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
國際政經
美國川普總統強勢要求半導體製造回歸本土,多次提到「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的說法。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周四 (8 日) 再次將矛頭指向台灣,質疑為何人工智慧(AI)晶片必須在台灣生產,難道不能在美國製造嗎?盧特尼克在接受《福斯商業頻道》訪問時表示,雖然川普總統的最新一輪關稅並不適用於半導體,但川普仍在研究美國如何重新在晶片製造業站穩腳跟。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週四 (8 日) 接受多家媒體專訪時表示,川普政府正推動將美國晶片產能提升至 50%,作為強化經濟安全與降低對外依賴的核心戰略之一。他並透露,未來一個月內華府將陸續公布數十份貿易協議,但目前對大多數國家實施的 10% 基準關稅將大致維持不變。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周四 (8 日) 報導,隨著美國對中國銷售限制日益嚴格,輝達 (Nvidia)(NVDA-US) 擔心將錯失這個人工智慧 (AI) 需求快速成長的市場。不過,一位分析師指出,該公司在其他國際市場的成長潛力仍充足,長遠來看並無大礙。
根據《彭博》周四 (8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報導,蘋果 (AAPL-US) 正在擴大自研晶片布局,開發重點橫跨智慧眼鏡、人工智慧 (AI) 伺服器、新一代 Mac 與穿戴裝置,進一步強化其在 AI 時代的硬體基礎,並試圖在多項領域超越競爭對手 Meta Platforms(META-US)與其他科技巨擘。
美國人工智慧 (AI) 領域的重量級企業高層周四 (8 日) 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警告,儘管美國目前在 AI 競賽中領先中國,但若要保持優勢,必須加大對基礎建設的投資,並放寬 AI 晶片出口限制,以對抗中國在 AI 領域的迅速發展。此次聽證會由參議院商務委員會 (Commerce Committee) 召開,主席為共和黨籍參議員克魯茲 (Ted Cruz),主題聚焦於美國如何調整 AI 監管政策以維持技術優勢。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週三 (7 日)證實,川普政府計劃撤銷拜登政府時期,針對先進人工智慧 (AI) 晶片出口的限制措施,以新規定取代,此一政策轉向為輝達 (NVDA-US) 等美國科技企業釋出重大利多,該股聞訊大漲超 3%。拜登總統在卸任前提出一項名為「AI 擴散框架」(AI Diffusion Framework) 的出口管制政策,試圖將各國分為三級,藉此限制輝達等晶片企業的對外出貨。
美中貿易政策與地緣政治局勢急遽變化,為全球半導體巨擘帶來重大挑戰。儘管 2024 年 AI 熱潮帶動部分需求成長,但美國針對中國的出口限制與不穩定的關稅政策正持續打擊產業信心,導致主要晶片公司在財報季普遍釋出保守展望。AI 出口受限 AMD 預估損失 15 億美元營收美國總統川普 4 月起實施「對等關稅」,儘管部分科技產品如智慧手機與晶片獲得豁免,但美國目前正調查半導體技術進口,未來不排除再度加徵新稅。
美股雷達
輝達 (Nvidia)(NVDA-US) 股價周三 (7 日) 上漲逾 3%,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川普政府正研擬撤銷由前總統拜登對人工智慧 (AI) 晶片出口制定的三級管制,也就是「AI 擴散規則」,此舉可能重塑半導體的貿易規定。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時代的 AI 擴散規則原訂 5 月 15 日上路,雖然目前川普政府尚未確定廢除,但 5 月 15 日將不會執行。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周二 (6 日) 報導,思科系統 (Cisco Systems)(CSCO-US) 一直以來致力於打造網路基礎設施,現在則將這項專長應用於量子運算領域,推出一款量子網路糾纏 (quantum network entanglement) 晶片,並設立一座新研究實驗室。
美股雷達
