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頻率元件龍頭廠晶技 (3042-TW) 今 (1) 日股價逆勢上漲,盤中呈現價量齊揚漲逾 3%,主要在進入第三季消費性電子及包括蘋果手機新機的需求旺季,法人估晶技第三季的營收將較第二季小幅上揚,等於 2025 年營收逐季上揚的格局,早盤最高價 87.1 元,成交量放大到 1564 張。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周四 (31 日) 盤後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 3 季財報,營收和獲利輕鬆打敗市場預期,第 4 季營收成長預測也超越分析師所料,但關稅成本恐將達到 11 億美元。以下是本次財報電話會議亮點。1、Q4 財測Q4 財測關鍵數字 vs 分析師預估營收增幅:中至高個位數百分比 (4%-9%) vs 3% 服務業務增幅:約 13% 毛利率:46-47% 關稅成本:11 億美元蘋果預期,本季 (第 4 季,9 月止) 營收增幅將為「中至高個位數百分比」,優於分析師所估的 3%。
《路透社》31 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計劃擴大對本土稀土業的價格支持政策,藉以加速關鍵礦物供應鏈的建立,同時削弱中國的市場壟斷地位。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白宮近日已與稀土企業與科技巨頭舉行會議,討論相關細節。這場會議於 7 月 24 日由總統貿易顧問納瓦羅 (Peter Navarro) 與國安會供應鏈策略官員 David Copley 主持,與會者包括 10 家稀土公司與蘋果 (AAPL-US)、微軟 (MSFT-US)、康寧公司(GLW-US) 等依賴關鍵礦物製造電子產品的科技業者。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周四 (31 日) 盤後公布上季 (2025 年第 3 季,6 月底止) 財報輕鬆打敗市場預期,整體營收成長 10%,是 2021 年 12 月以來最佳單季表現,iPhone 業績意外亮眼,反映消費者為了規避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而出現的提前採購潮,盤後股價應聲上漲逾 2%。
美股雷達
根據外媒周四 (31 日) 報導,隨著中國智慧手機市場需求疲軟與本土品牌競爭加劇,蘋果 (AAPL-US) 正面臨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挑戰。據《證券時報》(Securities Times)報導,蘋果中國官網顯示,大連世紀城直營門市將於 8 月 9 日晚間 8 時停止營業,這是蘋果自 2008 年在北京三里屯開設首間直營店以來,首次在中國關閉直營據點。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雖對印度商品徵收 25% 的關稅,但分析師和業界高層認為,此舉不太可能減緩印度作為 iPhone 關鍵製造中心的地位,即使這意味著美國消費者將面臨更昂貴的智慧型手機。蘋果 (AAPL-US) 已將其印度出口策略,調整為幾乎專為美國市場服務,在 3 月至 5 月間,富士康從印度出口的價值約 32 億美元 iPhone 幾乎全部運往美國。
美股雷達
微軟 (MSFT-US) 周三 (30 日) 盤後公布的上季營收、獲利超越市場預期,本季財測和 Azure 雲端業務成長也亮眼,帶動盤後股價一度大漲逾 9%,市值衝上約 4.1 兆美元。周四開盤後若維持此漲勢,將是繼輝達 (Nvidia)(NVDA-US) 之後,本月第二家躋身 4 兆美元市值俱樂部的企業。
美股雷達
高通 (Qualcomm)(QCOM-US) 周三 (30 日) 盤後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三季 (截至 6/29) 財報,儘管整體表現優於華爾街預測,但部分關鍵業務營收未達預期,導致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滑。截至發稿,跌逾 5%。高通預估本季 (截至 9 月底) 調整後每股盈餘中值為 2.85 美元,營收中值為 107 億美元,高於 LSEG 調查分析師預估的 2.83 美元與 103.5 億美元。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將於周四 (31 日) 美股盤後公布最新財報,華爾街預期該公司會計年度第三季 (4 至 6 月) 營收將年增 4.2% 至 893.4 億美元,焦點將放在其如何應對美國關稅壓力、中國競爭加劇以及延後進入的人工智慧 (AI) 賽局。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報導周三 (30 日),美國總統川普同日宣布對印度進口商品課徵 25% 關稅,並批評印度的關稅「過高」且貿易障礙「嚴苛又令人厭惡」。