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
台股新聞
針對嘉義縣政府基於認定部分養殖池未有養殖之事實,廢止義竹一期漁光案 F 區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許可,台泥嘉謙綠能表示,縣府撤照裁處有違比例原則,亦嚴重影響守法漁民權益,已依法向農業部提出訴願。回顧整起爭議事件,台泥嘉謙綠能於履約期間持續支付每公頃 30 萬年租金於陳姓養殖戶,但該戶僅於 2023 年 8 月進場養殖 3 個月,雖經持續溝通協助修繕並支付全額租金仍無法達成有效合作,導致漁電許可遭撤照。
台股新聞
面板大廠友達 (2409-TW) 今 (13) 日公告,子公司友達晶材處分后里廠土地及建物,以 30.5 億元出售給記憶體大廠美光,加上去年已出售的西側部分,預計將認列業外利益 18 億元。此外,友達董事長彭双浪在今日法說會上表示,友達晶材將退出太陽能單晶晶片業務,轉往聚焦半導體業務發展,友達晶材未來將整併到友達台中廠區。
雜誌
撰文 ‧ 王子承太陽能電池市場起家的量測設備廠光焱,成功轉型,打進全球影像感測晶片大廠,以及光達、航太供應鏈,去年上半年毛利率逾 6 成,成為光電量測上的要角。「光電子晶片」(PIC)這個名詞或許有點陌生,但早已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手機拍照用的關鍵零組件 CMOS 影像感測晶片(CIS)、太陽能電池、汽車自動駕駛的「眼睛」光達(LiDAR),甚至是未來性十足的矽光子,都是 PIC 的範疇。
台股新聞
再生能源業者聯合再生 (3576-TW) 今 (20) 日正式宣布啟動 2025 年轉型計畫,將從「數據化升級、策略性合資、拓展 EPC 業務」三大方向著手,推動營收結構優化與高附加價值業務擴展,並持續拓展海外市場,進一步實現從產品製造商到「全方位能源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轉型目標。
A股港股
據中國官媒《央視網》報導,華電萊州大型鹽鹼灘塗光儲一體化項目是中國最大的灘塗光伏儲能電站,於 2025 年 1 月 7 日正式投產發電。儲能電站位於渤海灣畔,占地面積約 1.8 萬畝,鋪設了近 200 萬塊太陽能板。項目總裝機容量為 1000 兆瓦,並配套建設了 200 兆瓦 / 400 兆瓦時的電化學儲能項目。
台股新聞
揮別 2024 年,永豐銀行領航產業發展兼顧綠色營運,締造十大亮眼成績!永豐銀行表示,截至去 (2024) 年底,旗下合作的太陽光電廠市占率約 3 成、業界第一,加計各類型綠色能源電廠的總裝置容量逾 4 GW(百萬瓩),發電量可供逾 130 萬家庭戶一年所需,同時跨足離岸風電、電纜等相關產業融資,推動多元綠色金融服務。
台股新聞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統籌主辦元晶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443-TW) 聯貸案,獲得金融同業支持及踴躍參貸下,最終以 1.27 倍超額認購完成募集,並於昨(24) 日假元晶總部舉行聯合授信簽約典禮儀式,由元晶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廖國榮與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副總經理張國浩代表授信銀行團共同完成聯貸合約簽署,本次聯貸案授信用途主要為償還既有金融機構借款及充實營運周轉所需資金,參與融資的銀行計有 10 家。
台股新聞
太陽能模組大廠元晶 (6443-TW) 於 12 月 24 日完成新台幣 24 億元聯貸簽約。本聯貸案由合作金庫商業銀行主辦,並獲得相關金融機構熱烈參貸,最終以 1.27 倍超額認購,總額新台幣 24 億元完成募集。元晶表示,近期太陽能產業在國內市場遭遇逆風,但是公司在既定耕耘外銷市場的策略下,日本與美國外銷市場近期已有實績與成長,目標力拚減少國內政策不定造成的影響。
台股新聞
亞通利大 (6179-TW) 今 (18) 日指出,目前在手訂單 110 億,董事長呂元瑞看好,明年太陽光電逐漸投入後,有望進一步挹注營運,呈現逐季走升,同時指出,明年海外營收占比可望提升至 7 成,也將推升毛利率表現。 亞通第三季營收 8.92 億元,季增 54.37%,累計今年前 11 月營收 27.89 億元,年減 6.63%,年減幅度縮小。
能源