超微 (AMD-US) 周二 (6 日) 公布上季營收成長 36%,跑贏市場預期,而且拜人工智慧 (AI) 高階電腦需求之賜,本季財測也強勁,激勵盤後股價一度大漲 6%,但隨著超微示警,由於美國對主要出口中國的 MI308 晶片加強管制,全年營收將減少 15 億美元,盤後股價一度翻黑。
美股雷達
微軟 (MSFT-US) 周二 (6 日) 表示,將以低於以往的價格推出搭載高通 (QCOM-US) 晶片的新款筆記型電腦和平板電腦,以讓更廣泛的客戶群獲得最新的人工智慧 (AI) 功能。最新的 Surface 13 吋筆記型電腦和 Surface Pro 12 吋平板電腦將於 5 月 20 日上市銷售。
基金
在全球經濟政策受到人為高度干預、股債市場經歷顯著修正後,投資人正面臨全新投資週期的起點。施羅德台美雙利多重資產基金 (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擬定經理人葉獻文指出,當前市場雖仍籠罩不確定性,但正是中長期投資人重新佈局的關鍵時機。
美國晶片製造商安森美半導體 (ON Semiconductor, Onsemi) 周一 (5 日) 美股盤前公布第一季財報,營收與調整後每股盈餘均優於市場預期,並上調第二季 (本季) 財測,即便受車市關稅與全球需求疲弱壓力,公司仍展現對電動車領域需求的信心。
美股雷達
美國一位議員計劃未來幾周提出法案,以核實輝達 (NVDA-US) 等公司生產的人工智慧晶片出售後的去向。監控晶片的舉措得到美國兩黨議員的支持,以針對有關輝達晶片大規模走私到中國、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法的報導。輝達的晶片是創建人工智慧系統的關鍵要素。
為響應川普政府推動的「投資美國」與「美國製造」政策,蘋果 (AAPL-US) 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 2025 年第二季財報電話會議中宣布,公司計畫今年將從美國採購超過 190 億顆晶片,逐步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並加速印度的 iPhone 製造計畫。
美股雷達
The Information 報導,輝達 (NVDA-US) 已通知包括阿里巴巴 (09988-HK)、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 (ByteDance) 和騰訊 (00700-HK) 在內的一些中國大客戶,該公司正在調整人工智慧 (AI) 晶片設計,以確保在不違反美國出口規定的情況下,繼續銷往中國。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政府正考慮放寬輝達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UAE;阿聯) 的人工智慧 (AI) 晶片出口限制,並可能於 5 月中旬美國總統川普出訪中東期間,宣布啟動雙邊半導體合作的初步意向。此舉有望為阿聯的 AI 雄心開綠燈,同時也顯示川普政府對中國以外地區 AI 政策的態度轉變。
《路透社》週四 (1 日) 報導,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 (Jensen Huang) 近日在與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閉門會議中指出,美國對中國的 AI 晶片出口限制,可能將助長華為在全球 AI 晶片市場的競爭力。黃仁勳警告,若中國初創企業 DeepSeek 或其他開源 AI 模型轉向華為晶片,將可能帶動華為產品的國際需求上升。
根據《CNBC》周四 (5/1) 報導,晶片龍頭輝達 (NVDA-US) 與人工智慧 (AI) 新創公司 Anthropic 近日就美國 AI 晶片對中出口限制問題爆發罕見公開衝突,彼此在言詞上劍拔弩張。輝達指控 Anthropic 藉政策打壓競爭,甚至嘲諷其提出的走私說法是「天方夜譚」。
隨著美國政府於 4 月再度升級對中國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限制,將輝達 (NVDA-US) H20 列入禁運清單,中國晶片巨頭華為 Ascend 910C 正趁勢崛起,成為最佳替代方案。據報導,美國政府禁止 H20 出口對輝達造成重大財務打擊,光是第一季庫存與採購成本損失就高達 55 億美元,股價一度暴跌超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