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
美股雷達
根據美國聯準會 (Fed) 周三 (19 日) 公布的 1 月會議紀要,Fed 決策者傾向採取觀望態度,認為在進一步降息之前,需要更多證據顯示通膨正在放緩。目前美國經濟依然強勁,加上市場擔憂關稅可能帶來通膨影響,這些因素恐怕會抵銷 Fed 達成 2% 通膨目標的努力。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三 (19 日) 開盤小幅走低,主要是受到美國總統川普最新一輪關稅威脅影響和聯準會 (Fed) 即將出爐的貨幣政策會議紀錄擔憂。川普日前表示,可能對汽車、半導體和藥品進口徵收約 25% 的關稅,並最早在 4 月 2 日實施。截稿前,道瓊工業指數跌近 170 點或近 0.4%,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逾 50 點或近 0.3%,標普 500 指數跌近 0.2%,費城半導體指數漲近 0.4%。
歐亞股
彭博周三 (19 日) 報導,由於英國通膨意外升溫,交易員減少對英格蘭銀行 (英國央行 / BOE) 今年進一步降息的預期,目前預期全年降息不到兩次。根據貨幣市場的定價,市場預期年內的降息幅度僅為 49 個基點,這是自 1 月 31 日以來的最低水準,原因在於該央行本月稍早已進行降息。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二 (18 日) 開盤漲跌互現,其中標普 500 指數在科技股的推升下有望創下歷史新高,儘管全球貿易擔憂加劇、美國通膨擔憂續存,美股依然保持彈性。另一方面,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談判增加俄烏戰爭結束的希望,與此同時市場也聚焦本周出爐的美國央行最新貨幣政策會議紀錄。
台股新聞
非美貨幣今 (18) 日再度陷偏弱整理,反映美國聯準會可能不急於降息的態度,新台幣全日處貶值態勢,終場收在 32.765 元,貶值 7 分,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值 10.55 億美元,市場處平靜實質拋補狀態。新台幣今日以 32.7 元、貶值 0.5 分開出後,貶幅緩步擴大,最低來到 32.808 元,貶值 1.13 角,全日高低價差 1.08 角。
在通膨率接近 2-3% 的目標上限之際,澳洲央行宣布自 2020 年以來首次降息,並表示將謹慎看待未來決策。澳洲央行周二 (18 日) 出乎意料地宣布將現金利率目標下調 25 個基點,從 4.35% 降至 4.10%。這是自 2020 年以來的首次降息,此舉反映了央行在降低通膨方面取得的進展,以及對經濟成長放緩的擔憂。
基金
美國出台對等關稅以牙還牙,川普追求貿易公平川普 2/13 簽署備忘錄宣布「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任何國家徵收美國多少關稅,美國就會向他們徵收多少關稅),但不會立即生效,美國政府正在與可能受影響國家逐一談判,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透露最早在 4/2 開始實施。
美股雷達
由於美國疲弱數據和關稅風險影響,提高聯準會降息的希望,美股主指週五 (14 日) 漲跌互見。美債殖利率下跌。一週來看,道瓊標普週線走升,迎連三紅。美國商務部週五數據顯示,1 月零售銷售月降 0.9%,為 2023 年 3 月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這表明物價上漲和關稅不確定性可能導致消費者收緊支出。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五 (14 日) 開平,投資人在過去幾個交易日強勁上漲後等待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計畫明朗,三大基準指數預料本周收漲。截稿前,道瓊工業指數漲 0.04%,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 0.01%,標普 500 指數漲 0.07%,費城半導體指數跌近 0.2%。
外匯
彭博周五 (14 日) 報導,英鎊在交易員回補 1 月大量空頭部位後,攀升至今年對美元的最高點。該貨幣升值 0.2%,至 1.2596 美元,為去年 12 月 30 日以來新高。在過去一個月中,英鎊已經回升逾 4%,從 1 月曾跌至 1.21 美元的低點中緩過來,而兌歐元的匯率變動則相對平穩。
美股雷達
