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
台股新聞
台積電周三 (2 日) 傳出有意退出氮化鎵業務,而納微半導體則與力積電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將採力積電 8 吋 0.18 微米製程生產氮化鎵產品;中經院周二 (1 日) 公布 6 月台灣製造業 PMI,再度跌破榮枯線;央行周五 (4 日) 公布 6 月我國外匯存底金額為 5984.32 億美元,續創新高,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 〈力積電奪納微大單〉台積電傳停產 GaN 晶圓五廠將轉做先進封裝 台積電 (2330-TW)(TSM-US) 周三 (2 日) 傳出,為專注在高成長市場,有意淡出氮化鎵 (GaN) 市場,其所在的晶圓五廠僅支援至 2027 年 7 月 1 日,之後將改做先進封裝使用,業界看好,由於廠房、無塵室都是現成,有助台積電縮短擴充先進封裝產能的時間,對此台積電回應不評論市場傳聞。
基金
野村投信表示,近期美國股市屢創新高,有助國際股市投資氛圍轉佳,推動台股補漲,加上基本面回溫,與美股連動高的台股後市深具潛力,惟川普不打算延長對等關稅緩衝期,市場關注川普對關稅施行的進展緊盯貿易協商進度。野村投信表示,國際政經局勢變遷快速,加速股市波動劇烈,在台股投資上,更需要與時俱進調整思維,主動出擊應萬變,投資就像雪球,重要的是要找到溼的雪,和一道夠長的坡道,AI 趨勢確立,發展未來商機龐大,掌握 AI 投資機會更顯重要,操作可先留意 AI 伺服器供應鏈與相關零組件股,如 BBU、散熱、機殼廠,台積電概念股,把握第 3 季進場布局台股機會,全台首檔台股主動式市值型 ETF 00985A 正是可多加運用的投資工具。
歐亞股
《路透》周四 (3 日) 報導,最新調查顯示,歐元區 6 月服務業活動回到溫和擴張,結束 5 月短暫萎縮。不過,由於需求仍疲弱,整體擴張步伐相當有限,即便企業信心有所回升。標普全球 (S&P Global) 編製的漢堡商業銀行 (HCOB) 歐元區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由 5 月的 49.7 上升至 6 月的 50.5,高於初值 50.0 並重回擴張水準(PMI 高於 50 代表擴張,低於 50 則代表萎縮)。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07/02)野村腳勤觀點:產業狀況分岐,AI 仍樂觀受對等關稅提前拉貨影響,台灣上半年出口與 GDP 表現亮眼,惟市場也擔憂下半年庫存堆積、成長動能透支,從 2023 年經驗來看,此類風險的確不容忽視,但這疑慮是否適用於所有產業?以 AI 來說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大陸政經
受五一、端午假期效應消退等因素影響,中國 6 月服務業擴張速度放緩。《財新網》周四(3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 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 PMI)為 50.6,較 5 月回落 0.5 個百分點,景氣在擴張區間下行至 2024 年第四季以來最低。
基金
川普可能提前於第三季未宣布 Fed 主席繼任人選,此外,美財政部宣布與 G7 達成協議,美國將被豁免部份由其他國家徴收稅款以換取刪除資本稅條款。川普關稅 7 月 9 日大限將至,若其他國家未在期限前達成協議,川普聲稱仍能主動提供方案。加權指數連日 (截至 6/30) 收在年線之上,底部成形,預期將在年線附近測試支撐。
美股雷達
美股第二季強勁收官後,周二 (7/1) 開盤拉回整理,標普 500 指數與那斯達克指數從歷史高點微幅下跌,投資人聚焦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稅改與支出法案在國會表決進展,同時觀望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接下來的政策訊號。10 年期公債殖利率自兩個月低點反彈,美元則維持在 2022 年以來最弱水準,特斯拉盤初下跌逾 7%。
歐亞股
歐元區製造業景氣進一步回穩,標普全球 (S&P Global) 周二 (7/1) 發布的 6 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終值升至 49.5,創 2022 年 8 月以來新高。雖然仍低於 50 的景氣榮枯線,但製造業生產指數已連續第四個月持續擴張,顯示景氣穩定復甦的跡象逐步增強。
台股新聞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 (1) 日公布 6 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回跌 1.4 個百分點至 49.6%,再度跌破 50% 榮枯線,未來展望指數也回跌 1.1 個百分點至 39.8%,為連續第 3 個月緊縮。中經院說明,時序接近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截止日 7 月 8 日,考量交期與航運不確定性,製造業接單與生產相對保守,新增訂單已連續 3 個月緊縮,且指數回跌至 2024 年 4 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47.1%),同時,生產指數僅維持 1 個月擴張,隨即轉為緊縮。
