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
中國智慧駕駛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華為與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之間的角力備受矚目。媒體指出,這不僅是技術路線之爭,更是關乎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戰略之爭。導火線:余承東與王傳福的隔空交火華為常務董事、終端 BG 董事長余承東與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之間的隔空喊話,點燃了這場智駕大戰。
大陸政經
備受矚目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周一(17 日)在北京登場,以下是六位與會代表的發言摘錄。華為創始⼈任正⾮:1. 科技產業現狀與挑戰任正⾮指出,儘管中國在智慧駕駛、半導體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需警惕「表⾯的繁榮掩蓋內功不⾜」的問題。他呼籲⺠營企業加強核⼼技術研發與全球化布局,以應對全球科技競爭的挑戰。
備受矚目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周一(17 日)在北京登場,座談會結束後,王傳福、雷軍、王興興等參會代表紛紛接受《央視》新聞採訪,以下是發言內容。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堅定信心,民營經濟發展會更快民營經濟,我相信現在信心是最大的,如果堅定信心,發展會更快。
比亞迪 (002594-CN) 宣布,將在 2027 年推出第一台全固態電池純電車,這也宣告著固態電池已經進入時間競賽,因為寧德時代也公布,要在 2027 年推出「準量產」全固態電池。固態電池被稱為「電動車最後的決賽圈」,誰率先掌握了固態電池的量產,誰就掐住了汽車行業的脖子,因為其效能、成本、安全三方面都全面碾壓現有的鋰電池,一旦實現規模化量產後成本甚至還能更低。
大陸政經
中國車企開始向東南亞市場推出新能源高階車型,因為在中國市場競爭激烈、歐美市場地緣政治挑戰重重的情況下,東南亞市場對跨國企業相對友好,尤為可貴的是:消費力正在上升。中國新能源車企進攻東南亞市場並非新鮮事,但推出高階品牌和車款則另當別論。傳統燃油車的高級品牌大多是歷史悠久、世界認可的品牌,消費者甘願花更高價格買單。
知名電池研究機構 SNE Research 近日發布 2024 年全球及非中國市場的動力電池裝車量排名,寧德時代 (300750-CN) 首次在全球、中國、非中國三大市場的動力電池裝車量排名中均位列第一。這是在非中國市場的排名中,寧德時代首次超越 LG 新能源 (LG Energy Solution),成為領頭羊。
台股新聞
〈情人節禮物買機器人 跟對老師有兌現〉台北股市跳空長紅棒大漲 1.5%,延續星期五的文章告訴各位,情人節大跌是買點,震盪偏多盤格局從未改變,智霖老師幫助粉絲分析了國外的總經產業環境都是對多頭有利,產業方向直白告訴各位,集中火力操作機器人,星期五很多個股殺尾盤,股市的精髓在於:看得見的下跌、看不見的買點,跟著老師勇敢進場,你就賺得到。
A股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02594-CN) A 股股價周五(14 日)迎來高光時刻,盤中漲幅顯著,創下歷史新高。在過去 8 個交易日內,比亞迪累計漲幅約 25%,A 股市值也再次站上人民幣(下同)1 兆大關。據《界面新聞》報導,比亞迪 A 股最新股價為 358.61 元,市值達到 1.04 兆元。
雜誌
文.洪寶山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指的是美國對從某些國家或地區進口的商品加徵與貿易夥伴對美國出口商品相同稅率的關稅。簡言之,這是一種基於貿易平衡原則的關稅政策,目的是通過關稅手段調整國際貿易關係,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川普提「對等關稅」 期達貿易平衡「對等關稅」的核心理念是貿易平衡。
