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
雜誌
文.蔡武穆「錢多事少離家近,薪水沒有天花板」,超業女王林家榛開頭第一句就說出進入保險業的原因,從事業務十八年以來,不但年薪千萬,更成立通訊處培育下一代優秀的業務團隊,而她透露成功心法竟是大家習以為常卻最難做到的「陪伴」兩個字。挑戰高薪 沒有天花板她笑著說,事少,因為剛開始學習大於銷售,事情不多;離家近,則是因為國泰人壽在全台有三百個通訊處,光是新店就有二家,她的娘家在新店,可以就近上班,最吸引人之處當然是挑戰高薪,沒有天花板。
台股新聞
金管會提醒民眾,駕車上路除應注意行車安全外,建議可視自身需求加保「汽車第三人責任保險」,以移轉交通事故所致的賠償責任風險,保障自身權益,若是怕撞到豪車、跑車,亦可選擇投保「超額責任保險」加強保障。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說明三個注意事項,民眾要清楚哪些狀況為不保事項,遇到事故冷靜報警與妥善保存資料,以及若有和解時應通知保險公司派員參與。
台股新聞
中信金 (2891-TW) 今 (23) 日傍晚發布重訊,公告董事會決議通過進行轉投資案,待交易確認後再行補充公告。市場傳出,三商美邦人壽 (2867-TW) 標售案正進行最後兩家金控出價階段,今天為出價最終截止日,中信金董事會決議的公告引發外界聯想已正式出價,另一家被傳有意出價的玉山金控 (2884-TW) 則未發公告。
台股新聞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自 7 月起上路,金管會今 (14) 日指出,截至目前,已經核准 17 家國銀、4 家壽險公司、10 家投信投顧業者及 3 家證券商進駐高雄專區,金融三業共計 34 家可於專區開辦高資產業務,尚有 1 家壽險業者申請案正在審查中。
台股新聞
今年關稅戰引發金融市場動盪,近期美中貿易戰再度升溫,玉山金控 (2884-TW) 是唯一一家前 9 月賺贏去年一整年的金控公司,對於第四季與 2026 年展望,董事長黃男州樂觀看待玉山全年持續締造佳績,預期銀行及證券表現不錯,惟壽險業在接軌會計新制下挑戰較大,但主管機關已推出協助措施,有助保險業財報走向穩定化與健康化;他也認同保險業保單費率應有合理調整的機制,且必須透明化,如同銀行業浮動利率概念,「假設授信利率綁死會很可怕」。
台股新聞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 (2) 日出席中秋節記者會,談及日前的醫療險漲價爭議及在宅醫療保險,彭金隆指出,隨著醫療照護型態轉變,保單設計必須符合「與時俱進、精算原理、長期可持續」三大原則,以回應社會變化;他認為,保險商品應走向「去長期保證化」,而非「去長期保障化」,例如設立一個「可調費期間」,且調費不一定只往上漲,也可能減費,風險、波動都是相對應的,希望兼顧保障消費者及市場健全發展。
台股新聞
金管會今 (23) 日公布 2025 年截至 8 月底金融三業裁罰統計,銀行、保險及證券期貨投信、上市櫃公司合計 1 億 3428 萬元,年增 4.1%,其中以證期局裁罰總金額 5325 萬元最多,占比近 4 成,銀行局裁罰總金額 4823 萬元為次高。
港股
截至台北時間18日02:39,恆生指數下跌536.97點(或2%),暫報26371.42點。歷史漲跌幅近 1 週:+2.7%近 1 月:+6.48%近 3 月:+12.21%近 6 月:+11.44%今年以來:+34.14%焦點個股大中華區概念領跌-3.83%。
台股新聞
彭博報導,台灣壽險業正在研究放寬會計規定的可能性,以緩解不斷飆升的外匯避險成本。彭博取得的一封信件顯示,台灣壽險公會已經要求各會員公司成立專案小組,並與這些公司的會計師事務所合作,希望擬定一套機制,以降低新台幣升值對產業的衝擊。不過,信中並未提及會計規則可能的具體調整方式。
台股新聞
為了解關稅戰下金融業風險承擔能力,金管會針對本國銀行及保險公司進行壓力測試,今 (11) 日公布結果,38 家國銀與產、壽險公司整體壓力測試都有過關,但在嚴峻情境的設定下,有 5 家壽險及 3 家銀行未能達到標準,必須提出資本改善計畫,其中 1 家銀行已經完成增資,另 2 家銀行預計發債。
