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
專家觀點
美國對台灣的「20%+N」關稅上路,台灣出口美國的產品得多付 20% 的額外稅。這就像你原本早餐店,本來利潤就薄,現在房東突然多收 20% 的「管理費」,不漲價就賠錢,漲價客人就跑光,簡直是兩難困境啊!這就直接打擊了台灣工具機、機械、腳踏車、螺絲、紡織成衣等傳產公司,訂單下滑、利潤被吞噬,像是台灣瀧澤科技 (6609-TW),宣布每周五固定休假三個月,說是為了「養精蓄銳」等景氣回升。
根據《CNBC》周二 (19 日) 報導,蘋果 (AAPL-US) 據報已提升在印度的 iPhone 產量,背景則是美國白宮因印度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而對其施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二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華府計劃針對印度加徵關稅,理由是印度透過購買遭制裁的俄羅斯石油並轉售獲利,行為「不可接受」,因此將祭出次級制裁關稅。
專家觀點
8 月 13 日台股爆量長紅 K 棒的低點 24172 點,被市場視為短線極為重要的防守價位。若此處不失守,整體上行結構不致遭到破壞。至於 24416 點的高檔位置,雖然成交量達到 5761 億元,具有短線降溫的參考價值,但筆者更傾向將 24172 視為關鍵防線。
美股雷達
據《中國證券報》周二(19 日)報導,產業鏈人士表示,蘋果 (AAPL-US) iPhone 17 已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鴻海 (2317-TW) 作為 iPhone 主要代工生產商,旗下鄭州廠區正啟動旺季招工。招商證券指出,iPhone 17 大改版本,結合更完備人工智慧(AI)功能,有望進一步帶動銷售。
台股新聞
台股今 (19) 日早盤今日再創新,開盤上漲約 63 點,最高來到 24551.42 點,再創歷史新高,但盤中在市場觀望烏俄戰爭協議結果下,加上電子權值股多熄火,近期火熱的 PCB 族群、機器人類股表現疲軟,指數終場下跌 129.02 點或跌 0.52%,以 24,353.5 點作收,成交量持平為 4628.5 億元,終結連收 2 日紅 K,也失守 5 日均線,。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19) 日宣布,與諾貝爾視光科技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三大關鍵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包括以 AI Agent 賦能的眼底影像分析系統、近眼顯示技術(Near-Eye Display, NED)於視覺舒適度的臨床應用研究,以及跨領域數位健康產業聯盟(HiMEDt)合作推動。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旗下富智康 (FIH)(02038-HK) 宣布,正式取得 ISO 37001 反賄賂管理系統認證,不僅是鴻海集團中首家通過認證的子公司,也藉此進一步接軌國際標準。FIH 財務長譚錦華表示,堅守誠信原則為 FIH 核心價值,積極確保企業營運符合最高的誠信與透明度標準,對賄賂和貪腐皆採取零容忍政策,同時依據公司經營目標建立相符的反賄賂管理體系,確保其良好運行以實踐誠信經營。
台股新聞
台股今 (18) 日終場收 24482.52 點,上漲 148.04 點,創下歷史新高,成交量 4435.03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63.6 億元,其中外資買超 44.77 億元,呈連二買,主要買超鴻海 2.5 萬張,群創 2.2 萬張。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董事長劉揚偉今 (18) 日首度證實,近期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布局是為了美國星際之門計畫 (The Stargate Project) 前置,後續也將與日本軟銀 (Softbank) 合作布局 AI 運算中心及相關設備生產。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董事長暨電電公會理事長劉揚偉今 (18) 日出席電電公會理監事會時指出,美國對台灣課徵對等關稅 20%,估計影響約 25% 的公會會員,也評估在美國、墨西哥等地設立 TEEMA 科學園區,協助會員廠商降低影響。劉揚偉表示,TEEMA 科學園區的投資會陸續在美國、墨西哥以及其他開發中國家開始推動,其中會以美國優先,可能會以國家或是鴻海去爭取,然後再評估哪一邊爭取到的條件比較好,就可以提供給園區的會員廠商們。