川普還指控印度過度依賴俄羅斯能源和軍事設備,將面臨額外懲罰,新措施將從 8 月 1 日生效。美國總統川普在 Truth Social 平台宣布,將對印度進口商品課徵 25% 關稅,這是他第二任期貿易戰政策的最新宣示。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三 (30 日) 報導,當其他科技巨頭忙著建造大型資料中心布局 AI 時,蘋果 (AAPL-US) 卻仍在觀望。華爾街對此感到憂心,蘋果今年股價重挫逾 15%,成為「美股科技七雄」中表現第二差的公司,分析師擔心不明確的 AI 戰略可能開始衝擊 iPhone 銷量。
美股雷達
研究機構 Canalys 的數據,截至 2025 年第二季,蘋果在中國出貨 1,010 萬支 iPhone,年增 4%,為 iPhone 自 2023 年第四季以來首度在中國實現成長。蘋果在今年第二季推出平價新機 iPhone 16e,並策略性調整 iPhone 16 系列價格,成功帶動中國市場銷售止跌回升。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二 (29 日) 報導,摩根大通分析師預測,蘋果 (AAPL-US) 將於 2026 年秋季推出首款摺疊 iPhone,作為 iPhone 18 系列一部分,採用類似三星 Galaxy Z Fold 的書本式摺疊設計,定價 1999 美元,可望為蘋果創造 650 億美元營收商機。
美股雷達
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投資人正在拋售那些財報不符合預期、或是財測過於樂觀得企業,可能反應對經濟成長趨緩和通膨死灰復燃的焦慮。截至上周末,標普 500 指數中已有 40% 的公司公布 6 月為止一季的財報。美國股票策略師 Savita Subramanian 領導的分析師團隊表示,大多數企業的財報表現穩健:約有 72% 的公司獲利超出華爾街預期,77% 的公司營收高於華爾街預測。
美股雷達
《彭博》知名蘋果專欄作家 Mark Gurman 周二 (29 日) 撰文指出,蘋果 (AAPL-US) 人工智慧 (AI) 團隊再遭重創。消息人士透露,蘋果多模態 AI 研究員 Bowen Zhang 上周離職,將加入 Meta(META-US)旗下的「超級智慧」(Superintelligence)團隊,這是蘋果一個月內流失的第四位 AI 核心人才,加劇市場對其 AI 研發能否追趕競爭對手的疑慮。
美股雷達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周二 (29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JPM-US) 正與蘋果 (AAPL-US) 進行深入洽談,有望接手蘋果信用卡業務。若最終敲定,這將成為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信用卡合作之一,進一步鞏固摩根大通在信用卡市場的龍頭地位,並讓蘋果獲得更廣泛的消費者金融網絡支持。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二 (29 日) 報導,蘋果 (AAPL-US) 在美國總統川普加大要求企業擴大本土投資的壓力下,宣布將於底特律市中心開設「蘋果製造學院」(Apple Manufacturing Academy),並計畫 8 月正式啟用。該學院將由密西根州立大學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運營,專為中小企業提供製造與人工智慧 (AI) 相關的課程與工作坊,目標是「培育下一代美國製造人才」。
台股
根據研調資料,2025 年 6 月台灣實體通路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約 39.3 萬台,較 5 月減少 9%,銷售總額年減 12%,其中蘋果以 32.5% 市占率穩居龍頭,但銷量較前月衰退 12%,成為 5 大品牌中唯一下滑廠商,而第三、四名的 vivo、oppo 差距僅有 0.1%。
美股雷達
研調機構指出,印度已經取代中國,成為美國 iPhone 最主要的生產地,反映蘋果公司 (AAPL-US) 供應轉向印度的策略。Canalys 的數據顯示,在 6 月為止的一季,印度首次成為 iPhone 出貨到美國的最大來源地,占整體的 44%。
美股雷達
蘋果公司 (AAPL-US) 在中國大連一處 Apple Store 即將關門大吉,是該公司首度在中國市場有此舉措,也象徵蘋果在努力重振中國市場銷售過程中的挫敗。蘋果周一 (28 日) 宣布,位在大連市中山區百年城購物中心 (Parkland Mall) 的門市,自 8 月 9 日起將不再營業,理由是該購物中心的經營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