保險
遠傳 (4904-TW) 今 (4) 日指出,為因應金融數位化浪潮與用戶多元支付需求,攜手安達人壽推出「電信帳單代收保障型保險保費」試辦案已獲主管機關同意。遠傳指出,此次合作為保障型保險業首度導入電信帳單代收機制,特別針對高齡及未持有信用卡用戶的需求所設計。
台灣房市
根據聯徵中心統計,3 月保險公司的新增房貸量為 657 件,雖然數量不是特別多,但已經較 2023 年 3 月大增 4 倍,保險公司在這波房貸排撥吃緊狀況下,也開始慢慢爭取一些房貸業務,雖然仍遠低於一般銀行與農漁會,但仍給想要申貸房貸民眾一個新的選擇。
台股新聞
台 20 線南橫公路日前發生一家五口車輛墜谷憾事,有媒體報導指稱,此案父親「明知危險而為之」可能無法獲得理賠,產、壽險公會已經對外澄清非事實,金管會今 (19) 日再度回應,此案涉及傷害險與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明知危險而為之」並非保險除外責任,保戶如果確實因意外事故造成傷害,保險公司應按契約條款理賠。
台股新聞
7 月底南部連日致災性豪雨,高雄一家五口行經台 20 線南橫公路,因路基流失嚴重不幸墜谷身故,有媒體報導指出,該起案件意外險不理賠,引發社會譁然,對此,壽險公會及產險公會今 (15) 日發布聯合聲明稿,經審酌保單條款及保險實務,因「明知危險而為之」行為非屬傷害保險除外責任或不保事項範圍,保險業並無因此不予理賠狀況,報導並非事實。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周三 (23 日) 宣布推出全新訂閱制產品保險計畫「AppleCare One」,用戶每月僅需支付 20 美元,即可為多達三項裝置投保,包括 iPhone、iPad、Mac、Vision Pro 等全系列產品。這項新服務凸顯蘋果持續強化服務營收的策略,也可能吸引更多擁有多種裝置的蘋果用戶投保。
台股新聞
暑假旅遊旺季,民眾親近山海風氣盛行,金管會提醒,探索自然美景時務必注意安全,並可透過投保專屬保險移轉風險。產險業推出「登山綜合保險」與「海域活動綜合保險」,並開放網路投保,保障額度最高可達身故 500 萬元,及保險金額不超過 10% 之醫療保險 (實支實付),亦可考慮加保「緊急救援費用保險」,可支應搜尋、救護相關費用。
國際政經
《路透》周四 (10 日) 報導,紅海近期再度爆發致命襲擊事件,導致航運保險成本大幅飆升。根據多位業界消息人士指出,葉門「青年運動」(Houthi) 武裝組織連續襲擊並擊沉兩艘商船,造成至少四名船員死亡後,紅海過境的戰爭風險保費在短短幾天內已翻倍,從上周約為船隻價值的 0.3%,升至目前的 0.7%。
美股雷達
美國聯邦檢察官周四 (26 日) 公布了對 11 名東歐人的指控,指其實施了一項複雜、涉及 106 億美元的醫療保險欺詐計畫。這是歷史上最大的此類案件之一。據「北美商業見聞」,紐約聯邦法院公布的起訴書顯示,該欺詐組織總部位於俄羅斯等地,利用從全美 50 個州逾 100 萬美國人竊取的個人資訊,提交了數十億美元的虛假醫療保健索賠。
保險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退休金準備刻不容緩2025 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當平均餘命不斷延長,且生活與醫療花費持續攀升,做好退休金準備的挑戰性與重要性已不容小覷,根據「中央研究院家庭動態調查 - 20 年退休時間追蹤資料」顯示,在 2002 至 2007 年間,台灣男性平均退休年齡為 62.2 歲,女性為 59.4 歲;到了 2015 年至 2020 年間,男、女性退休年齡分別上升至 64.3 歲和 61.4 歲,國人實際退休年齡有延後的趨勢。
港股
截至台北時間14日01:38,恆生指數上漲462.19點(或2%),暫報23570.46點。歷史漲跌幅近 1 週:+1.97%近 1 月:+10.49%近 3 月:+5.93%近 6 月:+16.57%今年以來:+15.2%焦點個股保險概念領漲+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