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
熱門關鍵字
台股新聞
勞動部於今(26)日召開首次最低工資審議會後記者會,由勞動部長洪申翰親自主持,正式報告審議結果:115 年 1 月 1 日起,最低月薪將由現行 28,590 元調整至 29,500 元,調升 910 元,調幅為 3.18%。同時,最低時薪也將與月薪同步調幅,從 190 元調整至 196 元,預計將有高達約 247 萬名勞工受惠,其中包含月薪受惠勞工約 173.95 萬人,以及時薪受惠勞工約 72.98 萬人。
基金
全球貿易格局持續演變,美國關稅對亞洲經濟體的影響日益顯著。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學家劉培乾今(24)日指出,面對供應鏈移轉、新興貿易聯盟形成,各經濟體正經歷一場深層的結構性轉變。她表示,儘管國際貿易與供應鏈步入日益碎片化的新階段,但這並不意味著亞洲經濟體將變得脆弱,在 AI 與關稅這兩大因素下,它們正展現出超乎預期的適應能力。
台股新聞
主計總處今 (22) 日公布我國 8 月失業率為 3.45%,月升 0.05 個百分點,年減 0.03 個百分點,不僅連 3 月上揚,並創近 1 年新高,主計總處解讀,除了新鮮人投入職場的季節性因素外,看到對等關稅的影響漸浮現;累計前 8 月失業率平均為 3.35%,年減 0.04 個百分點。
美股雷達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二 (16 日) 表示,美、中貿易協議已接近達成,預期在 11 月互惠關稅生效前將進行進一步談判。他在接受《CNBC》訪問時透露,中國已開始意識到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貝森特對美中達成貿易協議展現信心,認為雙方已相當接近達成協議。
台灣政經
勞動部今(16)日公布最新無薪假(減班休息)統計,主因受到美國關稅影響,客戶訂單趨保守觀望,甚至延後下單。本次實施無薪假的企業家數與人數雙雙暴增,其中製造業更是首當其衝,新增人數佔總增人數的 97%,又以金屬機電工業受創最深,在本次通報實施減班休息的佔 231 家,人數達 5,731 人,佔製造業高達八成。
美股雷達
隨著夏季的結束,美國政府的庫房因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而持續增收數十億美元。根據美國財政部周四 (11 日) 發布的最新數據,8 月份的海關關稅收入達到約 295 億美元,再次創下新紀錄。這項數據也是自 8 月 7 日新的對等關稅生效以來,美國首次完整的關稅收入月度報告。
台灣政經
面對美國加徵暫時性關稅所帶來的衝擊,行政院今(11)日院會聽取經濟部等 9 個部會報告「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的執行進度,總預算達 5,700 億元,其中經濟部編列 460 億元,推出四大支持措施,預計助逾 7 萬家企業度過難關。
台灣政經
SEMICON Taiwan 2025 國際半導體展今(10)日盛大登場,適逢展會 30 週年,全面升級為「國際半導體週」,有來 56 個國家、逾 1,200 家企業參展,創下歷史新高。行政院長卓榮泰出席開幕典禮時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的重要性,將是台灣在面對關稅談判中最有力的籌碼。
美股雷達
美國最高法院週二 (9 日) 宣布,將受理川普政府提出的上訴,審理有關美國總統川普大範圍關稅措施合法性的爭議案件,並同意採取加速審理程序。最高法院表示,案件將於 11 月首週的口頭辯論期進行審理。此案涉及川普政府對多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的合法性,市場與國際貿易界高度關注。
台股新聞
台塑 (1301-TW) 集團今 (8) 日公告 4 大公司 8 月營收,受到油價走低、美國對等關稅影響,加上石化需求減少及中國石化業產能增加,讓四寶營收皆呈現「年月雙減」,集團合計為 1,116.55 億元、月減 3.4%、年減 12.5%。