據《路透》報導,市場交易員周四 (13 日) 押注,聯準會 (Fed) 可能要等到 9 月才會降息,因為最新數據顯示通膨仍高於預期,而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下降,表明勞動市場依然穩健。不過,1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月增 0.4%,高於經濟學家預估的 0.3%,但導致此增幅的具體因素,仍讓部分市場人士對 Fed 關注的通膨指標未來走勢抱持改善預期。
美股雷達
隨著輝達引領科技股走高,美國總統川普暫緩徵收新關稅,美股主指週四 (13 日) 開高後持續走升,四大指數全數收揚,那指、標普與費半指數漲幅均超 1%。10 年期美債殖利率週四下滑 9 個基點至 4.53%,美元指數疲弱,日元因避險需求驅動而攀升。
美國勞工部 (DOL) 周四 (13 日) 公布數據顯示,上周初領失業金人數下滑,表明 2 月初的就業市場保持穩定。截至 2 月 8 日當周,經調整後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報 21.3 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 21.7 萬人,較修正後前值 22 萬人減少 7 千人,4 周移動平均值報 21.6 萬人。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四 (13 日) 開高,原因是科技股大漲提振、美債殖利率下滑,另外稍早最新公布的生產這物價指數 (PPI) 暗示,聯準會 (Fed) 青睞的指標不會這麼糟糕,交易員稍微放下日前消費者物價指數超預期的擔憂。截稿前,道瓊工業指數漲逾 50 點或近 0.2%,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漲近 70 點或近 0.4%,標普 500 指數漲近 0.2%,費城半導體指數漲近 0.2%。
美股雷達
美國 1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加速成長,進一步證明通膨再度抬頭,也強化市場對聯準會 (Fed) 在今年下半年之前都不會降息的看法。儘管如此,市場人士解讀 PPI 當中的關鍵組成部分暗示,Fed 青睞的個人消費支出 (PCE) 物價指數增速沒有預期的快。
美股雷達
彭博周四 (13 日) 報導,美國公債經歷自去年 12 月以來最大的賣壓後略微回升。投資人正在等待最新的通膨數據,以了解美國利率走向,尤其是在日前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數據超預期的情況下。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 3 個基點,至 4.60%,此前在前一交易日上漲多達 12 個基點,這是自去年 12 月 18 日以來最大的一次漲幅。
美股雷達
美股似乎出現通膨恐慌的情況。過去幾周的走勢已透露出明顯的趨勢:任何暗示 2025 年通膨率高於預期的消息都會導致股市下跌。目前來看,這些擔憂並未持續太久。密西根大學消費者調查顯示消費者通膨預期達到一年多來最高水平後,美股在周五 (7 日) 出現拋售,但兩天後這些跌幅基本消除。
國際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英國經濟在去年最後一季意外成長,這一數據也給工黨政府和英國財政大臣 Rachel Reeves 一些喘息的機會,英鎊兌美元匯率也在聞訊後攀漲 0.4%,一度漲高至一個月高點 1.25 美元,兌歐元則是持平表現。英國國家統計局 (ONS) 今(13)日公佈,該國去年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季增 0.1%,表現好於第三季度的零成長,也優於經濟學家和英國央行 (BoE) 預期的萎縮 0.1%。
美國 1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優於預期,將使聯準會對通膨風險更加謹慎,更多聯準會觀察人士表示,聯準會今年不會降息。美國 1 月整體 CPI 通膨月增 0.5%,遠高於預期。聯準會青睞的核心 CPI 月增 0.4%,也高於預期。聯準會主席鮑爾試圖反駁「CPI 數據對央行而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觀點。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於周三 (12 日) 再度出席國會聽證會,他依然強調儘管通膨已有緩解但仍未完全達標,因此 Fed 並不急於降息,還有更多工作要做。最新的數據顯示,美國 1 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增幅高於預期,顯示通膨壓力依然存在,Fed 將保持較高的利率政策,直到經濟顯示通膨將持續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