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僵局
根據《CNBC》報導,美國眾議院多數黨領袖史卡利塞 (Steve Scalise) 周三 (12 日) 表示,眾院將於美東時間晚間 7 點 (台灣時間周四早上 8 點) 表決通過一項支出法案,以結束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關門。史卡利塞接受《CNBC》訪問時指出:「我們大概會在下午 4 點到 5 點開始程序,實際投票時間可能落在晚上 7 點左右。
根據《CNBC》報導,美國政府關門進入第 42 天,眾院議長強生 (Mike Johnson) 周一 (10 日) 呼籲眾議員立即返回華府,以便儘快表決參議院剛通過的協議案,為結束史上最長政府停擺鋪路。若眾院順利通過該協議,總統川普簽署後即可讓聯邦政府重啟運作。
美國政府停擺危機周二 (4 日) 進入第 35 天,追平 2018-2019 年創下的最長紀錄。這場政治僵局不僅拖累民生,更在金融市場掀起巨浪,這一事件抽乾流動性的效應堪比多輪升息。華爾街周二 (5 日) 遭遇「黑色星期二」,NASDAQ(IXIC) 與標普 500 指數 S&P 500(INX) 單日跌幅創近一個月最大紀錄,科技與半導體類股重挫,恐慌情緒蔓延至加密貨幣市場,比特幣自 6 月以來首次跌破 10 萬美元,引發逾 13 億美元爆倉,美元指數則連 5 日上漲,創三個月新高,英鎊、離岸人民幣及大宗商品普遍承壓。
國際政經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政府關門進入第 10 天,白宮周五 (10 日) 宣布啟動「大規模裁員」(Reduction in Force, RIF),成為現代歷次停擺中首次越過無薪假 (Furlough),直接解雇聯邦員工。白宮管理與預算局(OMB)局長伏特(Russell Vought) 在社群平台發文表示:「裁員已經開始。
國際政經
《路透》周一 (6 日) 報導,美國政府部分關門進入第六天,川普與國會民主黨依舊僵持不下,白宮更放話若談判持續無解,將著手大規模裁員,以加劇施壓。這場政治角力已凍結約 1.7 兆美元的政府運作資金,占聯邦年度支出的四分之一。關門持續 川普揚言裁員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任哈塞特 (Kevin Hassett) 周日在《CNN》節目中表示,若民主黨不讓步,川普與預算主管伏特 (Russell Vought) 已準備好隨時行動,啟動裁員計畫。