中國太陽能行業近日迎來多項利多消息,先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周四 (12 日) 指出要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設並建立一批零碳園區,以及綜合整治「內捲式」競爭,上周六 (14 日) 裝機規模又超過風電及水電成為我國第二大電源,隔天又有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召開。
台股新聞
中美晶 (5483-TW) 旗下宜蘭太陽能電池廠擬規劃在明年初停工,影響上百位員工,也引發業界關注,董事長徐秀蘭坦言,由於第三地太陽能模組大量進口,衝擊本土製造業,加上各地政府審批案場進度緩慢,如今台灣太陽能製造業腹背受敵;也讓外界呼籲管制進口模組的聲音甚囂塵上。
台股新聞
中美晶 (5483-TW) 董事長徐秀蘭今 (13) 日親自出面說明勞資爭議,首先是澄清公司並未強制員工使用特休,先前討論皆僅在協商階段,也跟宜蘭經營團隊討論兩大原則,一是員工年終獎金必須足額發放,二是年前薪水不要打折扣,相關勞資協商事宜希望在 12 月底、甚至聖誕節前拍板定案。
台股新聞
太陽能電池製造廠中美晶 (5483-TW) 今 (12) 日傳出強制員工特休 1 個月,公司回應,由於目前國內太陽能市況不佳,宜蘭電池廠整體稼動率低落,因此與產線員工協調,透過特休方式,因應市況不佳的衝擊。業界指出,由於台灣太陽能案場因政治因素,送件審批進度緩慢,各地開工日遙遙無期,加上開放第三地模組進口,廠商以低價產品搶市,導致台灣本土模組業者營運艱困,連帶衝擊供應模組廠的電池業者,如中美晶等。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位於大陸杭州的大陸營運總部公亮大樓今 (10) 日竣工典禮,除了建置光充儲系統,打造低碳智慧建築外,雲朗觀光集團旗下的「雲品酒店.杭州」(Fiore Della Cina),預計於 2025 年第三季入駐試營運。台泥公亮大樓命名是為紀念台泥前董事長辜振甫;辜振甫字公亮,「謙沖致和,開誠立信」為其座右銘。
美股雷達
Meta Platforms Inc (META-US) 周四 (5 日) 宣布達成收購美國 4 個大型太陽能專案的綠色信用積分,這將有助 Facebook 母公司在電力需求激增的情況下實現其清潔電力目標。該協議是 Meta 今年發布一系列公告中的最新一項,以滿足其耗電資料中心能源需求的同時又不損害氣候。
台股新聞
中美晶 (5483-TW) 與旗下從事再生能源電力銷售之子公司續興今 (29) 日宣布,與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 (CIP) 旗下第五號旗艦基金 (CI V) 所投資開發之渢妙一期風場 (渢妙) 合作,由中矽晶與續興共同向渢妙採購離岸風電,創下台灣企業母公司偕同集團子公司共同採購離岸風電之首例,續興更為台灣首家參與簽署離岸風電企業購電協議之售電業者。
台股新聞
安集科技 (6477-TW) 今 (29) 日召開法說會,公司表示,明年一般模組市場預計將較今年好轉,但仍無法恢復至 2023 年前之盛況,公司會積極往海上型模組、光電建材與金屬列印事業推進,力求突破目前營運困境。安集指出,今年前三季模組部門因進口模組價格競爭及客戶案場施工延遲,整體營收及獲利均較去年同期下滑,而電廠業務方面,截至今年 10 月建置容量已達 118.5MW,預計明年底可達到 128MW,看好售電收入為公司帶來穩定增長的獲利,以因應模組市場大幅萎縮,確保公司營運穩定。
台股新聞
環球晶 (6488-TW) 旗下丹麥子公司 Topsil GlobalWafers A/S(Topsil) 榮獲丹麥商業報紙《Børsen》頒發的 Green Gazelle 獎項,表彰其穩健成長的營運表現以及在推動綠色轉型和開發先進半導體材料之傑出貢獻。
台股新聞
在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政策引領下,台灣政府和 I Squared Capital 台灣和暄綠能(HEXA Renewables)攜手打造全球最大規模離岸浮動式太陽能發電廠。這項劃時代專案座落於彰化縣,佔地 347 公頃,總發電容量達 373MWac,不僅樹立全球離岸太陽能新標竿,更展現台灣在綠能發展的重大里程碑。
能源
中國新能源產業近日不斷傳出利多消息,三峽能源 (600905-CN) 周三 (30 日) 晚間稱擬投資建設新疆南疆塔克拉瑪干沙漠新能源基地專案,共建設太陽能 850 萬千瓦、風電 400 萬千瓦,配套建設煤電 6×66 萬千瓦和新型儲能 500 萬千瓦時,專案動態投資金額為人民幣 718.48 億元 (約 3275 億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