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本周放出了一枚重磅「核彈」,宣布全系車型將搭載「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正式開啟全民智駕時代。 此次升級不僅價格基本不變,更以「全線升智駕,加量不加價」的策略,對中國汽車產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美股雷達
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周二 (11 日) 宣布與生成式人工智慧公司 DeepSeek 達成合作協議,計劃共同開發新一代自動駕駛技術,此舉恐衝擊特斯拉 (TSLA-US) 等競爭對手。特斯拉周二股價應聲下挫 6.34%,收每股 328.50 美元。
中國電動車領導品牌比亞迪 (01211-HK) 周二 (11 日) 香港上市股價一度攀升至歷史最高點,反映出市場對其智慧駕駛策略的樂觀預期,並看好其能進一步挑戰像特斯拉 (TSLA-US) 這樣的同行。比亞迪的香港上市股票在周二一度上漲 4.5%,達到歷史最高點,隨後因投資人獲利結回落,收跌 0.73%,至每股 327.80 港元。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周一 (10 日) 宣布全面提供高階智駕車款,並新推 21 款高階智駕車款,大部分加高階智駕但不加價,連最便宜的海鷗都有智駕版,要價 7.88 萬人民幣 (約 35.92 萬台幣) 起跳,專家最新指出,比亞迪這次出招比往年那樣用「冠軍版」「榮耀版」開打價格戰還要更有震撼力。
A股
中國央企重組工作持續進行,最新一例是長安汽車 (000625-CN) 與東風集團 (00489-HK)(600006-CN) 兩大汽車央企,兩者周日 (9 日) 發布重組公告,重組後將以 516 萬輛汽車銷量成為中國銷量最大的汽車集團,超過比亞迪並改寫中國汽車市場格局。
A股
中國智駕普及戰役已開始打響,原本跟比亞迪站在同一起點的長安汽車 (000625-CN),搶在比亞迪智能化戰略發佈前一天於周日 (9 日) 發佈「北斗天樞 2.0」計畫,並喊出「全民智駕」口號,並激勵周一 (10 日) 股價收高 4.73%,與之相關的東風科技、東安動力等股票甚至漲停作收。
A股
在周一(10 日)晚間的比亞迪 (002594-CN) 天神之眼智駕發表會上,比亞迪正式發表高階智駕系統「天神之眼」,分為三個版本,其中三激光版本主要搭載於仰望車型。董事長王傳福表示,「天神之眼」高階智駕可實現全程高速零接管。據《財聯社》報導,比亞迪全系共 21 款車型將搭載「天神之眼」高階智駕,人民幣(下同)20 萬級、15 萬級、10 萬級車型全系標配,10 萬以下車型多數搭載。
彭博周一 (10 日) 報導,比亞迪 (01211-HK) 將在幾乎所有未來車款配備先進的駕駛輔助功能且無須支付額外費用,這是該公司為挑戰特斯拉 (TSLA-US) 和中國本土競爭對手,在中國競爭激烈的電動車市場中奪取更多市占的一項舉措。比亞迪將把其「天神之眼」(God’s Eye)駕駛輔助系統標配在中國售價人民幣 10 萬元 (約合 1.37 萬美元) 以上的車款,並且在包括海鷗 (Seagull) 掀背車在內的多款低價車款中推出。
蛇年開年,中國科技網路股票強勢反彈,部分海外機構取得豐厚收益,例如資本集團旗艦基金 2024 年第 4 季加倉比亞迪比亞迪 (002594-CN) 股份(H 股)幅度高達 99.65%。資本集團旗下美國基金 - 歐洲太平洋成長基金(American Funds-Europacific Growth Fund)最新規模為 1,255 億美元,基金投資於歐洲和亞太地區的成長型公司。
大行報告
華爾街投行高盛 (GS-US) 周五 (7 日) 發佈研究報告指出,比亞迪(002594-CN)(01211-HK) 下周一 (10 日) 將開智慧化戰略發佈會,提出通過比亞迪「天神之眼」系統,這一公布再次確定高盛對比亞迪以強勁的新車產品線,以及加快在行業中採用城市領航輔助駕駛(NOA),尤其是大眾市場車型之看法,給予比亞迪「買進」評等,並設下每股 364 港元的股價目標。
台股新聞
汽車零組件廠麗清 (3346-TW) 最新表示,在美中貿易戰升溫下,規劃與泰國、墨西哥當地台廠合作,採取製造分工模式因應,同時,也與客戶達成共識,未來若有關稅調整,將由客戶完全吸收。麗清 1 月合併營收 8.02 億元,月減 12.4%,年增 9.31%,麗清表示,儘管 1 月適逢農曆年節假期,仍積極調配產能,旗下觀音廠於 2 月 1 日提前開工加班,以滿足客戶訂單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