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證交所





    2025-02-19
  • 台股新聞

    創新板自 2025 年 1 月 6 日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以來,整體交易表現已見成長,經統計至 2 月 14 日交易資訊,僅短短一個月,總成交金額已逾 2024 年全年度 3 成,日均成交值較 2024 年成長 253%,顯示市場對創新板的關注程度已明顯提升。






  • 台股新聞

    台股加權指數受惠元月行情,累計上漲 490.31 點,但農曆春節假期全數落在 1 月份,使得交易日大減,證交所今 (19) 日公布,全體證券商元月稅後純益 60.72 億元,較上月衰退 11.49 億元 (約 15.91%)。據統計,1 月大盤總成交值約 5.301 兆元,較上月減少 33.26%,使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上月衰退;1 月份自營之出售證券損失較多,使證券商自營業務淨利較上月衰退 2.02 億元 (約 10.06%);1 月份證券商承銷業務淨利則較上月成長 1.53 億元 (約 41.13%)。






  • 2025-02-17
  • 台股新聞

    證交所與財金公司首次合作,由證交所結合區塊鏈的數位化服務,在金融區塊鏈平台推出有價證券借貸銀行保證,並匯集 18 家證券商與 14 家銀行參與,元大銀行於今 (17) 日率先正式開辦。元大金 (2885-TW) 身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成員,建立金控層級的投資與融資綠色政策,帶動子公司與供應鏈落實永續行動,透過證交所的號召,元大銀行響應數位與永續的綠色金融,成為首波加入「金融區塊鏈有價證券借貸銀行保證服務」的唯一先導銀行。






  • 2025-02-07
  • 台股新聞

    證交所今 (7) 日公布列入注意股名單,包含 15 檔上市公司及 1 檔權證,機器人概念股買氣依舊暢旺,今天多達 7 檔入列,分別為直得 (1597-TW)、全球傳動 (4540-TW)、大銀微系統 (4576-TW)、IKKA-KY (2250-TW)、亞光 (3019-TW)、和椿 (6215-TW)、達邁 (3645-TW)。






  • 2025-02-03
  • 台股新聞

    金蛇年開工,證交所今 (3) 日舉行新春團拜,董事長林修銘表示,在全球政經高度不確定的情勢下,展望 2025 年,證交所將秉持持盈履滿、謹慎謙虛的態度,以應對多變的風險與市場挑戰,並以「敏捷」、「創新」及「科技」三大主軸為推動方針,他強調,今年開始,證交所將從皮鞋換成球鞋,希望除了有敏捷的思考外,也有更高的行動力。






  • 台股新聞

    台股開紅盤行情失靈,今 (3) 日開盤一度暴跌超過千點,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指出,美股相關指數受到 DeepSeek 及川普加徵關稅等議題衝擊,台股開市後也有所反應,林修銘認為,即便 AI 產業發展模式引發市場高度討論,但方向仍未改變,台灣供應鏈具備競爭力及韌性,若是 AI 應用普及化,台灣產業反而有機會受益,對於未來展望仍具信心。






  • 2025-01-22
  • 台股新聞

    台股農曆封關日上演神龍騰飛走勢,加權指數上漲 225.4 點,以 23525.41 點作收,成交值 3541.72 億元,創農曆封關日收盤新高。台股金龍年累計大漲 5429.34 點,締新猷,上市公司市值全年增加約 18 兆元,平均每位股民大賺 136 萬元,相較於兔年獲利 86 萬元又多出 50 萬元。






  • 2025-01-21
  • 台股新聞

    證交所今 (21) 日公布 2023 年度上市公司董監酬金支領情形,以平均每位董事酬金 (未加計兼任員工酬金) 排名來看,國巨 (2327-TW) 以 7431.8 萬元蟬聯第一,第二名為中信金 (2891-TW) 7256.9 萬元,超越台積電 (2330-TW) 的 6354.8 萬元,共有 5 家上市金融公司擠進前十名。






  • 台股新聞

    公開資訊觀測站揭露 2023 年度稅後虧損、但董監事酬金總額或平均每位董監事酬金卻增加的上市櫃公司,俗稱「肥貓公司」,共計 9 家上市公司平均每位董監酬金突破百萬,前三名為宏達電、友達、群創;上櫃公司則有 2 家,分別為大宇資 (6111-TW)、生華科 (6492-TW),而安國 (8054-TW) 均酬亦逼近百萬。






  • 台股新聞

    證交所於 2015 年 1 月推動證券商開辦客戶定期定額方式購買股票與 ETF,並於 2020 年 10 月推出盤中零股交易制度,成為普惠金融成長雙引擎。台積電 (2330-TW)2024 年上演一個人的武林,股價一路上攻叩關千金,小資股民不想錯過護國神山成長行情,也積極參與投入,帶動台積電 2024 年勇奪定期定額股票類的人氣王及成交王,以及盤中零股交易股票類的人氣王及成交王。






