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台灣時間 9 月 7 日深夜至 8 日凌晨,將上演今年最受矚目的天文奇景「月全食」。這場壯觀的「血月」將在全台可見,天文迷務必把握良機。此次月全食將於 9 月 7 日晚間 11 點 21 分從「半影食始」開啟序幕,並一路持續至 9 月 8 日清晨 4 點 55 分才結束,歷時超過 5 小時。
台灣政經
賴清德總統周三(3 日)表示,台灣人民熱愛和平,也不拿槍桿子紀念和平,而是緬懷先烈、記取歷史教訓,堅守自由民主信念,更相信手中裝備是用來保家衛國,不是用來侵略擴張。賴清德周三說,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 80 周年。80 年前的昨日,我國陸軍上將徐永昌和其他的八個同盟國,一起簽署文件、迎來終戰,共同見證「團結必勝、侵略必敗」的血淚教訓。
台股
KPMG 今 (3) 日發布《全球銀行永續揭露報告》,指出儘管全球 91% 的銀行承諾邁向淨零,實際揭露卻明顯落後,尤其房地產貸款的揭露品質,明顯低於企業貸款。報告分析全球 33 家主要銀行,發現永續資訊的關聯性、重大性與數據品質,已成評估銀行轉型進度的核心指標。
台股新聞
SEMICON Taiwan 向來被視為半導體界的重要風向球,今年展覽也即將在下周開幕,展覽也全面升級為「國際半導體週」,今年適逢展會 30 週年,吸引來自 56 個國家、超過 1,200 家企業、逾 4,100 攤位參展,尤其在國家參與數量,一共有 17 個國家館參與,創下歷史新高。
台股新聞
鮮活果汁 - KY(1256-TW) 今 (29) 日公布最新獲利資訊,2025 年第二季稅後純益 1.22 億元,季增 3.98 倍,年增 32.66%,每股純益 3.61 元,2025 年上半年稅後純益爲 1.47 億元,年增 6.74%,每股純益達 4.33 元,同時,鮮活果汁 - KY 也將來台在屏東進行生產投資。
台灣政經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80 周年大會等活動 9 月 3 日將在北京登場,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周三(27 日)表示,將邀請台灣同胞等各界代表人士出席。朱鳳蓮說,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80 周年,也是台灣光復 80 周年。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在接受 CNBC《Squawk Box》專訪時表示,川普政府正採取更具攻勢的產業政策,要求企業在獲取補助的同時,必須承諾更高額的投資,相關壓力之下,台積電宣布加碼投資美國。盧特尼克在訪談中嚴詞批評拜登政府「補助政策軟弱、缺乏談判力」,形容拜登時期只是「白白送錢」。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週二 (26 日) 對耐腐蝕鋼產品展開調查後,對 10 個國家的「抗腐蝕鋼品」(Corrosion-Resistant Steel) 課徵反傾銷 (AD) 與反補貼 (CVD) 稅作出初步肯定性裁定。根據聲明,此次裁定涉及總額約 29 億美元的進口產品,來源國包括:澳洲、巴西、加拿大、墨西哥、荷蘭、南非、台灣、土耳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越南。
台股新聞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長林啟超今(26)日於惠譽年會中指出,台灣今年上半年的 GDP 成長表現亮麗,主因是出口和資本支出的強勁拉動。然而,這份「好成績」卻是極度不平衡的「外熱內冷」,尤是半導體 AI 產業持續暢旺,但傳產相對表現停滯或衰退,產業發展的兩極化,讓政府陷於兩難。
台股新聞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今(26)日在惠譽台灣年會上指出,近年來台灣出口市場結構出現顯著轉變,尤其近十年來翻倍成長,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 AI 伺服器的蓬勃需求,他預估這股趨勢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會持續,意謂台灣靠伺服器還會有的「好光景」,隨美國在半導體自製率的提升,特別是台積電等大廠陸續在當地設廠後,台灣出口可能會面臨成長趨緩。
台股新聞
國際信評公司惠譽信評(Fitch Ratings)今日發布「惠譽看台灣 2025」論壇記者會,對台灣經濟前景提出展望。惠譽認為,受惠於強勁的出口表現與穩健的信用基礎,台灣今(2025)年經濟成長率(GDP)預估將上修至 3.4%,並預期台灣央行今明兩年均不會降息。
台灣政經
兩波大罷免結果出爐,31 名國民黨立委、新竹市長高虹安全部反罷免成功,以 32 比 0 收場,大陸國台辦周日(24 日)對此表示,任何「台獨」分裂和政治操弄都不得人心,必然失敗。據《新華社》報導,有記者提問台灣周六舉行民意代表「大罷免」第二輪投票,國民黨守住全部席位,請問國台辦有何評論?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周日以答記者問形式回應,稱「我們注意到了有關情況。
台股新聞
一位美國官員透露,台積電 (2330-TW) 、美光科技 (MU-US) 等正在擴大對美投資的晶片製造商,川普政府不會尋求入股。據《彭博》周五(22 日)報導,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表示,那些正在加碼對美投資承諾的公司,不會被強迫以股權以換取《晶片法案》等資金。
國際政經
《路透》周三 (20 日) 獨家報導,美國海軍打造自主無人艦艇艦隊的計畫,近期在加州測試中接連出現事故。一艘無人艇因軟體故障停擺,另一艘則意外撞上並翻越其甲板,最後墜回海中。事件被拍下的影片已被《路透》取得。這起未曾公開的意外,凸顯五角大廈推動自主艦艇專案的挑戰。
國際政經
美國軍方與軍控專家指出,除了大規模提升傳統軍事火力外,中國也正迅速且持續地增強核武力量的規模與能力。根據《路透》報導,美國戰略司令部指揮官科頓(Anthony Cotton)將軍今年三月在國會表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下令中國軍隊在 2027 年前具備攻占台灣的能力,這推動了中國核武建設,涵蓋陸、海、空三域的核武發射能力。
基金
儘管近期美國與歐盟等國家達成貿易協議,關稅不確定性稍降溫,但全球經濟仍處高關稅的「後關稅時代」。對台灣而言,美國加徵的 20% 對等關稅,以及未來可能面對的貿易障礙,都使得出口產業及供應鏈面臨嚴峻挑戰,不僅影響企業的營運,也對投資人的資產配置思維帶來巨大衝擊。
台股新聞
稀有金屬鎢、鈷回收冶煉大廠聯友金屬 (7610-TW) 今 (19) 日舉辦業績發表會,表態支持環境部推動「關鍵及戰略資源國家隊」政策,並宣布將持續強化本土回收技術與產業協作,致力打造台灣關鍵金屬回收再製的永續生態系,提升資源自主與供應韌性。
國際政經
中國外交部週一(18 日)強硬回應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五(15 日)在採訪中稱,在他任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保證不會對台灣動武的言論,表示願盡最大努力推動與台灣的和平「統一」。根據《路透》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中國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國際政經
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Johann Wadephul)週日(17 日)在啟程訪問日本和印尼之前,公開批評中國在台灣海峽的「侵略性行為」,並強調加強國際具約束力規則的必要性。根據《路透》報導,瓦德富爾讚揚日本對歐洲在烏克蘭議題上與歐洲的團結,並強調了日本與印尼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性及經濟潛力。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週五(15 日)在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明確承諾,只要川普在任,中國就不會入侵台灣。根據《路透》報導,川普透露,在談及台海問題時,習近平對他說:「只要你是總統,我絕不會這麼做。」川普當時回應「我很感謝」,但習近平也補充表示:「我很有耐心,中國也很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