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
美股雷達
高盛集團 (GS-US) 亞太區 (除日本外) 總裁施南德 (Kevin Sneader)3 月 27 日出席博鰲亞洲論壇 2025 年會時表示,「過去幾個月裡,我們已觀察到資金從日本回流中國,以及在歐洲發生的輪換。目前,全球資本流動的討論焦點在中國。
專家觀點
3 月的美股就像坐了一趟過山車,在川普祭出的關稅威脅讓投資人聞風喪膽、股市出現大回檔。現在市場對 4/2 川普發佈對等關稅新關稅充滿恐懼,這讓投資人擔心供應鏈成本飆升,甚至引發全面貿易戰。然而隨著時間愈接近 4/2,川普的立場會不會再次轉變?我們繼續看下去!其實川普的「百變」是很賊的!川普最終要的不是「刀刀見骨、兩敗俱傷」,而是談判桌上的壓價策略;川普把股市弄下來,要的不是讓美國經濟崩盤衰退,而是要逼 FED 提前降息、讓美元走弱 (增出口競爭力)、讓美國再次偉大。
A股
高盛 (GS-US) 周三 (26 日) 發佈《中國市場觀察》指出,過去一個月該投行與歐美跟亞洲的投資者討論對中國股票的看法和觀點,客戶們對中國股票的興趣和參與度創 2021 初以來最高。自今年農曆新年假期以來,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的投資人對中國資產的關注度顯著提升,MSCI China 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分別上漲 16% 和 23%,遠超同期已開發市場和新興市場的漲幅。
大行報告
高盛 (GS-US)今 (26) 日發佈最新研究報告說,在今年中國股票上漲約 20% 後,預計還會有更多由基本面帶動的漲勢,且外資做多中國的熱情激增至四年新高,但該投行重申牛市恐因事件風險和獲利回吐壓力而放緩。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今日發佈一篇名為《Global marketing feedback:China is back)》的報告指出,海外投資人對中國股市興趣和參與度目前已經上漲到近四年新高,同時高盛也重申中國股市本輪漲勢將比去年 9 月更加持久。
美股雷達
高盛 3 月 24 日下調了機架級 AI 伺服器銷售預測,2025 年及 2026 年預計出貨量分別從 3.1 萬台和 6.6 萬台下調至 1.9 萬台和 5.7 萬台(以 144-GPU 等效計算)。這項調整主要源自於產品過渡期影響及供需的不確定性。
科技
高盛集團 (GS-US) 近日出具最新一篇名為《高科技製造業是否已成為中國下一個成長引擎? 》的研究報告指出,過去十年中國高科技製造業以年均 1.1 個百分點的實質 GDP 貢獻率,成為經濟成長的核心支柱,在傳統產業疲軟、房市持續低迷背景下,這一領域的崛起不僅彰顯中國經濟的韌性,也預示產業升級的戰略性轉折。
大行報告
高盛 (GS-US) 近日表示,一場從港股向 A 股的「大輪動」正在拉開帷幕。從宏觀政策、估值到流動性等多重因素,都在向利好 A 股方向演進。這場資本市場的重要變化,不僅關乎資金流向,更藏著值得關注的投資機遇。根據高盛數據,美國投資人目前持有約 8000 億美元的中國股票,持股主要集中在港股,其次是 ADR。
A股港股
高盛集團近期發表題為《高技術製造業是否已成為的中國下一個增長引擎?》的報告,剖析中國高技術製造業在經濟轉型中的角色與潛力。報告指出,過去十年,中國高技術製造業已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其年均貢獻實際 GDP 增速達 1.1 個百分點,尤其在疫情期間表現突出,2021 年貢獻一度超過 2 個百分點。
美股雷達
若要說空頭目前控制了美股,這是種輕描淡寫的說法。事實上沒人能掌控一切,或者說其實沒有人真正知道會發生什麼,退出是更安全的選擇。但對於那些將地緣政治衝突、國會山莊陰謀和企業活動轉化為層層假設、風險評估,並最終轉化為數字的策略師來說,預測 12 月可能發生的事情至少能帶來一些清晰度,而不是試圖根據今天所知的情況來理解明天的收盤價。
美股雷達
高盛 (GS-US) 執行長所羅門周三 (12 日) 對福斯商業新聞表示,他預計今年首次公開募股 (IPO) 數量將會增加。他在接受新聞頻道採訪時表示:「過去幾年 IPO 一直比較低迷,而今年的 IPO 數量較多,預計今年 IPO 數量會有所增加。