  • 2025-01-20
  • 台股新聞

    凱基證券今 (20) 日指出,在落實盡職治理下,再度入選證交所「113 年度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名單」,並於「政策與遵循聲明」和 「實務與揭露」兩大主軸 30 項評比指標上,全數獲滿分。為接軌國際責任投資原則,凱基證致力提供永續金融解決方案,自簽署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遵循聲明後,除了迅速制訂責任投資政策,在投資決策及風險評估流程中納入 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 機制外,並藉由關注被投資公司營運狀況、出席股東會行使投票權,以及適當與被投資公司對話、互動等方式,積極落實盡職治理。






  • 2025-01-17
  • 台股新聞

    證交所旗下臺灣指數公司將「臺灣 50 指數」、「臺灣多因子優選高股息 30 指數」及「臺灣優選 AI 50 指數」三檔指數,授權元大、凱基證券海外分支機構,發行連結台股 ETF 的存託憑證 (DR),包括 TAIWAN19 (元大)、TAIWANHD13(凱基)、TAIWANAI13(凱基),陸續於泰國交易所 (SET) 掛牌上市,為證交所集團推動商品跨國掛牌創下里程碑,協力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 台股新聞

    證交所今 (17) 日公布全體證券商 2024 年 12 月稅後純益 72.21 億元,較上月成長 3.5%;累計全年全體證券商稅後純益突破千億,達 1016.03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47.87%。證交所指出,12 月證券市場總成交值 (含集中及櫃買市場) 約 10.189 兆元,較上月增加 1.92%,使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上月成長;12 月自營之證券評價利益較多,使證券商自營業務純益較上月大幅成長 259.68%;12 月證券商承銷業務純益則較上月衰退 59.83%。






  • 2025-01-13
  • 台股新聞

    台股 2024 年狂漲 28.47%,不僅價量續創新高,上市股票市值更達到 74 兆元,大幅躍升至全球第 12 名。有立委建議,邀請輝達 (Nvidia)(NVDA-US) 來台發行 TDR,台股就有機會上 3 萬點,對此,金管會官員直言「有困難」;此外,財委會也要求金管會提出證交所上市可行性評估報告。






  • 2025-01-09
  • 台股新聞

    台灣證交所今 (9) 日舉行歲末新春記者會,展望 2025 年,董事長林修銘表示,將攜手證券周邊單位及利害關係人,共同推展四大目標,打造國際級資本市場、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其中,在拓展商品國際化方面,主動式 ETF 及被動式多資產 ETF 預計第一季可以看到首檔商品問世;台日跨境 ETF 相互掛牌,目前有 2 家投信正在進行中,本土及外商各一家,預計今年第三季上路。






  • 台股新聞

    台灣證交所今 (9) 日舉行歲末新春記者會,董事長林修銘表示,過去一年,全球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但對台灣資本市場參與者而言,卻充滿希望與契機,不僅價量續創新高,上市股票市值達 74 兆元,大幅躍升至全球第 12 名,締造了十大里程碑,展望 2025 年目標,林修銘期盼市值能進一步躋身前十名。






  • 2025-01-06
  • 台股新聞

    創新板 2.0 今 (6) 日起正式上路,全面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交易制度幾近一般板,據了解,有 10 多家創新企業表達高度興趣,甚至願意放棄美股等國外市場 IPO,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全體上市公司的股價淨值比 (PBR) 已提升至 2.50、本益比達 21.36 倍,充分展現企業價值。






  • 台股新聞

    為響應國際永續金融趨勢,發揮機構投資人正面影響力,第一銀行透過持續參與證交所依「公司治理 3.0-永續發展藍圖」規畫建立之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公開評比活動,提升盡職治理實務及相關資訊揭露品質,並連續 3 年入選證交所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名單,為公股銀行之最。






  • 2025-01-02
  • 台股

    台股 2024 年全年飆漲 5104 點,創下史上最大漲點紀錄,根據證交所統計,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投資人總開戶數達到 1321.6 萬人,12 月增加 3.25 萬戶,全年累計增加 70.38 萬人,去年開戶數及累計戶數雙雙寫下歷年新高紀錄,隨著越來越多「少年股神」入市,年輕人開戶占比逐步提高。






  • 2024-12-31
  • 台股新聞

    台股 2024 年封關收黑,但驚險守住 23000 點關卡,以 23035.1 點作收,全年累計大漲 5104.29 點、漲幅 28.47%,在全球主要指數中名列第二強,僅次於美股那斯達克指數的 29.81%,根據估算,平均每位股民一年來大賺約 130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