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泰金





  • 台股新聞

    國泰金 (2882-TW) 今 (20) 日發布 2025 年 8 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景氣展望樂觀指數轉弱,大額消費意願同步回降,受美國關稅結果陸續出爐影響,股市樂觀情緒下降,風險偏好則微幅上揚。近月新台幣匯率上沖下洗,不過,42% 的民眾最想增持的外幣是美元, 3 成民眾目的為出國旅遊。






  • 2025-08-08
  • 台股新聞

    由生策會、生策中心主辦的第二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今 (8) 日起登場,金融業今年積極參與,包括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台新新光金、玉山金及南山人壽,皆率旗下子公司提出各自的樂齡金融新解方,從退休理財、信託規劃、健康照護到 AI 防詐等,全方位提供高齡友善服務,並展現跨產業布局樂齡經濟的決心與創新服務力。






  • 2025-07-21
  • 台股新聞

    國泰金 (2882-TW) 今 (21) 日公布 2025 年 7 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民眾景氣展望樂觀指數持續走揚,大額消費意願再回升,隨著政策不確定性縮減,國際股市震盪呈現上揚,股市樂觀情緒短期改善;對於台股下半年展望,有 47% 民眾認為指數高點會高於 24000,52% 民眾預期低點會在 2 萬點之下。






  • 2025-07-17
  • 台股新聞

    國泰金控 (2882-TW) 今 (17) 日代子公司公告,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申請退休,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轉調國泰投信並獲董事會推舉擔任董事長,同時國泰世華銀行經董事會決議通過,由現任通路執行長鄧崇儀接任銀行總經理一職。張錫從事資產管理業務近 30 年,被外界封為「多頭總司令」,在業界極具影響力。






  • 2025-07-15
  • 台股新聞

    國泰金 (2882-TW) 日前公告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將辭任,轉調集團其他職務,近日有媒體報導披露他可能接任國泰投信董事長一職。對此,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表示,集團在不同時期發展,就會有不同的架構調整,政府正在推動亞資中心政策,國泰在資產管理業務上也會投入比較多的心力及資源。






  • 2025-07-11
  • 台股盤勢

    台灣關稅稅率尚未出爐,市場持續關注,加上權值股今 (11) 日大多無表現,台股今天開低後翻紅,最高漲至 22708.76 點,不過隨後呈現震盪走勢,預估成交量 3100 億元。 電子權值股今天多無表態,台積電 (2330-TW)、鴻海 (2317-TW) 及聯發科 (2454-TW) 皆於平盤附近震盪。






  • 台股新聞

    14 家上市金控 2025 上半年成績單揭曉,為因應壽險業遭遇新台幣強升亂流,金管會祭出 2 項暫行措施,多家壽險型金控開始適用,加上 6 月新台幣升幅收斂、股息入帳等因素加持,帶動 14 家單月獲利全數轉正,合計賺進 638 億元,上半年合計獲利 2192 億元,年減約 35%。






  • 2025-07-10
  • 台股新聞

    國泰金 (2882-TW)2025 年 6 月稅後純益 71 億元,上半年累計稅後純益 457.5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EPS) 為 2.88 元。子公司國泰人壽公告,已取得金管會核准,6 月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約 508 億元,加上台幣升幅收斂,帶動單月獲利回穩;其他子公司今年以來核心業務動能穩健,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續創歷史新高。






  • 2025-07-09
  • 台股新聞

    「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今 (9) 日登場,吸引超過 5000 人、700 多家上市櫃公司參與,國泰金控 (2882-TW) 總經理李長庚指出,未來全球約有 4 成的氣候投資將集中於亞洲,台灣具有資金動能充沛及產業鏈優勢,未來在綠色轉型將有一定的話語權;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強調,金融的力量是國家邁向永續未來的關鍵戰略資源,將持續從四大面向促進產業轉型。






  • 2025-07-08
  • 台股新聞

    國泰金控 (2882-TW) 與臺灣指數公司今 (8) 日在金管會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處長胡則華的見證下,舉行簽約儀式,宣示國泰金控暨子公司將透過臺灣指數公司 ESG 資訊暨 IR 議合服務平台的協助,深化責任投融資,完善盡職治理,落實永續金融。






  • 2025-06-30
  • 台股新聞

    金控股除息秀登場!今 (30) 日由國泰金 (2882-TW)、凱基金 (2883-TW) 打頭陣,分別配發每股現金股利 3.5 元、0.85 元,不過,壽險業近期又遭遇新台幣急升壓力,投資人擔憂基本面狀況,除息行情不如預期,雙雙陷入貼息窘境。