過去兩個月,全球金融市場出現了一個極不尋常的現象:從歐美再到日本,西方主要經濟體的長期國債市場集體遭遇大規模拋售潮,引發長債價格暴跌、殖利率飆升的罕見局面。這一現象不僅打破市場對已開發國家債券「避險天堂」的傳統認知,更反映出西方貨幣信用體系正面臨嚴峻挑戰。
隨著美日新貿易協定上周四 (4 日) 正式實施,這項涵蓋關稅調整、市場准入等多領域合作的協定中最受矚目的核心條款,也就是日本承諾對美投資 5500 億美元的具體運作細節也逐漸清晰地呈現在世人眼前。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四簽署行政命令,標誌著美日貿易協定正式生效。
台灣政經
為防堵中國大陸及第三地出口貨品違規轉運(洗產地)規避美國加徵關稅,繞經我國偽冒「台灣製造(MIT)」後轉運至美國,海關採事前嚴防、事中嚴查、事後嚴罰「三嚴」措施因應,並於 114 年 4 月中,基隆關、臺北關、臺中關及高雄關成立強化違規轉運查核小組,每週至少查核一次,由關務長黃漢銘親自帶隊指揮強查行動。
台灣政經
美日關稅 15% 已確定不疊加,面對台美關稅動向未明,經濟部持續挹注國內企業因應風險,自 8 月 7 日全面開放受理申請「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貸款加碼」、「研發轉型補助」及「爭取海外訂單」4 項美國關稅支持措施,以協助產業解決資金周轉困境、提升技術能量並加強海外市場布局,並採從寬、從簡、從速原則辦理,目前超過 700 件上網或臨櫃申請。
歐亞股
美國「對等關稅」實施一個月後,亞洲出口重鎮展現出令人意外的強勁經濟表現,泰國、越南、斯里蘭卡等國出口保持成長,南韓半導體需求帶來穩健的出口,日本與東南亞則靠內需撐起經濟。這也讓原本因為經濟學家下修成長預測、各國央行警告不利風險帶來的憂慮暫時緩解。
台灣政經
針對美國法院裁定川普政府關稅政策違法,未來若關稅遭撤銷,經濟部長龔明鑫今(4)日於業務會報前受訪表示,秉持「雨天不收傘」,政府已備妥多項支持產業的政策工具,包括金融支援、升級轉型與市場拓展等三大方向,將持續協助企業因應外部環境變化。龔明鑫指出,金融支持方面,政府秉持「雨天不收傘」原則,提供展延貸款、信用保證等措施,協助企業度過難關。
國際政經
綜合外媒周三 (3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警告,若最高法院最終裁定其關稅政策非法,美國可能被迫撤銷與歐盟、日本、南韓等主要經濟體達成的貿易協議。此舉凸顯其以關稅作為談判籌碼的戰略正面臨重大法律挑戰。川普在白宮會見波蘭總統納夫羅茨基 (Karol Nawrocki) 前表示,美國政府已向最高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快速推翻上訴法院的判決。
台股新聞
近日受美國對等關稅及匯率波動影響,中小企業面對營運挑戰,第一銀行即日起推出「出口不卡關」—關稅金融支持貸款專案、貸款展延與彈性還款,以及政策性優惠授信方案等,透過三大支持措施,積極響應政府政策,協助企業減輕資金壓力,強化市場競爭力。第一銀行指出,自辦之「出口不卡關」—關稅金融支持貸款專案,將擴大適用對象至所有直接或間接受美國關稅影響的企業,搭配十足擔保及信用保證基金,最低 2.22%優惠利率,提供迅速且有力的金融支援;針對繳息、還款及營運正常之企業,可辦理「舊有貸款展延 6 個月」及調整還款計畫之彈性措施,以減輕企業的短期資金壓力,第一銀行將「從簡、從優、從速」協助受影響企業,確保產業穩定發展。
美股雷達
川普關稅裁決加劇不確定性,美債殖利率飆升亦令投資人擔憂,科技股持續承壓,美股週二 (2 日) 普遍收低。金價創下歷史新高,美元走強。道瓊指數盤中跌幅一度最多 596 點,該指數收跌 249.07 點,標普收黑 0.69%,那指跌幅約 0.85%,費半指數重摔 1.12%。
台股新聞
第一金控今 (2) 日舉行第二季線上法人說明會,由第一金控副總經理李淑玲主持,公布 2025 年上半年財務數據與營運概況,針對台灣經濟,她預估今年下半年 GDP 成長將趨緩,可能降至 2.5% 以下,全年約在 4.4%。明年在高基期下成長將更趨緩,關稅影響則需半年時間消化,但台灣整體風險可控,並可能因應關稅調整而帶動供應鏈重組與資產配置需求,為金融業創造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