根據《路透》引述三位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美國銀行已於本周在紐約等地裁減部分投資銀行部門的職位。消息人士指出,此次裁員影響了初級銀行家,包括分析師和助理。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少數被裁減的員工可能會被重新部署到公司內的其他類似職位。一些報導稱,此前美銀一直堅持立場,依靠凍結招聘和自然減員來減少員工人數。
近日,多家投行下調今年美國經濟成長預期,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MS-US) 與高盛 (GS-US) 上周六 (8 日) 將今年美國 GDP 成長預期分別從此前的 1.9% 下調至 1.5%,以及 2.2% 降至 1.7%,這是高盛兩年半來首次調降,高盛還將今年核心 PCE 物價指數上調至 3%,甚至預警未來一年經濟衰退機率達 20%。
美股雷達
華爾街投行高盛 (GS-US) 周一 (10 日) 表示,避險基金上周五 (7 日) 以兩年多來最大的規模平倉單個股票,一些活動堪比 2020 年 3 月,當時投資組合經理在新冠疫情期間削減了市場部位。美國主要股指上周五暴跌,那斯達克下跌 4%,市場擔心川普關稅政策將使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陷入衰退。
美股雷達
自 2025 年以來,AI 交易經歷了劇烈波動,DeepSeek 的崛起更是重挫美股。不僅讓投資人開始懷疑 AI 交易盛宴是否已經結束?高盛分析師哈蒙德 (Ryan Hammond) 和柯斯汀 (David J. Kostin) 在最新報告中表示,雖然短期內市場需要「部位出清」或經濟數據改善才能扭轉局面,但 AI 技術的持續進步和獲利成長最終將吸引投資人回歸。
美股三大指數上周普遍下跌,標普 500 指數下跌近 3%,那斯達克 100 指數下跌 2.8%,羅素 2000 指數下跌 3.7%,而若不是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上周五 (7 日) 發言提振市場情緒,跌幅可能更大,華爾街投行高盛分析美股動盪十大原因,其中衰退擔憂、關稅問題及技術面疲軟等因素佔據重要位置。
美股雷達
高盛頂級宏觀交易員 Schiavone 警告,美股當前的脆弱性顯示,最痛苦也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長達三年的熊市——不是一場劇烈的危機,而是一個緩慢的下跌,沒有明確的重置時刻。Schiavone 認為,美國消費信心正在走弱、通膨持續存在,以及全球資本正在加速輪動,這些因素都顯示美股仍然脆弱,雖然短期內可能出現緩解性反彈,但若沒有重大的信貸事件來迫使市場重置,那麼美股可能會重蹈 2001-2003 年的覆轍,即多次出現虛假底部,並不斷創下新低。
美股雷達
高盛報告顯示,在周四 (6 日) 由科技股引發的股市拋售中,對沖基金選股和多重策略基金損失約一半的平均年收益。由於美國總統川普本周的關稅政策導致美國經濟前景不明朗,華爾街受到打擊,那斯達克指數周四自去年 12 月觸頂以來跌入修正區。對沖基金持有多頭部位的科技、媒體和電信公司,股價暴跌最為明顯。
瑞銀 (UBS) 近來發佈一份關於新興市場與亞太地區股票策略的報告,聚焦新興市場整體表現、各地投資前景以及深入剖析中國股市反彈進程。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表現普通,MSCI 新興市場指數年初至今僅上漲約 2%,低於已開發市場的 3% 漲幅,若剔除中國,新興市場表現更弱,將跑輸發達市場 5%。
美股雷達
最新消息指出,知名投行高盛 (GS-US) 正準備進行一年一度的裁員計畫,並將這一常規調整提前至今年春季進行,往年通常在下半年進行,而本次裁員重點是副總裁職位。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裁員比例將在 3% 至 5% 之間,與往年裁員規模大致相當。由於近年來高盛在整體招聘過程中增加了過多副總裁職位,公司打算通過裁員來優化人力結構。
美股雷達
由於對美國經濟增長乏力的擔憂,高盛集團策略師下調了對美股全年獲利預期,並認為標普 500 指數短期內面臨上行阻力,即使出現反彈,可能也只是暫時的。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師 David Kostin 在報告中指出,上周隨著標普 500 指數一度回吐了 2025 年的漲幅,投資者對這一指數的曝險下調,但撤離的程度,還不足以引發「持倉低迷導致的戰術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