈
比特幣 (BTC)今 (3) 日在亞洲早盤交易時段跌破 11 萬美元大關,下跌約 1.5% 至 10.9 萬美元附近,以太幣(ETH) 亦跌近 3%,失守 3800 美元大關,而比特幣也打破連 7 年十月必漲的紀錄,月線下跌近 5%。比特幣和以太幣在 10 月最後一周表現大幅波動,前者上周一 (10 月 27 日) 曾短暫突破 11.5 萬美元,主要受到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以及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緩解的樂觀情緒推動。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五 (31 日) 表示,若中國加強打擊芬太尼走私與前驅化學品出口,美國將取消對中國部分與芬太尼相關的關稅。他透露,稍早在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雙方已就此交換意見,並認為北京具備合作誘因。川普在「空軍一號」上向媒體表示,他已同意將芬太尼相關關稅自原本 20% 減半至 10%,未來若看到中國執行具體成效,美方將撤除剩餘關稅。
A股
中國 A 股三大指數周五 (31 日) 收盤同步走低,上證指數(SSEC) 連兩日收黑,因投資人在中美貿易戰休兵後逢高獲利了結,重新聚焦企業獲利表現跟經濟基本面。滬指周五收跌 0.81% 至 3954.79 點,深證成指 (SZI) 收低 1.14% 至 13378.21 點,創業板指收黑 2.31% 至 3187.53 點,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2.32 兆元,較上一交易日量縮 1039 億元,但連續第五天超過 2 兆元。
國際政經
美國知名的政治外交性雜誌《國家利益 (National Interest)》發文指出,川普在與中國的貿易戰中遭受失利,這向台灣發出了嚴峻的警告,顯示美國正在重新審視其防衛承諾;因此,台灣必須制定一套盡可能不依賴美國的自救戰略。本文作者為 Brandon J. Weichert,他身兼《國家利益》資深國家安全編輯等多職,並在國家安全政策、地緣政治議題上多有著述與顧問經驗。
黃金
現貨黃金周四 (30 日) 上漲 2%,投資人認為聯準會 (Fed) 降息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並擔憂美中貿易會談達成的休戰結果只是曇花一現。黃金現貨價上漲 2%,報每盎司 4003.62 美元。12 月交割黃金期貨上漲 0.4%,報每盎司 4015.9 美元。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三 (29 日) 報導,參議院民主黨前夕發布報告,指川普對中關稅戰「自我挫敗」,讓美國在川習會前處於弱勢。報告指出關稅已使美國家庭每年多支出 1,500 美元,製造業四個月連續裁員,而中國透過第三國繞道出口持續成長,同時稀土管制與大豆抵制重創美國農民。
歐亞股
德國經濟研究所 (Ifo) 周三 (29 日) 發布的數據顯示,10 月份德國電子和光學產品製造商面臨更嚴重的原物料短缺問題。Ifo 報告稱,受到全球對稀土元件管控收緊的驅動,10 月電子產業報告供應瓶頸的企業比例躍升至 10.4%,高於 7 月的 7.0% 和 4 月份的 3.8%。
國際政經
根據高盛評估,西方國家要鬆動中國對稀土資源的「鋼鐵般控制」,可能需要長達十年的時間。稀土及其製成的強力磁鐵主要集中在中國,這賦予北京在全球工業和外交上極大的戰略優勢。高盛全球大宗商品研究共同主管 Daan Struyven 在周二 (28 日) 發布的播客中指出,「中國的主導地位確實是巨大的」。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四的南韓會談,能否化解中美貿易僵局?《彭博》周一 (27 日) 報導,雙方周末已敲定協議框架。從稀土、關稅到 TikTok,本文帶你一次看懂川習會八大焦點議題。川普周一在空軍一號上對隨行記者表示,儘管尚未達成任何協議,但他對川習會感到樂觀。
國際政經
據《路透》周一 (27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周一抵達日本,展開亞洲五日行程。日本已承諾 5500 億美元投資換取關稅減免,首相高市早苗周二預計將進一步承諾採購美國皮卡、大豆和天然氣,並加速國防支出。在川普抵達後,直升機載他進行東京夜間觀光,東京數座塔樓點亮了美國國旗的紅、白、藍三色燈光。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本周在南韓舉行峰會,雙方將宣布新一輪緩解貿易緊張的協議。儘管市場對此反應正面,但分析人士警告,這次協議著重於短期讓步與外交成果,並未觸及國安與科技等核心矛盾。短期協議止血 市場樂觀但內容淺層川普周一表示,對與中國達成協議「感覺很好」,在此之前,雙方談判代表於馬來西亞揭示多項初步協議,預料包括中國恢復購買美國黃豆、美方則撤回原本威脅的 100% 關稅,以換取北京釋出稀土磁礦供應的承諾。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預定本周五 (24 日) 展開出訪亞洲三國的行程,並在下周四 (30 日) 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會晤,象徵六年來首場「川習會」。川普企圖藉此機會取得快速勝利,即使這場受高度矚目的活動難以實現他所暗示、關於美中核心競爭議題的全面性協議。
國際政經
白宮周四 (23 日) 宣布,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下周四 (30 日) 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 峰會期間會晤,兩國領導人希望藉此為升溫的貿易戰降溫。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 (Karoline Leavitt) 在例行簡報中公布會晤時間。
歐亞股
意法半導體 (STMicroelectronics NV) 周四 (23 日) 發布財報,公司預測的第四季營收低於分析師預期,表明該行業期待已久的復甦,可能仍步履蹣跚。公司周四在聲明中表示,預計本季營收為 32.8 億美元。相較之下,分析師平均預期為 33.5 億美元。
國際政經
《彭博》周三 (22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計劃啟動一項新的貿易調查,鎖定外國藥價結構,試圖迫使各國為藥品支付與美國消費者相同的價格。據悉,此舉可能導致藥品進口面臨新關稅,為川普政府的貿易戰線再添新戰場。援引第 301 條款 川普擬對外藥價動刀根據知情人士指出,新調查將依據《1974 年貿易法》第 301 條款 (Section 301),賦予總統對外國「不公平貿易行為」採取關稅懲罰的權力。
國際政經
綜合外媒周一 (20 日) 報導,加拿大央行 (Bank of Canada, BoC) 最新企業與消費者調查顯示,貿易戰陰影持續籠罩企業與家庭信心,雖整體經濟情緒略有改善,但投資與僱用意願仍低迷,通膨預期也逐步回落,顯示政策制定者可能在下週降息時更為放心。
國際政經
《路透》周五 (17 日) 報導,世界貿易組織 (WTO) 總幹事伊衛拉 (Ngozi Okonjo-Iweala) 警告,美中兩大經濟體若持續升高貿易衝突或進一步脫鉤,恐在長期內使全球經濟產出減少多達 7%。她呼籲雙方「立即降溫」,並透過對話化解緊張,避免對全球經濟造成持續衝擊。
國際政經
根據《CNBC》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預定於美國時間周五 (17 日)(台灣時間周六) 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進行電話會談,討論美中貿易談判進展。這是近期雙方高層首次正式聯繫,被視為兩國關係在緊張局勢下出現的潛在緩和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