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美股雷達
美東時間周三(16 日),蘋果 (AAPL-US) 股價收盤下跌近 4%,市值再度滑落到 3 兆美元以下,報 2.92 兆美元。雖然美國總統川普豁免電子類別產品關稅的消息一度帶動蘋果股價反彈,但川普後來澄清豁免消息,並啟動進口半導體產品調查後,蘋果股價再度面臨關稅帶來的壓力。
根據《AppleInsider》周三 (16 日) 報導,蘋果 (AAPL-US) 下一代擴增實境 (AR) 頭顯可能在材質上進行重大調整,以達到降低整體重量的目的。據知名爆料者 Kosutami 透露,新款頭顯將採用鈦合金來取代部分鋁製結構,並可能推出黑色或深藍色兩種配色,這一設計改動或使產品在佩戴舒適度上更勝一籌。
國際政經
近日,美國社會對於川普的製造業政策產生了新的討論,尤其是關於即便這些政策能夠重振本土製造業,民眾是否願意回到傳統的工業崗位。美國總統川普一向承諾要讓美國「再次偉大」,然而他所指的「偉大」究竟是哪個時代的重現,卻始終沒有明確的答案。在川普的願景中,強大的工業機器聲響起,象徵著穩定高薪的工作和更均衡的財富分配,重振那些遍布美國的廢棄廠房。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15 日) 再次宣傳輝達在美國建置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 5,000 億美元承諾,並表示將為該晶片巨頭以及其他有意在美投資的大型企業加快審批流程,加深外界對政商之間「以投資換政策」的聯想。輝達週二公告,於本月 9 日接獲美國政府通知,向中國等地區出口 H20 晶片需要取得許可,集團因此預計,2026 財政年度首季將產生 55 億美元費用。
美股雷達
《MarketWatch》周二 (15 日) 報導,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IDC 數據,蘋果公司 (AAPL-US) 今年截至三月一季的 iPhone 出貨量創下歷來同期新高。這主要是因為蘋果預先儲備庫存,以因應川普政府實施的關稅政策。雖然這對蘋果而言是個「整體上不錯的訊號」,但瑞穗證券分析師 Jordan Klein 認為,這並不會讓投資人對蘋果股票更有信心。
彭博周二 (15 日) 報導,本周全球半導體產業兩大巨擘——台積電 (2330-TW)(TSM-US) 與荷蘭光刻機製造商艾司摩爾 (ASML)(ASML-US) 即將公布財報,投資人高度留意他們對未來的展望,這將成為檢視中美貿易衝突與人工智慧 (AI) 熱潮可持續性的風向球。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手機市場上月新機啟動量最新排名,小米 (01810-HK) 排名第一,華為、vivo、OPPO、蘋果 (AAPL-US) 分居第二至第五名,小米董事長兼執行長雷軍在數據出爐後於今 (15) 日午間在官方微博上感謝大家支持,時隔 9 天再次發聲。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對科技業釋出短暫善意,暫時將智慧型手機與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排除在新一輪對等關稅之外,蘋果、輝達等大型科技公司因此得以喘口氣。但豁免恐怕只是曇花一現。白宮上週五晚間公告,部分電子產品將暫免新關稅衝擊。不過,川普隨後在社群媒體上強調,這些產品並非「完全豁免」,而是將被歸入另一個「類別」,並可能面臨與打擊芬太尼相關的 20% 關稅。
美股雷達
半導體關稅豁免下,蘋果絕處逢生,蘋果 (AAPL-US) 週一 (14 日) 收紅 2.21% 至每股 202.52 美元,重返 3 兆美元市值。美國總統川普週一透露,他曾和蘋果執行長庫克談過話,並幫助過庫克還有整個蘋果生意。他強調,有時必須展現一定彈性,沒有人應那麼死板。
美股雷達
根據研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 (IDC) 最新報告,蘋果 (AAPL-US) 今年第一季的 iPhone 出貨量達到 5,790 萬台,較去年同期的 5,260 萬台成長約 10%。這波成長並非來自需求強勁上升,而是蘋果為避免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提前將產品運往美國的結果。
《華爾街日報》(WSJ)周一 (14 日) 報導,蘋果 (AAPL-US) 暫時逃過了一劫,但挑戰還沒結束。上周五,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等自中國進口的電子產品暫時豁免關稅,使蘋果得以避開原本將大幅提高成本的懲罰性關稅。這些關稅若全面實施,將迫使蘋果要嘛壓縮利潤、要嘛提高產品售價,對於一支 iPhone 售價動輒上千美元的品牌來說,都是極不理想的結果。
美股雷達