  • 2025-06-27
  • 台股新聞

    新台幣今 (27) 日強升,大盤於平盤附近震盪,不過台積電拉尾盤翻紅,帶動大盤終場漲 87.74 點,收在最高點 22580.08 點,成交量 3640.32 億元。外資今天買超 333.73 億元,不過下周一 (30 日) 將除息的凱基金與國泰金,今天皆遭外資大舉砍出。






  • 台股新聞

    國泰金 (2882-TW)、凱基金 (2883-TW)、富邦金 (2881-TW)、元大金 (2885-TW)4 檔金控股將於下周進行除息,不過,受到新台幣匯率狂升影響,壽險業面臨鉅額匯損,今 (27) 日新台幣狂升逾 2 角,乍現 28 字頭,市場擔憂壽險 6 月財報蒙塵,今天金控股股價普遍欲振乏力,棄息賣壓不輕。






  • 2025-06-20
  • 台股新聞

    國泰金 (2882-TW) 今 (20) 日公布 2025 年 6 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民眾景氣展望樂觀指數走揚,消費意願同步回升,在美中緊張情勢趨緩下,國際股市震盪偏升,帶動股市樂觀情緒短期上揚;近期美債殖利率仍維持相對高檔,根據調查,有 49% 民眾在未來一年會維持既有的債券 ETF 部位不動,42% 民眾傾向未來一年買進債券 ETF。






  • 2025-06-17
  • 台股新聞

    大型金控股國泰金 (2882-TW) 、富邦金 (2881-TW) 近日借券賣出占比飆高,遭證交所列入注意股,亨達投顧分析師陳智霖指出,外資持續與投信對作,甚至拉高借券,主要評估台幣短線偏升及股價進入高檔區,進行鎖單動作;展望第三季,壽險型金控確實面臨不小壓力,國安基金是否留在場內將是接下來觀察重點,但從期貨選擇權市場來看,並未出現轉空訊號,預期法人圈仍會維持區間操作。






  • 台股新聞

    證交所 16 日一口氣公告 15 檔個股及 1 檔權證列入「注意股」名單,令人意外的是,金控雙雄富邦金 (2881-TW) 與國泰金 (2882-TW) 兩檔權值股雙雙入列,主要原因在於近期借券賣出數量大增。根據證交所公告,富邦金 6 月 13 日借券賣出成交量占最近 6 個營業日總成交量比率達 15.27%,且 6 月 13 日借券賣出成交量較最近 60 個營業日之日平均借券賣出成交量放大為 6.17 倍;國泰金借券賣出比率約 17.62%,放大倍數達 6.18 倍。






  • 2025-06-16
  • 台股新聞

    國泰金 (2882-TW) 攜手台大產學團隊今 (16) 日舉辦 2025 年第 2 季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發表會,談及新台幣匯率強升,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徐之強教授指出,主要與台灣出口表現太強有關,他個人認為,假設與主要亞幣升值趨勢一致,預期央行會放手讓台幣緩步升值,不過,下半年出口及經濟成長存有隱憂,理論上會減緩升值壓力。






  • 台股新聞

    國泰金 (2882-TW) 攜手台大產學團隊今 (16) 日舉辦 2025 年第 2 季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發表會,台灣 2025 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維持 2.8% 不變,通膨估維持 1.9%。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徐之強教授指出,台灣出口雖打破「五窮六絕」魔咒,但下半年有隱憂,出口是否出現斷崖式下滑,要持續觀察台灣及其他競爭國與美方的稅率談判,倘若第 3、4 季 GDP 年增率連續兩季出現負成長,央行不排除會跟進主要央行降息。






  • 2025-06-14
  • 台股新聞

    財政部周一 (9 日) 公布 5 月出口 517.4 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寫下連 19 紅;國泰金、富邦金及中信金周五 (13 日) 舉行股東會;廣達周五召開股東會,董事長林百里針對人形機器人與量子電腦發展前景提出看法,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 〈進出口統計〉連 19 紅!5 月出口額、對美出口額、出超 126 億美元連袂創三高 財政部周一 (9 日) 公布 114 年 5 月出口 517.4 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月增 6.3%,年增 38.6%,寫下連 19 紅! 出進口互抵的入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 198.9 億美元,及對美出口額 155.2 億美元、年增率 87.4%,及出超 126.2 億美元,皆寫下歷年單月新高。






  • 2025-06-13
  • 台股新聞

    國泰金 (2882-TW) 今 (13) 日舉行股東常會,由董事長蔡宏圖主持,會中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 3.5 元的盈餘分配案,談及市場最關心的是美國關稅政策與新台幣匯率議題,他直言,這都是過去從未看過的情況,關稅牽涉重大,預期最終仍會朝妥協方向發展;國泰金今年前 5 月的成績單雖「差強人意」,但「尚可接受」,展望下半年,希望不確定因素能夠逐步減少,對未來經營才會更有規劃能力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