台股新聞
川普 15 日喊半導體關稅恐達 300%,台股今 (18) 日以下跌 61 點開出,在台積電走弱下最低來到 24257 點,不過受到聯發科及鴻海其餘電子權值股拉抬,以及 PCB、矽光子、軍工等族群紛紛走強下,指數由黑翻紅,最高觸及 24515.65 點,創下台股指數高點紀錄。
專家觀點
上週台股投資週報中,運達投顧高憲容分析師表示:台積電這禮拜帶量突破新高之後,波段支撐提高至 8/6 低點,只要不跌破,股價多頭結構仍未改變。而指數大盤漲了六千多點,籌碼仍在大戶手中,雖然每次創新高,短線容易出現拉回;但也很難出現連續重挫、大幅拉回。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宣布,參與在達拉斯舉辦的美國台灣形象展 (Taiwan Expo USA),產品長暨美國地區總經理蕭才祐也揭露鴻海在全美 12 州最新佈局,以及剖析台美科技合作潛力,鴻海也展出純電 SUV「MODEL C」北美版、全新 AI 伺服器平台,以及智慧製造與智慧城市等領域的 AI 應用發展。
鴻海周四 (14 日) 召開法說會,預期第三季 AI 伺服器營收年增 1.7 倍、機櫃出貨季增 3 倍;台積電周二 (12 日) 召開董事會,第二季將配發每股 5 元現金股利;台泥旗下三元能源電芯廠發生火災,影響獲利 110 億元,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 〈鴻海法說〉延續季季高 估 Q3 AI 伺服器營收年增 170% 機櫃出貨季增 3 倍 鴻海 (2317-TW) 周四 (14 日) 召開法說會,輪值 CEO 楊秋瑾表示,強勁需求沒有改變,呈現「供不應求」,鴻海第三季 AI 伺服器營收可望年增 170%、機櫃出貨可望季增 3 倍,沒有新舊產品交替的空窗期,且預期明年 AI 市場持續暢旺。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第二季財報優於預期、法說展望樂觀,獲外資連九買,共買超 22.78 萬張,將股價拱上 200 元之上,多家外資更紛紛出具報告,上調目標價,其中,日系外資將目標價由 240 元,上調至 272 元。日系外資報告指出,隨著第三季由 GB200 過渡至 GB300,GB 機架的出貨將在 2025 年第四季至 2026 年顯著加速,並受惠於美國主要雲端服務商 (CSP) 強勁的資本支出,預估鴻海明年每股純益可達 16 元,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從 240 元上調至 272 元。
台股新聞
台股今天漲 96.38 點,收在 24334.48 點,成交值新台幣 4435.05 億元。三大法合計買超 48.6 億元。同時,外資今天買超 53.73 億元,也在期貨市場同步翻多;同時,外資今天也砸 155.6 億元大力買超鴻海 (2317-TW)75826 張,累計 3 個交易日來,外資即出手掃貨鴻海達 14 萬張。
台股新聞
當大盤站在歷史高點,許多投資人最常犯的錯誤,就是被指數帶節奏,忽略了內部結構的變化,台股看似收紅、氣氛樂觀,但從成交量、資金動向與融資數據來看,這是一場典型的「震盪式換手」,操作難度反而是近月以來最高的一天。〈台股高檔震盪,櫃買市場展現相對強勢〉台股今天在鴻海 (2317-TW) 法說激勵之下開高震盪走高,鴻海股價強勢攻上 207 元、創下今年新高,週末慣性與觀望心態,使今天成交量萎縮至 4435 億元,觀察近兩週的籌碼結構,融資餘額快速增加、散戶明顯回籠,再搭配今天盤中高檔股震盪加劇,包括高力(8996-TW)、達邁(3645 -TW)、新應材(4749-TW)、華星光,都是當沖與隔日沖資金過度擠壓的代表。
專家觀點
台股現在日均量已經放大到 4000 億以上,甚至 8/13 來到 5700 億,大盤從 4/9 的 1 萬 7 千點漲到現在 2 萬 4 千多點,漲超過 7 千點,但融資只增加 2 百億,漲幅非常懸殊。大盤 4/9 到現在漲幅 40%,融資只有 8.5% 左右。
台股新聞
台股今 (15) 日仍處於歷史高檔震盪整理,雖然台積電 (2330-TW) 股價陷於盤整,但大盤仍由 PCB 族群帶動電子股人氣,終場上漲 93.38 點,或 0.4%,終場以 24334.48 點作收,成交值萎縮爲 4435.08 億元,同時,今天收周線,上 漲 313.22 點或 1.3%。
專家觀點
現在早上在捷運上,很多人都盯著股市 App,因為台股突破 24,000 點、接近歷史新高,不少人賺得盆滿缽滿。但有更多人心裡 OS:「為什麼別人的股票大漲,我的卻紋風不動?」答案很簡單:就是你選錯股、走錯賽道!大盤衝高≠你會賺錢,資金只流向有題材、有業績、有爆發力的主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