A股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二(1 日)收盤漲跌互見,美中關稅戰暫停的積極影響傳導至產需兩端,中國 6 月製造業景氣在上月短暫收縮後重現擴張。滬指周二收盤漲 0.39% 報 3,457.75 點,深證成指漲 0.11% 報 10,476.29 點,創業板指跌 0.24% 報 2,147.92 點,滬深北三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1.4968 兆元。
基金
隨著通膨持續降溫、就業市場出現降溫跡象,部分 Fed 官員開始鬆口表示應提前降息。儘管 Fed 整體論調還是偏謹慎,但市場對 7 月 FOMC 會議降息一碼的機率已升至 24.8% (一週前僅 12.5%)。資料來源:ITC markets research;資料日期:2025/6/26。
大陸政經
美中關稅戰暫停的積極影響傳導至產需兩端,中國 6 月製造業景氣在上月短暫收縮後重現擴張。《財新網》周二(1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 6 月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 50.4,高於 5 月 2.1 個百分點,與 4 月持平,重回臨界點以上。
A股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一(30 日)收盤走高,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當天公布的 6 月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製造業 PMI 連續兩個月上升,景氣持續改善。滬指周一收盤漲 0.59% 報 3,444.43 點,深證成指漲 0.83% 報 10,465.12 點,創業板指漲 1.35% 報 2,153.01 點,滬深北三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1.5175 兆元。
基金
以色列與伊朗暫時停火,中東戰況緩和,加上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 (Powell) 表示,若通膨不如預期高,且就業市場轉弱,降息可能來的更早。野村投信表示,台灣股市緊貼美股走勢,台股漲升的力道將可望變大,目前融資餘額探近五年低位,浮額減少、籌碼凝聚,多頭動能有望延續,加上台積電領銜多檔 AI 概念股營收續創新高,為台股增添多頭信心,AI 依然是目前市場主軸,並且未來數季能見度還是最高,雖然近期股價漲多拉回震盪,但資金沒有明顯撤出,主流地位依舊穩固,整體來說,資金雖然輪動快速,但操作焦點仍圍繞 AI 族群。
基金
2024 年全球市場因 AI 與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掀起投資熱潮,相關概念股表現亮眼,吸引大量資金湧入。然而,進入 2025 年後,市場情勢明顯轉變,美國總統川普重返政壇,關稅政策反覆、加上中東地區地緣政治與降息時程不確定性增高,投資人開始意識到,過度集中於美國市場或單一產業的投資策略,已難以應對當前的挑戰。
大陸政經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周一(30 日)公布的 6 月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製造業 PMI 連續兩個月上升,景氣持續改善。中國 6 月製造業 PMI 為 49.7%,較上月上升 0.2 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上升。
美股雷達
本週重點國際財經大事包括:美國最新非農就業報告出爐,主要經濟體公布最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川普關稅大限將至。此外,本週還有多位聯準會 (Fed) 官員發表談話,其中包括主席鮑爾、今年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投票委員古爾斯比 (Austan Goolsbee) 等人。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06/25)野村腳勤觀點:●Q3 迎關鍵三變數隨著時序進入第三季,台股將面對對等關稅談判、FED 降息時點與企業獲利雜音等三大變數。首先,7/9 對等關稅豁免期屆滿,雖談判仍有不確定性,但目前來看很有可能延長,而最終只要稅率維持在 10~20% 區間,皆是市場可接受的結果。
基金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以伊兩國達成停火協議,台股今 (6/24) 日開盤衝高,接連站回 2 萬 2 千點、月線、半年線、五日線以及十日線共五道關卡,隨著時序邁入 7 月,面對難以掌控的波動市場,加上市場將面對關稅 90 天豁免期屆滿與企業財報公布的雙重考驗,接下來到底該如何投資布局?野村投信表示,有鑑於台股佈局難度明顯增加,建議投資人應回歸投資初衷,以長期增值投資為考量,布局策略以市值型主動式 ETF 產品為核心配置,減低擇時及選股的困難,透過專業投研團隊選股操作,更能順應市場快速變化的節奏,掌握具高成長特色的優質企業,佈局台股掌先機。
基金
通膨預期提升,聯準會維持鷹派看法6 月 FOMC 會議決議維持利率不變,2025 年經濟成長預期再次下調、通膨及失業率預期則上調,在通膨與就業均前景未明的情境下,聯準會以不變應萬變因應未來經濟變數。點陣圖則顯示 2025 年終端利率 3.9%,與 3 月點陣圖一致仍是 2 碼降息,但委員投票結果更顯分岐 (不降息的人數從 4 人變成 7 人),利率看法整體而言更加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