Counterpoint Research 周一 (14 日) 公布數據顯示,得益於 iPhone 16e 的推出以及日本、印度等國家的強勁需求,蘋果 (AAPL-US) 在第 1 季榮登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榜首。Counterpoint 預計,由於經濟不確定性和美國總統川普徵收的關稅,今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將會下滑。
美國上周宣布對全球貿易夥伴加徵對等關稅,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劇烈震盪,中國 A 股呈現明顯分化,農林牧漁類股以 5.15% 領漲大盤,食品飲料、商貿零售及交通運輸族群也分別小漲,這些進口依賴度較低的行業展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電力設備、家用電器和汽車類股則跌超 8%,顯示市場對美國關稅政策的深切擔憂。
蘋果 (AAPL-US) 似乎成功躲過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最大危機——至少目前是這樣。市場人士原本擔心,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商品徵收的 125% 高額「對等關稅」,有可能像五年前疫情一樣嚴重擾亂蘋果供應鏈。不過到了當地時間上周五(11 日)晚間,蘋果終於等來了苦盼良久的好消息: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發布公告,將一系列產品排除在原先公布的「對等關稅」之外,類別包括通訊設備(智慧手機)、電腦、半導體設備、積體電路等。
台股新聞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社群平台發文指出,在中國負責組裝美國 iPhone 機型的產線在 4 月 9 日已停止生產,目前尚未有恢復生產的訊息,預估將自本季開始完全由印度生產與出口美國 iPhone 機型。郭明錤表示,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 (CBP) 於 4 月 11 日發布 CSMS #64724565 更新,iPhone 進口關稅由 145% 下降到原本的 20%,表面上對緩解市場氣氛有幫助,但實際上這對蘋果 (Apple) 仍是很大的壓力,iPhone 的生產規劃沒有太大改變。
台股新聞
台股加權指數上周搭上川普大怒神,重挫 1769.45 點,隨著周末美國公布對部分高科技產品豁免關稅,且範圍涵蓋中國,蘋果 (AAPL-US) 和輝達 (NVDA-US) 等供應鏈暫時鬆口氣,台股交易員認為,短期整個市場風向轉變,本周的上半周醞釀大反彈可期,但台積電 (2330-TW) 法說將於 17 日登場,激情後可能又再陷入觀望,短打行情將是主流。
美股雷達
川普決定救科技股了?美國川普政府宣布,將智慧型手機、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排除在其所謂的「對等關稅」之外,這項舉措為包括蘋果 (AAPL-US) 和輝達 (NVDA-US) 在內的全球科技製造商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喘息機會,即使這可能只是暫時性的。此次關稅豁免涵蓋了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硬碟、電腦處理器和記憶體晶片以及平面顯示器。
美股雷達
儘管美國政府提出「美國製造」的呼籲,但多家分析師估計,若蘋果公司 (AAPL-US) 將其旗艦產品 iPhone 的生產線遷回美國,其價格可能會大幅攀升,部分專家甚至認為將會是「不可能的任務」。勞動力成本是主要障礙。目前,蘋果超過八成的產品在中國生產。
對美國總統川普來說,沒有什麼比擁有國產版 iPhone 更大的勝利了,因為這項成就將驗證他加徵關稅的計畫,以及「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的競選承諾。而美國政府顯然認為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尤其是在他們打算對來自中國 —— 蘋果 (AAPL-US) 公司目前的生產基地 —— 的進口商品徵收高達 145% 關稅的背景下。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周四 (10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正加劇與中國的關稅對抗,但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指出,對中國市場曝險甚深的蘋果 (AAPL-US) 其實有辦法因應。分析師 Erik Woodring 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如果蘋果加快在印度的既有生產計畫,就可能不需要提高 iPhone 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